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151)

作者:枫香 阅读记录

不过这一顿饭,双方没有喝酒,吃的也是晚饭。

席散了之后,竺年并没有表现出的那么轻松,去城墙上转了一圈,回到屋里看到尉迟兰刚和别人开完会。

尉迟兰露出了然的表情:“斥候连着半个月没探到情况,阳海骑大概是不会来了。”

那么大一座新城,而且冬末的时候阳海骑派的探子没回去,阳海骑肯定已经重新派过人来探查过了。

探子这种存在,他们就算侥幸能拦住一两次,要说全都拦下来,那是肯定不行的。

新城的目标太大,而探子的目标太小。

“嗯。”竺年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张舆图上,手指往姜国的位置虚虚一点,“现在的麻烦。”

他对姜国几乎一无所知,纸面上的认知终归浅薄,无法作为判断的依据。

手指从东到西划过:“杨酌要从姜国借道,施闲大概是姜国的内应,小叔叔还跑去了姜国。”

尉迟兰皱了皱眉:“尉迟邑算什么小叔叔。你还不如叫宋觉小叔叔。”

竺年认真想了想:“那我也应该叫他姨夫。”大家都是驸马家庭。

不过一样是姨夫,显然宋觉比宋恒靠谱多了。

当然,站在南王府的立场,大月有个不靠谱的皇帝,肯定对他们是更有利的。

他抬手拍了拍尉迟兰的肩膀:“你别打断我思路,说小叔叔呢。小叔叔和姜国也有勾结,这点没错吧。”

“嗯。”尉迟兰的表情难看,一副恨不得立刻大义灭亲的样子。

“虽然你不承认,但是小叔叔的身份就是朝廷任命的黑荥关的守将,统领黑荥驻军。所以他逃到姜国,至少他的身份对于姜国来说是有利用价值的,大概率不会死,还能过上好日子。”

竺年这话说完,尉迟兰的脸色已经不是难看了。

他注意到尉迟兰的手下意识按在了腰间,这是他平常佩刀的位置。

如果这时候尉迟邑在他面前,那肯定逃不了大侄子的刀剑相向。

“姜国和大月的……”竺年斟酌了一下,用了一个比较中性的词,“联系,显然不会只有这两个人。他们在军中都已经能联系到施闲这么高位置的人,那么别的地方呢?文官内部呢?”

尉迟兰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我们黑荥和姜国,摩擦不断,但是大仗已经二十来年没有过了。以前是他们被我们打怕了,后来和朝廷那边几次和谈,在黑荥开了榷场,能够交流盐、糖、茶、布匹等等他们需要的物资,我们也能相应换到一些比较不错的马种之类的东西。”

能够通过交换获得所需,就没必要通过战争的方式。

反过来,当战争手段投入使用,代表着现有的交换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姜国现在要的,已经不是那点点东西,而是整个北地,整个大月。”竺年对舆图发了一会儿呆,“我还是想不通,这些人和姜国勾结,能有什么好处呢?”

杨酌的立场显然和宋淮高度一致。

他要从姜国借道,恐怕不只是借道,还伴随着借兵。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不觉得姜国会满足于事先谈好的无非是物资地盘的条件。

施闲就更奇怪了。他已经是禁军统领。

在军队系统中,这是一个能够荫蔽子孙的官职。

他想再进一步,能够进到哪里?

这三个人中,尉迟邑反倒是最正常的一个。

突然,竺年福至心灵地想到自家的情况:“你说,姜国对大月有企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糕儿( >ω

第一百零二章 觊觎 ...

竺年的问题,让尉迟兰愣了好一会儿。

竺年自己也“啊”了一声。

姜国对大月的企图,是摆在明面上的,甚至早于有“姜”和“月”两个帝国之前就存在。

姜、月两国所处的地域,曾经是一片分封制的王朝,有许多诸侯国并立。

后来无非是王朝陨落,诸侯兼并,形成两国相对比较稳定的边境线,也就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双方对彼此的企图,从来没有过停止。

大月觊觎北方邻居广袤的牧马地不是一天两天。

尉迟兰的手指在舆图四周比划了一个大概的范围:“想必你也看过高祖皇帝的那张大舆图。”

“嗯。”竺年当然看过。

在这个交通并不怎么便利,各地交流有限的时代,舆图是一种相对比较保密的资料。不过一些跑商或者跑船的人,脑子里就有一份活地图在,其实也谈不上多保密。

真正具有保密意义的,是那些标注了各种对应军事信息的舆图。

而大舆图,其实是大月高祖皇帝的一个国家理想版图的设想——将国境线尽量推到大江大河高山大海之类堑之处,这样可以用少量的人力,辅以关隘、长城等手段,巩固自己的地盘,同时又能够保证向西的商路,以及东南方向的出海口。

其中的海路,依靠的自然是当年南王的力量。竺家在造船技术方面,绝对是这个世界独一份的厉害。

而向西的商路,除了能够换取到西方来的各种珍贵香料、农作物、金银之外,更重要的是一把直指姜国的利刃。

高祖皇帝实在是个非常具有地缘概念的皇帝。

只可惜他的设想太过理想化,竺家和宋家在后续数代的纠葛中从表面和平,一直走到今天的撕破脸。

可是但凡看过大舆图的人,都对它规划的帝国版图心驰神往。

不说别人,现任南王竺瀚就是大舆图的狂热粉丝。

在竺年还经常被大人们抱在手里的年纪时,就看过大舆图了。

他非常熟练地提笔就用虚线画了一张十分简略的大舆图,再用实线画出现在的大月版图:“其实现在的大月,已经比大舆图要大很多了。”

北地的东部多了海州,西部如今被称为西府的好几个州都是后来打出来的,南地更是比大舆图多出了几乎一倍,这还是不包括南王府的海外州府。

“不过高祖皇帝是真的厉害啊。”

尉迟兰看着竺年格外熟练的笔触,附和:“他不厉害,怎么能成为高祖皇帝呢?”

“也是啊。”竺年歪着头想了想,“不过他还是厉害,开国皇帝里都算是格外厉害的。”

尉迟兰指着已经超出大舆图之外的大月版图:“所以你看,姜国对大月怎么能够不防?”

大月的扩张性太强了,给周边国家势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高祖皇帝定下的大舆图都不是最终版本,天堑之外还有天堑,谁规定大月只能困在阳海渊,不能继续往东征服海州,不能跨过海洋,征服整个天下?

在大月最强势的时候,姜国内部甚至有过直接并入大月版图,让姜国的皇帝向大月称臣,降等为王。

这一条还写进过不止一次双方战争和谈条件之中,只不过最终没有达成。

当然大月打输过的时候也有,也被姜国提出过同样的要求。

这种话更多的是双方嘴炮,打仗的时候让几个“能言者”上去口嗨,让敌方上头。

不过也不能说是纯粹的口嗨,起码想法还是有的。

哪怕现在大月和姜国都扩张了不少,已经成为两个庞然大物,依旧没减少过相互吞并的心思,完全不会考虑消化不良的问题。

就算是竺年也一样:“把北地吃了,再把姜国也给吃了嗝儿!”

尉迟兰听着他格外应景的饱嗝,忍不住笑:“也不怕吃撑了。”

“我怕什么?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竺年盯着自己画的简图看了看,还是揉成一团,放小茶炉里烧了。

“姜国也是一样想的。”尉迟兰身在北境,对姜国的了解更多,“这些年,大月连年风调雨顺,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乱,门阀世家歌舞升平,往北扩张的意愿不高。相反,姜国虽然国土广袤,但是适合居住的地方不多。许多牧民还需要逐水草而居,气候寒冷,更加向往南方的温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