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582)

作者:袂浅 阅读记录

晴嫣望见前方还剩下十几米的蒙古包,觉得再过小一会儿就能走进去了。

谁知这时前面突然传来了淑慧大长公主撕心裂肺的悲痛喊声:

“皇额娘!”

晴嫣听到哭喊声,心里一咯噔赶忙往前瞅,就瞧见太皇太后拉着淑慧大长公主和孟古青的双手“啪嗒”一下重重放下了,待在太皇太后手指上的宝石戒指也“梆”的一下子磕在了木质轮椅上。

手落了,雪降了,太皇太后也去了,一个时代宣告结束了……

“哇——乌库玛嬷!”

手拉着手跟在额娘身旁朝前走的双胞胎瞧见太皇太后嘴角勾出一抹笑,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再也不会睁开眼了,当即嚎啕大哭了出来。

跟在后面的文武百官以及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的王公贵族们也都纷纷跪在地上,开始哭灵了。

康熙看着近在咫尺的蒙古包,只差一小会儿就能走进去了,没有走进去的蒙古包宛如象征着太皇太后心里其他未完成的小遗憾般,康熙忍不住蹲在轮椅后面失态地放声痛哭。

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正盘腿坐在蒲团上转动着手上的佛串领着徒孙们上早课的行痴老和尚。

一段佛经还没有念完,“咔擦”一声被盘的油光水亮的檀木佛串就在他手里断裂了。

一颗颗圆润的黑褐色檀木佛珠“砰砰砰”地掉在冰冷的地砖上,继而又蹦跳着往四面八方而去。

盘腿坐在蒲团上念经的小沙弥们看到眼前这一幕,都不由有些惊讶了,不知道行痴师叔祖的佛串为何会突然断裂。

坐在行痴身旁的行森老和尚不由摇头长叹了一口气,对着面前的一群小辈们说道:

“今日的早课结束了,你们都先下去忙吧。”

“是!”

穿着蓝色僧袍的小沙弥们听话的纷纷从蒲团上站起来,冲着面前的三位师叔祖双手合十俯身打了个佛号,就三三两两地转身走出了大雄宝殿。

行痴老和尚想起昨夜入梦与他话别的太皇太后,不由悲从中来,眼圈红红、脚步踉跄地往外走。

智空瞧出行痴的不对劲儿后,忙跟着从蒲团上起身抬脚走了出去。

行森看着两位前后脚离去的师弟,又是闭上眼睛一叹,而后敲打着面前的木鱼,嘴巴动了动,小声地念起了超度的佛经。

漠南蒙古下雪了,五台山上也下雪了。

行痴站在后山的山门处,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上飘下来,落在他光秃秃、点着戒疤的脑袋上,又落在他随风翻动的红色袈裟上,还落在他灰白色的胡须上。

行痴双眼通红的,望着紫禁城的方向无声落泪。

而在一旁智空的眼里就是他师兄今日实在是太反常了,不知为何要望着北方哭泣,他也跟着往北瞧了一眼,发现北面除了银装素裹的山头外,什么也瞧不见。

智控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不由疑惑地看着行痴老和尚出声询问道:

“行痴师兄为何要望北哭泣呢?”

行痴哽咽着哑声道:

“昨夜在梦里见到了北方的一位故人,刚刚感觉到那位故人似乎去西方极乐世界了,老衲一时之间心里有些悲痛,故而才会落下热泪来……”

智空听到这话就双手合十对着北方打了个佛号,跟着叹气道:“阿弥陀佛,愿施主一路走好。”

行痴听着身旁小师弟的话,闭了闭眼睛,泪流满面地仰起头让冰冷的雪花一片一片地覆盖在他脸上,雪花一碰到他的眼泪就融化了,行痴眼圈红红地看着一片一片雪花,无声地在心里念叨着:

“逆子不孝,只能站在这深山老林里恭送皇额娘了,还望皇额娘一路走好。下一辈子,下一辈子还是只做个普通人家的好姑娘吧,轻轻松松、平平安安、夫妻和睦、儿女孝顺的顺遂过一生,莫要在踏进皇家的门槛了……”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章~~~

第314章

康熙二十六年的新年没有庆贺,整个紫禁城、整个京城放眼望去都是惨白的缟素,看起来压抑极了,连鞭炮、烟花都没有放,满城看不到一丝红色。

太皇太后的丧礼办的很隆重,在文武百官、宗室王公、后妃小主、皇子公主们吃惊的目光下,康熙亲自拿起磨得锃光瓦亮的锋利匕首“唰”的一下子就利落地割断了自己脑后的辫子,施行了只有帝丧时帝王才会进行的“割辫之礼”。

众人瞧见皇上的举动后,再一次忍不住在心里为万岁爷和太皇太后的深厚的祖孙情动容。

康熙顶着脑袋后面断成半截的辫子,穿着一身银白色绣着暗龙纹的冬袍,双手颤抖地捧着写有祝文的册子,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哀恸哭泣道: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①……”

祝文没有读完康熙就悲痛地读不下去了。

站在帝王身旁同样穿着银白色冬袍的太子胤礽顶着哭得红肿的瑞凤眼,从他汗阿玛手里接过册子,带着哭腔继续往下读道:

“……以至有成,设无祖母,断不能致有今日,同极之恩,毕生难报②……”

同样穿着一身素色冬装的皇贵妃领着后妃、宗室福晋、公主们跪在最前头,听着父子俩的声音,默默流泪。

与太皇太后主仆情深,在一块作伴了六十多年的桂嬷嬷和苏麻喇姑更是数次哭得昏厥过去,险些跟着太皇太后就此去了。

丧礼结束后,康熙为自己的皇玛嬷上了尊贵的长长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史称“孝庄文皇后”③。

康熙知道“他”在梦境中的做法,这次他没有像梦境中那般在世祖章皇帝的陵寝外建造“暂安奉殿”,将自己皇玛嬷停灵在里面,一停就是几十年,而是不顾朝臣们的反对,直接以遵守太皇太后的临终意愿,将太皇太后的金丝楠木棺材葬在了他汗阿玛的陵园外面,让太皇太后早早的入土为安,还将慈宁宫中太皇太后常住的几间屋子原封不动的拆下来,挪到了陵园外面,以期他皇玛嬷去了长生天后仍旧与生前一样住在喜爱的屋子里。

亲眼看着金棺入土后,瘦了整整一大圈的康熙从陵园回来就病倒了。

病愈后,原本合身的龙袍都显得宽大了。

原本太皇太后吩咐过,待她走后,苏麻喇姑和桂嬷嬷一人去皇太后琪琪格宫里,一人去宣嫔塔娜的宫里。

可太皇太后去了似乎也把苏麻喇姑和桂嬷嬷的精气神也带走了,如果不是还有一个不满六周岁的十二阿哥胤祹让两位老人家挂着心,两位忠仆也会跟着太皇太后去了。

康熙直接让十二儿子陪伴着两位哀恸的老人,换句话说也就是以后让苏麻喇姑和桂嬷嬷抚养胤祹了。

定贵人先前的担忧成了真,她的儿子真的被两个老奴养育了,阖宫上下哪有阿哥或者公主交给奴才养育的啊?

她有些不满又不敢开口,只能用再过不久她儿子也要挪到乾东五所居住了,胤祹在苏麻喇姑和桂嬷嬷身边也养不了多久了。

宣嫔瞧见苏麻喇姑和桂嬷嬷两个忠仆哀莫大于心死的憔悴模样,不忍心将二人分开,让两个人都去皇太后身边了。

寿康宫坐落在慈宁宫的西北角,与慈宁宫挨的很近,太皇太后去了,皇太后每次看到慈宁宫那被拆走的几间屋子就失态的嚎啕大哭。

康熙更是一走近慈宁宫就悲痛垂泪,为了皇太后的身体着想,康熙学着梦境中的“他”,让内务府的匠人们重修懿靖大贵妃娜木钟生前的住所——宁寿宫,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康熙二十八年时建成了“宁寿新宫”让皇太后搬了进去④。

太皇太后是慈宁宫最后一个主人,待她病逝后,慈宁宫和坤宁宫一样都沦为了祭祀的场所,再也无人住进去了。

亲人去世的悲痛没有办法缓解,只能靠宛如流水的时间来一点点的抵消。

晴嫣就觉得为太皇太后守孝的三年时光过的飞快,她站在储秀宫门口看着前院栽种的各种果树叶子绿了,又很快变黄,被萧瑟的秋风一吹就落了。

上一篇:危险美人 下一篇:白莲花女配不想上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