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90)

作者:乌鞘 阅读记录

但这就是靳嘉,他从来都不愿自己在场时旁人起冲突,总想化解其中纠葛,哪怕自己吃些面子上的亏也是全然不在意的。

不过,大家似乎都在愁烦婚事,范姨夫也给范希亮说了一门亲,表弟很是着急,他们南方与西南几州县官述职都在江南府,也回不去家,原本相看还能见上一面,眼看连见都不给见就要他娶媳妇,范希亮给卓思衡的信字里行间都透着不安。

他们这俩当表哥的,似乎都有表弟要操心。于是无奈苦笑几声对视,倒生出几分心有戚戚的同病相怜感。

虞雍换过衣服后入了厅,却看见靳嘉和卓思衡俩人在对着叹气,他也不说话,拿起自己那盏姜茶一饮而尽,长时间的沉默开始了。

与船厅当中的尴尬沉默不同,虞芙的船舱里,两个女孩子之间却好像天然便是合得来的朋友,没聊几句就已交换了更热络的称呼。

虞芙拿给慈衡的是自己一套桃绯粉的常装襦裙,慈衡从来没穿过这颜色,可人家的好心意却不能轻易拂拒,只得硬着头皮换上穿出来,整个人都好似被陷阱套索拖住后腿的兔子,与方才江中击水救人不让鹞隼的英气流丽判若两人,几乎要连怎么走步都不会了。

谁知她正窘迫,虞芙见此装束却眼前一亮赞道:“这套衣裳让慈衡妹妹穿出灼灼其华的风度来了!”

慈衡头皮发麻,方才虞芙的侍女重新给她梳头抓得太紧,此时她整个人都紧绷得不行,本想假装做个家教端方的名门淑媛,可看起来虞芙不是那种曾见过的朱门千金,举手投足都是大方又自然的做派,于是她便也依着自己的个性笑道:“芙姐姐,我还是第一次穿这个颜色的衣衫,感觉好像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卓慈衡跃水凫浪的英姿历历在目,此时面前的少女端庄秀雅又被衣衫衬托得俏丽可人,虞芙只觉造物神工,一个人身上竟然有这般多精魄,只是之前着实惊到自己,没听说哪家姑娘这般生猛,她屏退左右,邀慈衡坐下,二人相对时才问道:“慈衡妹妹,你当时想都没想就跳进水里?”

慈衡觉得自己的水性遭到质疑,当即为自己伸张道:“小时候我们乡里没人比我游得快,也就大哥能赶得上。”说完不忘补充几件自己当年的光辉事迹当为佐证。

虞芙听得亮了一双潋滟容长的双眸,其实她本意不是问卓慈衡的水性,而是好奇她怎么能这样大勇无畏且不顾及女子仪态闺训,可慈衡成功将她的注意力引去乡间逸闻,虞芙不过比慈衡大一岁不到,少女心性一时兴起,旁的疑惑一时被她抛去不知何处。

侍女再端上热姜茶时,慈衡才收住话,喝了口润润喉,虞芙见她胸前挂着的似玉非玉的项坠形神熟悉,自怀中取出自己的玉坠来,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一般解下递给慈衡凑近看:“多巧,咱们的坠子都是玉兔捣药的!”她自幼长在堂姨母的郡主府内,家规极严,此时说话声音之雀跃要是在家中是必然被教习嬷嬷用眼刀警告的。

慈衡看了看,果然一样,自己的也摘下来比对。

卓慈衡的那个与其说是玉,不如说是青色的石头,上面斑斑点点驳杂石絮,青而不透,雕凿的线条也无半分灵动写意,直来直去刻出一玉兔捣药,再无旁的纹饰点缀,整个玉佩唯一可取之处大概是因贴身久了带有一丝莹润的光泽。

而虞芙的那块同样是玉兔捣药,用得料却是上等纯白羊脂籽玉,一丝杂质也无,光润颜色恰似月辉满盈,精光之彩灵动非凡,上面不但刻有栩栩如生的玉兔,还有一株盛放桂树,镂空雕琢了层层月海纹,小小一块便有三层透雕相错,说是美轮美奂也无半分过誉。

虞芙此时后了悔,她方才一时好奇兴起,又觉缘分使然,可这样比来,好像她故意炫耀一般,正为难的时候,谁知慈衡忽然说道:“你这个玉兔雕得真好看!活兔子都没它灵!要是给我雕这个的邻村李石匠见了非得自惭形秽不可,当年他可是和我爹说整个朔州都没个匠人能雕出他这手艺,为着这个多收了咱家好几十文钱!”

她语气俏皮又夸张,听得虞芙忍不住同她笑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心道果然是自己多心,净想些有的没的,人家卓家三小姐是怎样洒脱旷达的人物,怎会计较这些沟壑里的有无?

“这玉佩是你父亲相赠?”虞芙也阔了阔自己的心,接上刚才的话问道。

慈衡目露柔软的思念,絮语道:“算我爹和大哥一起送的。那年我上山采药崴了脚,在家修养时想吃鱼,我大哥赶紧去钓,可他在岸边看书看得太入迷,鱼把饵全吃了一条都没钓上来,最后只能亲自下河给我摸鱼,摸到条比手掌还小的,顺道还捡了块青色的怪好看的石头,这石头是我那没吃成的鱼的补偿,我爹说这是北地青玉,只是大多杂石不够精纯,倒也有缘,就照石匠给我雕了个玉兔捣药,以求庇佑。”

虞芙听她讲述,心中觉得温情,大方介绍起自己的玉兔什么来路:“我母亲自幼多病,跌跌撞撞过了周岁,外祖母德敬太后命人以肃州贡玉雕琢出此佩,后来母亲又给了我。”

“我想也是,就只有家中长辈喜欢送这些给子女晚辈的。”慈衡笑着将自己的玉坠挂回去。

虞芙心中却缥缈黯然,思及父亲与哥哥,家中种种实在难与人言,只得低头含笑咽下辛酸,垂首称是。

看出她似有心事,慈衡正欲发问,忽听门外传来婢女急切的低声:“二小姐,方才出事的船上来人了。”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不会是特意来道谢的吧?

虞芙让侍女进来,只见侍女行止也是端庄,眉眼里却流露一丝焦急道:“那船的主人领了好些人来,都是来者不善的样子,现下世子和表少爷同卓大人正在与他们周旋。”

“公道?救了他们还来讨公道?”慈衡秀眉一立,直冲冲站起来朝外走,虞芙本想拦她,可担心哥哥与表哥,索性也跟着走了出去。

船厅内已聚了十余人在,卓慈衡进来时,正听见一个冷冽如冰的声音说道:“话已言毕,此时下船还有送客的礼数,若是再存心妄言,那就都游回自己家船去。”

第60章

“话已言毕,此时下船还有送客的礼数,若是再存心妄言,那就都游回自己家船去。”

舱厅冷渗渗的气氛着实令人不适,即便靳嘉也想不出什么软和的漂亮话来打圆场,卓思衡难得有认为虞雍说得好的时候,心中对他不可一世气焰的抵触倒消退几分。

起初,他们三人也以为对方是来答谢,靳嘉还让人通传说不必客气,江上相逢不敢欺水,君子又怎能视他人危急而不顾。这话说得已是漂亮至极,然而不一会儿又来人传话,说是青州那家商贾之人并非言谢,似有极严重的事要亲自来说。

于是便让那家人入内叙话,为首正是方才在船上言谢的那位鹤发老者,此时他的面目就没之前那样和蔼从善,痛心疾首道:“老朽乃是青州客商,敝姓邵,多年奔波积累下了家私,此行返乡多亏几位君子救了我家老小,自当感恩,然而老朽万死,只因一重要事物遗失,此事又事关家眷,不得不特此前来相问,此行固然冒犯,但非到不可的时候,我这一把年纪的脸也不至于腆滑至此。”

卓思衡和靳嘉科举出身又有一任三年文臣的历练,纵然耐性极好也被他弯绕好几轮的迂回话说得有些腻烦,更别提十四岁便到边关从军的虞雍,他已是横斜着剑锋般的长眉,用特有的居高临下目光瞧着老人,声音比眼神更冷道:“来都来了,想说什么就说。”

邵姓老人许是没想到对方如此强横连礼让谦词都不讲一句,脸上红白一阵后才恢复镇定,挤出愁苦神情道:“今日落水之人中有我膝下小女,她虽获救,但颈上所带的贴身玉坠不知如何遗失不见,那块玉佩乃是亡妻所遗赠之物,意怀甚重,若是几位谁救了小女曾否拾得此玉,若当归还必有重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