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483)

作者:袂浅 阅读记录

小十四更是用空着的那一只没有扶门框的小胖手捂着自己的左眼睛,像是一只小独眼龙一样,扯着嗓子奶呼呼高声冲着乌鸦们喊道:

“黑,鸟鸟,快,滚,开,呐!”

“你,们,丑,到,十,四,的,眼睛,啦!”

晴嫣收拾好带着白露从内室里出来,一走到大厅也听见了“哇-哇-哇”的叫声,看见三个小奶团子挤在门口,毛茸茸的小脑袋凑在一起不知在说些什么。

她抬脚几步走到大厅门口,也看见了前院里那几十只的乌鸦,眼皮子狠狠跳了一下,眉头下意识地就皱在了一起。

她不喜欢乌鸦,因为前世许多变异的丧尸鸟都是黑色的,而且“乌鸦嘴”这种晦气的话牢牢刻在了每个后世人的心里。

想起起床时,没来由胸闷的感受,晴嫣的红唇紧紧抿到了一起,正不知道眼下该怎么办呢。

这时胤礽也带着何柱儿快步来到了储秀宫门口。

主仆二人迈过宫门槛,瞧见落了满树的乌鸦后,也被惊着了。

晴嫣瞧见太子外甥此刻不在乾清宫偏殿读书,反而跑来了她这里,眉头皱的更紧了,放在身侧的两只素手下意识的攥成了拳头,心中不好的预感加深了。

小十和双胞胎瞧见胤礽后,皆是眼睛一亮,立刻扶着门框迈过正殿门口,倒腾着两条小短腿儿往宫门口跑。

小十四一马领先跑到太子哥哥跟前后,立刻伸出两只小短胳膊搂住了胤礽的大腿,仰起毛茸茸的小脑袋,奶呼呼地询问道:

“太,纸,咯咯,你,怎,么,来,啦?”

胤礽低头看见小弟弟清澈见底的大眼睛,想起战事,嘴巴有些苦涩。

这个时候晴嫣、白露也跟在小十和小十三的屁股后头走到了胤礽跟前。

晴嫣瞧见何柱儿满脸焦急,外甥脸色也不太好看,明白必定是出大事儿了。

她咬了咬下唇,弯腰将恨不得将自己的小身子贴在外甥身上的小儿子从胤礽腿上拔下来,看着脸色有些发白的太子外甥温声询问道:

“保成,发生什么事情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没看到长辈时自己还能撑住,听见长辈温和的询问反而破防了,等到下个月才满十周岁的胤礽,还没有出阁讲学,他很明白汗阿玛亲征意味着什么,瑞凤眼不自觉就泛红了,出声带了一丝哽咽道:

“姨母,漠西蒙古反了,准格尔部与沙俄勾结带着剽悍的骑兵进攻漠北,蒙古的战事吃紧,汗阿玛昨晚和心腹大臣们商量了一宿,决定不日后就会御驾亲征了。”

“什么?”

晴嫣和白露听到胤礽的话,当即瞪大了眼睛。

回过神来的皇贵妃忙抓起外甥的胳膊转身往大厅走。

背着双肩包的三兄弟懵懵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白露明白今个儿北五所主子是去不成了,兴许南三所也不会上课了,她转身招手喊来一个小太监让他去南三所找启蒙师傅给十阿哥告假。

她明白主子必定有话要与太子殿下聊,她和何柱儿互相对视了一眼,就默契地将三小只背在身上的双肩包全部取下来,将满头雾水的三小只带去东墙边的大滑梯和沙坑、秋千处玩耍了。

作者有话说:

注释1: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率军3万,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蒙古游牧地区。8月,土谢图汗仓促迎战,初战即失利。噶尔丹的骑兵乘势击溃车臣汗和扎萨克图汗两部,掠夺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牧地,致使喀尔喀蒙古诸部举部内迁,“溃卒布满山谷,行五昼夜不绝”[28]。】来自百科。

剧情需要提前了三年。

康熙时期漠北蒙古是三部,到雍正时期漠北蒙古变成了四部。

历史上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第一次是在康熙二十九年。

第二百七十七章

“保成,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晴嫣拉着外甥的右胳膊快步将胤礽带到大厅里,一大一小坐在东窗下的软榻上后,皇贵妃就忙抬手挥退掉周围伺候的宫人,目光焦灼地紧紧看着胤礽。

马上就要十周岁的太子殿下看着姨母一脸严肃的样子,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稳下心神,抿了抿唇才皱着眉头对着晴嫣讲道:

“姨母,这个消息是梁总管讲给何柱儿的。”

“今天卯时左右,天还没亮呢,梁总管奉汗阿玛之命去东南角的太医院里吩咐太医们准备打仗的膏药时,路过毓庆宫拐进来给何柱儿讲的这话。”

“沙俄近两年一直侵扰的是盛京那边,怎么会突然南下了,雅克萨城那边难道没有爆发动乱吗?”

现实和留存在记忆里的信息实在是差别太大了,晴嫣心中的疑问忍不住就对着胤礽脱口而出。

“雅克萨?难道姨母也知道雅克萨吗?”

原本因为情绪沮丧说完话就低垂下头的胤礽冷不丁突兀地从久居深宫的皇贵妃嘴里听到了一个远在盛京那边的小城池,就仿佛是一个一直待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张口就流利地用汉语背出了《离骚》般,胤礽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提了上来,惊讶地抬头看向皇贵妃。

晴嫣看着太子外甥一脸惊愕的样子,微微一怔,才蓦的反应过来这种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确实有些不太符合她深宫后妃的人设。

她用手摸了摸下巴,没有接胤礽的话,而是从圈椅上站了起来,拧着秀眉,双手交握、视线低垂地在地毯上走来走去,使劲儿回想着自己知道的那些十分有限的清史知识。

她知道历史上康熙曾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但也仅仅是知道有这回事儿而已,具体的征战信息她是不太清楚的,比如康熙究竟在哪一年第一次征讨噶尔丹,她都不知道,但对康熙与沙俄打的雅克萨之战,她却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的。

只因为上辈子她很喜欢听一首叫做《贝加尔湖畔》的歌曲,里面描述贝加尔湖的美,实在是太令她一个生长在环境堪忧末世中的人倾心了。

那个时候搭档就给她讲,贝加尔湖其实在历史上有个契机是可以属于夏国的。

当年清朝与沙俄爆发了雅克萨之战,清朝是打败了沙俄的,两国为了边境和平决定签订休战条约,清朝派去签订条约的领头使臣就是这辈子她阿玛索额图和二舅佟国纲。哪知道使臣们在去边境的路途中,恰好撞上噶尔丹率领骑兵攻打漠北,一时之间整个漠北蒙古都被噶尔丹按在大草原上狂揍,噶尔丹的攻击势头很勇猛,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把漠北蒙古的部落打得不得不集体南迁。

康熙太明白漠北蒙古作为边防的重要作用了,为了腾出手收拾噶尔丹,也为了阻止噶尔丹的东侵,特意催促使臣们尽快完成与沙俄的谈判,因此由她阿玛牵头与沙俄使臣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这些事情都是搭档给晴嫣讲的,时至今日晴嫣连搭档的脸都想不起来了,却都还能回忆起来当时搭档说起这份条约时惋惜不已的语气。

后来她也去搜索了条约相关的信息,发现在末世之前的和平时代里有不少学者关于这个条约的平等性争论不休,有说是“失地条约”,有的则说是“平等条约”,主张平等条约的学者们认为条约上约上“划”出去的地当时压根儿就不在清政府的实际控制范围内,居住在那里的人不是大清人而是一个蒙古族的小部落,既然清政府都没有控制那片地方那么又谈何失去呢?

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确是带来了沙俄与大清百年边境的和平,当时两国掌权者都是满意的,互相都认为本国得到了实际的利益和优惠,哪知后世两国人民都觉得因为条约的签订自己本国吃亏了。

晴嫣不关心条约的平等性,在她看来既然大清打赢了雅克萨之战,自然就应该在边境问题上态度强硬一些啊,条约上“划”出去的领土还是太为可惜了,眼下人人都觉得贝加尔湖那里是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不是什么好地方,狗都嫌弃,可来自后世的她却知道那可不是一个贫瘠之地,而是蕴藏着巨大的财富的宝地啊!

上一篇:危险美人 下一篇:白莲花女配不想上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