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335)

作者:枫香 阅读记录

尉迟兰同样小声回:“我知道的,你做你的事。”又问姜卓,“父皇,先休息?”

张茂实也劝了一句。

姜卓觉得自己在这里没什么用,就听了话去休息,还叫上了同样在这里没什么用的其他人,把空间让给竺年、二皇子和工部侍郎。

有了地方,竺年就把计算出来需要的物资先列出来,让他们去调集人和物资。

他的动作快,二皇子多少能打打下手,小殿这种单体建筑,比起皇陵这样的系统工程不值一提,不到天亮就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完了。

他问了一下时间,得知要不了多久就该天亮了,就没去睡,拿着笔写了一份菜单,还包含了食谱,都是简单的以炖和焖为主的菜色,调料也不讲究,交给二皇子:“嫌麻烦就照着这个来做,费不了几个铜钱。”

二皇子看了一眼,就把菜单贴身收了起来:“多谢年哥。我都想好了连着吃十天饼子。”那饼子确实吃得饱,他到现在都觉得还在嗓子眼没下去。

他又不是没吃过工地饭,已经在二号码头吃了几个月了,只是菜式少了一点简单了一点,味道是好的,量是足的。不能说顿顿有肉有菜,但是每天起码有一顿肉食,不是那种肉末和下脚料,是整块整块的肉。蛋也不缺。偶尔还能有奶粉冲的奶喝。

虽然和宫里头吃的差得远,但是他和三弟……尤其是三弟,个头长了许多。

工部侍郎听得又是羞愧又是害怕:“下官一定严查,究竟谁在克扣伙食。”

二皇子摆了摆手道:“先忙过这一阵再说吧。你这几天干脆就住在工地,我对这方面的事务不熟悉,还得你帮忙。”

工部侍郎知道这是二皇子在照顾他,顿时诚恳地答应下来。

竺年看了一眼,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你们忙吧。我去洗把脸,就回京城了。”

好几年不见,也不知道阿钧怎么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沃州百姓的信仰问题

沃州百姓:咱们这儿的龙王是这样的。

沃州百姓:两个。

沃州百姓:可厉害啦!

沃州百姓:保平安、保风调雨顺、保夫妻和睦……什么都保的,可灵了。

沃州百姓:哦,不保生子。

(完)

第一百八十章 死了也要废 ...

卫皇后的后事,到这里已经没有竺年和尉迟兰什么事了。

姜卓虽然对他们两个有所怀疑,但这件事情发生前后,两人都在银城,被盯得那么牢,每天接触什么人,说了什么话,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连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都得过上好几天,更别说他们想往外传递消息,还要控制人实施这么周密的计划。

没有证据,甚至连联系都没有,他也不好把人怎么样,就把他们放回去了,只是叮嘱了一句:“这几天待在京城别乱跑。”

竺年就和尉迟兰开开心心回了家,本以为自家妹妹会守在门口迎接,结果连半个影子都没有:“阿钧呢?”

管事一听,就知道“阿钧”指的是竺婉,马上回答:“小郡主没有住家里,一直住在南王府。”

竺年愣了一下:“也对。”

管事看他准备去南王府,赶紧说道:“小郡主现在不在南王府,去京县了。”小声补了一句,“她带了许多人,府里也调了一批走,说是去拆天宫。”

天宫,是天罗教在京郊山上造的宫殿的民间叫法。

虽然还远没有建成,但是依山而建,气势磅礴。

修好的大殿里,天罗教主的金身足有三层楼高,巍峨肃穆宝相庄严。

和天罗教一比,原本也算得上气派又距离不远的罗沱寺,瞧着倒像是个野庙。

天罗教是树倒猢狲散,竺年还真就没关心过天罗教的天宫。

“都那么长时间了,还没被拆掉?”

“没呢。”具体情况管事也不清楚,“房里已经准备好了热水,还是先沐浴更衣?厨房已经开始准备饭食了。”

他们早上出发得早,这会儿早饭肯定赶不上,午饭时间还没到。但家里就他们两个主人,什么时候吃饭,还不是他们两个说了算?

竺年想想也是满身不舒服,加上熬了一夜,没什么精神,反正妹妹也不在,就听了管事的话,洗完澡换了一身短打,吃了一顿可口的午饭,就被尉迟兰推着去睡了。

尉迟兰昨天睡了一晚,倒是不困,还正经在外书房里坐下,把这几个月在银城没看顾的家务事都确认了一番。

在不涉及立场的方面,皇庄里出来的管事是非常得用的,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见到有好品种的果子、蔬菜之类,留意一下苗子,送到银城来。”

管事自然应下。

尉迟兰又交代了一下晚上的菜色,才起身回房。

一推开内院的屋子,他就感觉到一阵清凉,不由得吐了一口气,把房门赶紧关上:“还是我们家糕儿会过日子。”

他琢磨着在银城也弄一个这样的,但想想成本和他们会待的时间,并不划算。而且银城的晚上不热,倒是没这个必要。

卧房里,帐幔拉得严实。他掀开进去,眼睛适应了一下,才走到床上。

竺年感觉到自己的胳膊被动了一下,才微微睁开眼睛翻了个身,让开位置让尉迟兰躺下:“等你老半天。”

尉迟兰在他身边躺好,把人拉进自己怀里,重新盖上被子:“等我做什么?困了就睡。”

“不行。不说清楚,我睡不着。”他翻了两下,被扣着腰没翻动,只能侧着把脑袋凑到他的颈窝边,张嘴咬了咬耳垂,做出凶狠的样子,“老实交代!”

“嗯~别闹,还想不想睡了?”尉迟兰想把人推开,又舍不得,只能想着尽快把胖狸奴给哄睡,“这件事情我谋划很久了。既然姜卓不想废后,那就不废后。但是既然我们九十九步都走了,没道理最后一步就停下。哪怕将来姜卓不再立后,姜戈是唯一的嫡子,卫国公府也必须倒台。”说到这里,他摆出先生的假正经架子,“谁让你上次功课没做好,还得先生来给你收尾。”

“嘿嘿。”竺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催促,“说呀。”

尉迟兰就把怎么编歌谣,怎么编话本,怎么排戏,又怎么推波助澜详细说了:“其实我就出了个主意,具体做的,还得是银鱼。”

不得不说,在不方便光明正大办事的方面,银鱼绝对好用。

“还有一个人。”尉迟兰笑道,“宋嫦也出力不少。”

“她?”竺年还真没想到,“她做什么了?”

“卫皇后在沃州办的是女学。很多事情,宋嫦做起来比咱们可方便得多。她在贵女的圈子里,人缘很好,不少是沃州女学的学生的亲戚。反正圈子就这么大,总能攀得上亲戚。能够刺激到卫皇后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她暗示了,不断传到卫皇后的耳朵里的。至于传话的那些贵女,究竟是真傻的给人当枪使,还是顺水推舟,谁知道呢?

不过卫皇后应该不至于被骂了几句就自尽,说不得背后是被人动的手。究竟是谁,倒也不好说。”

“啊。”竺年琢磨了一下,“水可真浑。”

一个国家最让人垂涎的是什么?皇位。

卫皇后的存在,代表着姜戈地位的稳固。

以前卫国公府如日中天,卫皇后的地位不可撼动也就罢了。但是现在,卫国公府已经垮了一半,剩下的卫皇后若是不能够顺势扳倒,那要不了几年,只要等姜戈被立为太子,卫国公府自然能重新得势,甚至能够得到比今天更加高的权利。

这显然不是别人愿意看到的。

为此,他们也把卫皇后趁机摁死。

只是发配到沃州怎么够?

卫皇后只有死了,才能让人真正安心。

局势发展太快,使力的人太多,又夹杂了沃州鼎沸的民怨,混乱之下,哪怕姜卓让人彻查,也查不出什么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