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60)

作者:乌鞘 阅读记录

他每天入宫就埋头进弘文馆,也不多问其他,整理自太祖至景宗期间各州监察弹劾本州知州与长史的案宗和皇帝实录里记载的言语裁断。

外面风口浪尖上人脑袋吵成狗脑袋,他这里却春和日丽万物祥静,每日以书卷为伴,就是需要摘录誊写的内容太多,经常晚上要回家加班。

这一天午后,卓思衡在弘文馆伏案已久,高恭望光茶就给添续了五次,卓思衡又饮完一盏后,揉揉酸疼的手腕,见四周无人,料想下午也到了弘文馆最忙的时候,也不去催人来,便自己动手去填水,出去回来的功夫,馆内却多了一个人在翻阅查找。

乌云发髻只饰以素绸珠簪,如此从俭却仍难掩天人之姿,不是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罗元珠罗女史又是谁?

罗元珠见他率先礼让,也施施然行礼。

卓思衡看自己书案上一摞摞卷宗,心想别又拿了人家要看的书,他还得抄半天,先让别人看完再说,于是笑道:“这些实录卷宗里罗女史若是有用,便先拿去看,我还要慢慢抄录。”

罗元珠却螓首微摇:“只是找些太祖朝的旧档用作教例。”

卓思衡觉得罗元珠有自己当年高中班主任带高考班备课那种严谨劲儿,心中敬佩油然而生,也不再打扰她查资料,朝座位走去。此时却有春风乍起,卓思衡书案上没被镇纸压住的几页手抄当即纷纷扬起复又落地,罗元珠拾起一页,目光略扫后递还给卓思衡。

“我于苑内亦读过您省试与殿试的文章,敬服卓侍诏深通前四史,信手拈来尽是个中掌故。”罗元珠眼眸不闪,语调微微顿住后再道,“想来卓侍诏博学,其余史书也当是自有熟读遍览,在下冒昧,不知卓侍诏对《晋书》可有钻研?”

“读过,但说是钻研还谈不上。”卓衍让他看前四史最多,里面的片段好些倒背如流,但后世的史书便达不到这个程度了。再加上从前家里没那么多钱买书,好些后来史书都是他有了俸禄后补看的。

罗元珠以手执卷背于身后,清丽面庞上的笑容从容淡泊:“那卓侍诏必然记得《晋书》当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故事。”

卓思衡当然知道。

东晋司马睿一朝,王敦作乱,与他同属琅琊王氏的堂弟王导彼时正任朝中要职,听闻刘隗建议司马睿诛灭王氏,于是王导率领全族跪于司马睿殿前告罪。时任尚书左仆射周顗是王导的密友,二人关系亲厚,哭跪的王导见周顗奉诏见君,高呼求救请周顗替自己族人求情,周顗不语径直入内。君臣叙话完毕,司马睿赐酒,周顗醉出,王导复又苦求,周顗不答,却和左右发出醉后狂言,说要为国尽杀贼寇。王导见他丝毫不顾念往日友情,心中无限愤恨悲凉。

后来王敦杀入健康,自然不会对自己堂弟下手,而像周顗这种忠于司马睿的大臣则被他抓了起来。王敦问堂弟王导该如何处置周顗,想到当日殿外跪求的心寒和已消弭的友情,王导选择沉默不语。但沉默亦是一种表态。

王敦下令杀了周顗。

而后来,王导翻越奏章时才看到当时周顗为自己上奏了好些折子,全部都言辞恳切字字肺腑替他求情,而知情者也告知,那日王导跪在殿外,虽然周顗入时不答出时还放狠话,但与司马睿言谈之中仍是不停在替王导求情,正是因为他的求告,加上司马睿也认为造反只是王敦作为与整个琅琊王氏关系不大,才最终赦免王导及王家。

知道真相的王导大哭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周顗,字伯仁。

卓思衡回味典故,知道罗元珠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一时面上记恨蒙蔽双眼,高永清未必就是不念故友,其中缘由不能即刻得知,因此才不能妄下定论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不能去做第二个王导。

“卓侍诏受圣上隆恩,洞若观火,我不过是近日教亲眷贵女们《晋书》,重读此章心有戚戚罢了。”罗元珠敛衽微微颔首,“不打扰卓侍诏辛劳,告辞。”

卓思衡也颔首相谢。

罗元珠人在宫中,又是罗贵妃的妹妹,知道的只怕比自己还多,大概在她的眼中,此事再发酵,想必就会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事态,未免朝局动荡,她才出言提醒。

若真是如此,罗女史的担当可比好些前朝官吏要强得多。

但卓思衡却不是王导,他一没有权力滔天,二没有士族撑腰,三也更看重当日患难真情与父辈厚谊。

不过这番提点,他还是心存感激。

罗元珠真的很适合当老师,要是能去带高考班,如此兢兢业业又循循善诱,大概肯定能感动不少不愿好好学习的小兔崽子。

天色渐晚,宫门落钥之前,卓思衡抄录完毕后带着书稿回家整理,自家宅邸门前已点起一盏淡黄蜡纸灯,春日入夜时分散发着暖融融的淡金色光亮。

他顾不上吃饭,只让柴六嫂给煮一碗面送至凉阁书房,便一头钻进书摘里,继续工作。

敲门声响,卓思衡以为是柴六嫂来送吃食,抬头却见是慧衡端着托盘送来一碗冒着腾腾热气的汤面。

“哥哥,先吃饭吧。”

慧衡撂下托盘,将面与小菜一一避开书稿摆好。

卓思衡见她头面齐整,穿戴也是年前做得簇新一套衣裙,便知她定然也是刚刚出门归来,寻常慧衡和慈衡在家穿着都是简素的旧衣衫,只有出门时才略微打扮,想必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才回来就找他,于是笑着说道:“有事的话和哥哥说说,这点时间还是有的。”

慧衡面色是有些郁结,推门时见卓思衡伏案苦作,更是心疼不已,在书案旁的藤墩坐下方道:“哥哥你忙了一天肯定饿了,一边吃一边听罢。”

入京一年来慧衡管家事无巨细且条理颍然,除非涉及官场,其余均不用麻烦卓思衡定夺,她自己拿了的主意件件合宜,小小一个卓宅也被打理得条理分明。卓思衡知道能让自己妹妹犹豫的事定然有些她剥缠不开的纠葛,他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先吃了两口味香浓郁的汤面,示意慧衡继续。

卓慧衡轻轻吸气道:“哥哥,有人绕着弯和我说话,透出想和你……和你结亲的意思。”

卓思衡夹着面的筷子顿在半空,好久没送进张开的嘴里。

“和我?”卓思衡觉得匪夷所思,“谁?”

卓慧衡沉声道:“是宛阳唐氏的族人。”

第41章

与其说惊讶,不如说玩味,卓思衡秀挺的眉峰微有意动,示意慧衡继续说,自己则趁热又吃了两口面。

看哥哥不但容色自若,甚至还有心情继续吃饭,慧衡心中忐忑平息不少,料定兄长自有打算,柔声道:“我去兰萱妹妹府上赴春日宴,唐家大小姐唐祺薇说与我听的。”

兰萱妹妹便是卓慧衡的闺中好友赵兰萱,要说二人相识还多亏佟师沛的请求。

半年前佟师沛忽然上门,不是为了见卓思衡,而是哭着喊着来专程拜访慧衡,一问才得知,原来是佟伯父给他商议了一门亲事,只听说是勇乡伯赵家的女孩,其余老爷子一概不说也不许他多问。

佟师沛急了,他当然知道勇乡伯世代从军,子弟皆有军功傍身,他生怕赵家小姐也是个勇冠三军的大宝贝,他以后的逍遥日子可就没了。可他一个男子,怎么也不好自己找理由私下相看在议亲的姑娘,传出去他和姑娘的名声也太难听,人家家里肯定要把他打出来的,佟师沛自己没个亲姐妹,表堂姐妹也隔着老远,只好来求慧衡,让她找机会能在女眷当中走动走动,替他看看这位赵家小姐是不是夜叉转世。

卓思衡心中觉得好笑,就算赵小姐真是三头六臂,你不也得听父母之命,还能扭过老爹不娶不成?但眼看佟师沛都快哭出来的可怜模样,只好让也是哭笑不得的慧衡答应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