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471)

作者:袂浅 阅读记录

土豆带来的高产量,让康熙一连高兴了好些天,同时也使得康熙对红薯的产量有了期待。

日子一晃而过,几场轰隆隆的夏雨下过后,储秀宫前院的桃子、梨子、杏子都相继成熟了,慢慢地西墙边搭的葡萄架子也开始泛紫了。

六月下旬,产自宝岛的大芒果和榴莲坐在马车上,千里迢迢地运到了紫禁城里。

康熙将两种水果给两宫太后送去了些,又让人往毓庆宫、南三所、乾东五所几个儿子们处都送了几个,主位的妃嫔也多多少少分了些,最后一股脑全都打包塞到了储秀宫。

六月底,天气热得各宫已经用上冰盆了。

下午申时三刻,太阳渐渐开始西垂。

康熙忙完一天的事儿后,来到储秀宫正殿和皇贵妃说话,双胞胎和小十都跑去翊坤宫里找小九、小十一玩耍了。

三个小奶团子难得不在,晴嫣特意让宫人开了个榴莲,她和康熙吃,又亲自拿了把小银刀切着大芒果和甜西瓜。

宝岛的气候湿润,芒果和榴莲皆长得香甜软糯的。

康熙刚开始还接受不了榴莲的味道,跟着皇贵妃吃了两次后,也逐渐爱上了这种闻起来臭,吃起来甜的南方水果。

“嫣儿,月初的时候江南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江南织造曹玺病逝了,子清已经在外面历练两、三年了,朕给子清传了消息,让他回江南接他父亲的班。朕打算九月,天气转凉后带着保成去南巡,你去吗?”

康熙低头咬了一口榴莲,头也不回地对着坐在身旁的皇贵妃询问道。

晴嫣用银叉子刚插了一块西瓜放在嘴里,听到康熙的话,瞬间瞪大了眼睛。

康熙今年过完万寿节后就开始在下颌处留起来了短须,榴莲的果肉碎屑一不小心就粘在了他的短须上。

站在一旁的梁九功见状,忙从怀中掏出来一张明黄色的汗巾几步上前给康熙收拾胡子。

“南巡啊!”

晴嫣当然想去了!

可她转念一想如今的情况,只好叹了口气,遗憾地说道:

。"皇上,臣妾这回不去了,双胞胎还小呢,江南离得远,而且安姐姐的胎像不太稳,保不准年底就生了,我还是在宫里守着比较好。。"

康熙闻言咀嚼着嘴里的榴莲一顿,也想起了双胞胎的年龄,以及宫中的俩孕妇,细长的凤目中滑过一抹笑意,点头道:

。"行,那你就等下回吧。”

“这次朕去南巡主要是巡幸河防,还得抽空去明孝陵看看,好久不见子清了,也打算去找他叙叙旧,以后南巡你再去吧。。"

晴嫣笑着点了点头。

她可是知道康熙以后出行的次数多着呢,南巡、东巡、北游,玩儿的机会多着呢,尤其是太子长大后,康熙一年中待在京城里的时间短的很!

帝妃二人接着南巡的话题,往下聊,康熙刚刚被梁九功擦干净的短须,因为康熙又咬了一块榴莲,又脏了。

梁九功:“……皇上在娘娘这里可真是放松、没顾忌啊。”

主子不在意自己在储秀宫的形象,心腹太监可不能装作没看见。

心中无奈的梁公公正认命地打算上前重新给康熙擦胡子上粘的榴莲果肉。

哪成想,这个时候小十和双胞胎玩的满头大汗,兄弟仨搂着怀里的藤球蹦蹦跳跳地就迈过宫门槛,一溜烟儿跑到了储秀宫前院里。

“皇额娘!”

小十的年龄最大,头一个冲到凉爽的大厅里,甫一张口就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臭气,直接把小胤俄给刺激地当场捂上了鼻子,往后退了好几步。

小孩子的嗅觉敏感,晴嫣没有在兄弟仨面前吃过榴莲,曾喂过他们吃芒果,兄弟仨还是很爱吃的。

如今晴嫣瞧见小十捂鼻子的动作后,心中暗道一声不好,忙放下手中的银叉子从雕花椅子上站了起来。

康熙也懵了,没想到兄弟仨竟会在这个时候跑回来,忙手忙脚乱地放下手中咬了一大半的榴莲。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玩的小圆脸红彤彤的双胞胎,紧随着十哥哥的步子跑进大厅后,也被臭气给刺激得当场打了俩小喷嚏。

小十三和小十四眼尖地瞅见他们汗阿玛嘴角的黄色,以及下颌短须上粘的黄色不明物体后,当场瞳孔地震。

兄弟俩上前一左一右地拉上小十的胳膊,震惊地扯着小嫩嗓子高声喊道:

“十,咯咯,快,跑,哇哇——玛玛,吃,粑粑!”

晴嫣听到俩小儿子的话,随即眼前一黑。

梁九功也惊得将拿在手里的明黄色汗巾给掉在了地上。

康熙更是被双生小儿子石破天惊的话给“吓”得虎躯一震,原地石化。

瞅见双胞胎吼完这句话后,十儿子胤俄也嘴巴惊得合不上,直勾勾地瞧着他的胡子。

康熙的眼皮子狠狠一跳,还不等他开口,兄弟仨就齐刷刷地转过身子,慌里慌张边往外跑,边奶声奶气地哇哇大叫:

“啊——”

“汗,阿,玛,竟,然,吃,粑粑!”

“不是,朕没有,你们仨给朕站住!站住!不许乱叫!”

康熙像是一不小心被踩住尾巴的猫一样,忙抬起袖子胡乱地将嘴角的东西给擦干净,就手足无措地迈开大步子,往前追三个不省心的小兔崽子。

晴嫣和梁九功看着父子四个,儿子们逃!老父亲追!儿子们注定插翅难飞!

两个人傻呆呆地站在原地,被惊得一愣一愣的……

作者有话说: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七月中旬,正值盛夏,烈日炎炎,暑气翻滚。

纵横交错的青石板宫道被正午的阳光给晒的烫脚,泛着明晃晃的亮光,御花园里繁茂的花花草草更是被晒的毫无生气地蔫巴打着卷儿。

下午申时末,午后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打进御书房里,在墙壁上形成了一个个圆润的光斑。

康熙穿着轻薄的丝绸夏装坐在御书房里伏案批阅着奏折,即使身边不远处就摆放的有冒着丝丝白汽的冰盆,但仍旧觉得屋子里闷得慌,不太舒服。

他将最后一本奏折批完,就“啪”地一下合起来扔在御案上,将手中的朱笔搭在玉龙笔架上从圈椅上站起来,边左右扭着泛酸的腰活动,边对着站在御案旁的梁九功吐槽道:

“唉,这一入夏,紫禁城的确是住的分外难熬啊,怪不得小四会嫌弃地说夏天宫里就是个不透风的大蒸笼,大家都是包子、馒头的待在这里被暑气蒸烤呢。”

江山稳定了,皇上自然就开始考虑住的舒适度了。

梁九功听到皇上发出来的牢骚,没有先答话,而是上前一步,微微俯身翻开康熙丢掉的那本奏折,看到上面的朱批没有因为皇上的动作墨迹晕染,就又低头往奏折上吹了几口气,待墨迹干涸后才轻轻合上摆在御案角落的高高一摞奏折上,转头对着康熙笑道:

“皇上可以再忍忍,等过段时间下了江南就能看到那边水乡园林的好景致了。”

康熙闻言,不置可否地往上挑了挑眉。

这时站在外面守门的一个小太监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瞧见站在御阶上的康熙和梁总管后,忙双腿一弯对着站在御案旁的康熙出声禀报道:

“皇上,裕亲王过来给您请安了。”

“二哥回京了?”

康熙听到这话,细长的丹凤眼一亮,忙转身踩着御阶往下去,对着跪在地毯上的小太监吩咐道:

“快请二哥进来。”

小太监点了点头,忙从地砖上起身,躬身告退了。

宗室中的王爷无故不得离京,上回在清凉寺与行痴老和尚匆匆一见,福全一直惦记着他汗阿玛,特意在麦收后进宫向康熙申请准许他离京去五台山一趟。

康熙也在心中惦记着行痴,就点头应允了。

听到裕亲王过来了,梁九功也忙跟在康熙身后往外走,打算去隔壁茶房里泡两杯上好的普洱茶端进来。

少顷,等梁九功端着放有茶盏的红木托盘回到御书房时,就看到皇上和裕亲王已经坐在东墙玻璃窗下的雕花圈椅上,午后的太阳光将兄弟俩的肩膀上蒙了一层金色,兄弟俩正在说笑着,裕亲王脚边还放了一个赛的鼓鼓囊囊的蓝布兜。

上一篇:危险美人 下一篇:白莲花女配不想上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