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486)

作者:袂浅 阅读记录

【“省略号君”跟帖:哈哈哈哈哈哈哈,一楼、二楼、三楼、四楼真是笑死我了,你们难道都没有发现吗,你们昵称第一个字连起来刚好是“大清亡了”】

【……】

【“今个天儿真好”跟帖:什么?朕的大清亡了!圣祖爷:我真得还想再活五百年~~~】

【“今个天儿不好”跟帖:太子胤礽:不,汗阿玛,你不想!!!】

【……】

【“泡泡圆圆”跟帖:不得不说清圣祖太牛皮了,也不知道他咋生的,咋教育孩子的,康熙爷一辈子养活下来的儿子们共有十四个,女儿们一共有七个,按比例来说这么多孩子,总有那孬的吧,偏偏十四各王爷,七位公主没有一个长歪的,一个比一个牛!十四个儿子单个拎出来各个都是有自己很强的闪光点的,七位公主也很厉害啊!】

【“冬天什么时候才来”跟帖:楼上说的有一点儿不对,圣祖爷的大女儿纯禧公主不是他亲生的,而是他五弟恭亲王的庶长女,不过圣祖爷的基因确实好,他的四女儿,固伦恪靖公主一个人嫁到了漠北蒙古,她的姐妹们虽然也是联姻,但却嫁的是漠南蒙古的王爷们啊,即便这样恪靖公主还是凭着自己的铁血手腕,长成为了说一不二,权倾漠南、漠北的蒙古女王,穿着明黄色的龙袍下葬的啊啊啊!这大女主姐姐鲨我!】

【“冬天千万别来”跟帖:既然楼上的姐妹,提到大女主姐姐了,我穆尔登格女皇也得冒个脸,这位姐姐也很牛皮啊,她是圣祖爷哥哥裕亲王的嫡长女,后来被圣祖爷册封成了和硕清祜公主嫁给沙皇彼得后,等沙皇驾崩,清祜公主直接做沙俄女皇了,等到女皇驾崩后才是他们俩的孩子掌权,这个可是第一位嫁到沙俄的大清公主啊!恪靖公主嫁的是漠北王爷,但清祜公主可是嫁到更远的沙俄了哦!】

【“冬天已经来了”跟帖:楼上都说得对,全部都是大女主姐姐,不踩一捧一啊,这个帖子我要收藏了,好多中学历史必考点啊!】

【……】

【“新年快乐”跟帖:往上顶顶!】

【“越来越好”跟帖:往上顶顶!】

【……】

作者有话说:

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眼下,在各地穿行做生意的行商们得到最新消息的速度其实不逊于朝廷,更何况京城的西边就是漠南蒙古,两地之间离得也不过几百里,快马加鞭的话,只需一日朝廷就能收到漠南蒙古送的军事消息。

漠西蒙古反了,准格尔和沙俄勾结起来一并攻打漠北蒙古,预备南下、东侵了的军情消息,被行商们一带到京城,就像是一阵看不见的迅猛急风般一夜之间就席卷了整个京城。

三月中旬的万寿节刚刚过去不久,京城街道两侧栽种的树木上包裹的彩绸还没有被人拆干净,内城、外城、京郊的节后喜气还未散尽,老百姓们还都憧憬着五月初的端午节,哪知被这股骇人的“急风”一吹,百姓们瞬间全都陷入了紧张和惶恐的情绪中,各家各户门窗紧闭,鲜有出门在街道上乱晃的。

只因为此次战场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近了,而且蒙古人和沙俄人皆是能征善战的虎狼之辈啊!两拨人一起进攻,这次朝廷能打赢吗?百姓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心里都没有底。

尚不知道战|争残酷的稚童们只知道现如今正值初夏,外面天气不冷不热,夏花灿烂,恰是玩耍的好时候,然而父母长辈们却全都将他们拘在家里头,不让他们跑出去。

孩童们被这样莫名其妙一“禁足”当然不干了!全都哭着闹着,更甚至有的孩童躺在地上打滚儿撒泼,闹着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街上玩儿,大人们看着天真懵懂、尚不懂事的稚龄孩子,全都鼻子发酸,心里沉甸甸的,像是揣着一个秤砣般。

瞧瞧看!前几年朝廷才刚刚将叛乱的三藩平定,收回南面的宝岛,老天爷啊!怎么我们才过了没几年的安稳日子,就又要打仗了啊!

家里面没有士兵的人家,为风雨飘零、再次动荡不安的江山担忧。

一些家里有士兵的人家更是直接痛苦的哭嚎不止了。

外城的胡同里,衣着朴素、脸上皱纹满布、头发灰白、面容苍老的妇人和老汉相携着站在胡同口,依依不舍、老泪纵横地挥手送别自己正值青壮年的儿子。

年轻的妇人穿着粗麻布衣,脑后梳着圆圆的发髻,抱着怀里幼小的孩子,泣不成声地与自己的夫君话别。

他们都很明白战场上面有多凶险,兴许这一次去了儿子就回不来了,妇人没了夫君,孩子也没有了爹爹/阿玛,但实在是没得选,没得选啊。

若是此番作为屏障的漠北蒙古沦陷了,那么用不了多久准格尔的蒙古骑兵和沙俄毛子们就齐齐南下、东侵,到时候京城里会死更多的人,连家人们也全都会丧命于敌人的弯刀下呐!

此刻局势危急,战事吃紧,初夏的京城像是被一个密不透风的罩子给笼罩住了般,弥漫着一股子沉重、哀戚的氛围,处处能看到抽泣的妇人,以及哇哇大哭要爹爹的孩童,着实对应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诗句。

偌大的京城使得身处于其中的人生出来一种被人掐着脖子,喘不上气的窒息感,想逃,却无处可逃,压抑极了。

……

几日后,六部官员相互密切配合,朝廷用最快的时间将十万大军和粮草准备好了。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四月初八,上午的太阳光极其灿烂,天空蓝盈盈的,金色的光线透过玻璃窗洒在了兵部尚书办公的屋子里。

已经连着两日两夜没合眼的富察·米思翰穿着皱皱巴巴的官服,眼圈青黑、脸色发白地坐在杉木长桌旁,等第一批粮草全部装上运粮车被士兵们以最快的速度往漠北蒙古押运后,他才总算是可以歇一口气了,身子往后仰,倚靠在椅背上,用长着老茧子的大手揉着发疼的额头,闭目养神。

这时,兵部小吏抱着一摞厚厚的账本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看到靠在椅背上,闭眼休息的米思翰后,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将手中的账本轻轻地放在米思翰面前的长桌上,而后又转身到隔壁茶房给米思翰泡了一杯清热败火的菊花茶,只因为这几天富察大人因为心急战事,上了火,嘴角生出了好几个大火泡,连饭都吃不下。

等小吏端着手中的白瓷茶盏再度回到屋子时,就看到米思翰已经睁开眼睛,坐直身子,翻看他送来的账本了。

“富察大人,您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小吏身子微微前倾将手中的茶盏放在了长桌一角。

粮草不是送一次就完了的,等到十万大军出发后,后续的粮草也得源源不断的续上,若是粮草中途断了,那么前方的战士就断顿儿了,因此即便米思翰不用上战场,但是负责后勤工作的他,压力也大极了。

这些年朝廷大大小小打的仗不算少,他最怕的就是国库银两不足以支撑此战役,待他一本本地翻开长桌上的户部账本,一目十行地快速扫完账目后,看到上面记载尚算丰盈的国库银两,一颗高高揪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又落回了肚子里。

站在桌边的小吏瞧见米思翰慢慢松开的眉头后,又用右手将温热的茶盏往富察·米思翰手边推了推,轻声开口规劝道:

“大人,您也该回府邸里休息一日了,您肩头的任务重,若是病倒了,怕是就要耽误皇上的大事儿了。”

“清晨,下官去户部找侍郎大人借调户部账本时,尚书大人曾叮嘱下官给您捎句话,让您放宽心,这些年京郊玻璃厂给国库挣下了不少银子,您无需担忧国库的银两不够,后续粮草会跟不上。”

富察·米思翰听到小吏的话,点了点头,又用手捻了捻自己下颌上凌乱的胡须,等到将长桌上的账本全都大致扫完,确定国库的银两真得富裕后,他才完全放松下来,端起桌边的茶盏抿了一口菊花水,随后从椅子上站起来,顶着小吏不解的目光,几步来到西墙处,用粗糙的大手摸了摸被阳光晒得温热的透明玻璃窗,透过玻璃窗仰头看外面的蓝天白云。

上一篇:危险美人 下一篇:白莲花女配不想上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