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88)

作者:枫香 阅读记录

他越是这么说,一群人就越是害怕。但眼看着竺年送客,他们也不敢多问,回程途中的气氛比来时更加沉默低迷。

说白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依附于京城大家族的旁枝末节,本身并没有多少政治资本,更加没有面对处理这么大事件的决断力。

要是往常,小事情他们当然可以自行处理,类似这种政治战队的事情,他们只需要跟着家族走就行。

按照现在的情况,他们应该把消息递给上面的大家长,再听从大家长的决定,但是这也要能递出去,敢递出去才行。

扪心自问,他们有这个胆吗?

没有。

马车一直到了家门口,纨绔提醒:“大伯,到家了。”

他也满腹惊疑,但粗神经的乐子人,天塌了都轮不到他顶,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情绪,顶多就是觉得这些天的京县不好玩,憋闷。

薛大伯被侄子扶着下车,腿还软着。

侄子看他走一步绊三下的,实在看不过眼,就把他背起来走:“大伯,您这么大年纪了,赶紧好好睡一觉,醒来保管啥事也没有了。”

薛大伯叹气:“我哪儿睡得着哟。”

薛家人都等着,见他们回来,纷纷围上来要询问情况,被薛大伯摆手挥开:“一会儿再说。”想到什么,突然问自己这个纨绔侄子,“你以往这会儿在干什么?”

纨绔侄子想都不想就说道:“往年嘛,无非就是请几个歌姬舞伶,找个风景好的去处游乐一番。要不就是牵几条狗去猎兔。今天有皋少在,他那个人可会玩了,不知道会有什么新鲜的!”他说着说着情绪高起来,突然又低落下来,“唉,不过现在看这幅样子,皋少大概是不能再和我们一起玩了。”

他把大伯一路背到厢房里才放下,小眼神一眼一眼地瞅。

薛大伯看得好笑:“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他的卧房,家里能进来的就那么几个人,他见人都到齐了,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我有幸见过瑞云公主一面。那位皋少,和瑞云公主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应该是南王世子没错了。瑞云公主长得像皇后娘娘,南王妃和皇后娘娘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

薛家大公子补充道:“先南王还娶了盛元长公主。”

瑞云公主和南王世子都有罗宋两家的血脉,长得相像并不稀奇。

众人震惊了一会儿,只有薛纨绔乐呵呵的:“没想到我兄弟竟然还是个小王爷!”这不比京城那群少爷威风?

薛家大公子没好气地拍了他这个堂兄弟一巴掌:“没心没肺。”又问他父亲,“爹,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薛大伯没什么想法,叹口气:“就照着小王爷的意思办,往年该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想了想又说道,“城西城南那边的百姓多照顾些。我看他们粮食大概不缺,从库房里清点些过冬的料子出来,送去东风号,让小王爷安排。哦,还有药材也送去一些。”

反正现在他们是人在屋檐下,先表达一下善意总不会错。

至于将来怎么样?他们要是像个二愣子一样梗着脖子硬刚,那下场和县尉保管一个样,还谈什么将来不将来的?

在京县秩序逐渐恢复的时候,京城中的气氛愈来愈紧绷。

平时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只有零星行人,也是神色匆匆。披甲提刀的士兵或五人或十人,来回巡视。

所有店铺大门全都禁闭。

热闹的坊市都落针可闻。

整个京城像是突然变成了一座死城。

士兵们走过一处宅门口,看到地上的大片血迹,面无表情地踩过。

天空中飘下京城今年的初雪,一夜之间掩盖下所有痕迹。

作者有话要说:糕儿( ̄^ ̄):二姨和二姨夫,罗+宋=罗宋汤

罗宋汤表哥:小姨夫+小姨,竺+罗=猪猡

猪猡糕:(╯‵*′)╯︵┻━┻

(完)

古有名言(本喵是兔兔):是猫猫得而猪猪。

第七十三章 南狩不难受 ...

京县在封闭了几天城门后,又恢复了以往的秩序。除了街上巡逻的队伍多了些,别的看不出什么变化。

人们在小心翼翼几天后,很快就迫于生计,或者其它原因,重新出来讨生活。

此时沈县令恭贺新帝登基的奏折,早就已经递到了御书房的桌案上,为这个开端就肃杀的冬日带来些许不一样的色彩。

宋淮一身龙袍,名正言顺地坐在上首,手持奏折面带笑容:“这不是很好嘛。”

廉丰在下首带着笑意拱手:“陛下圣明,群臣自然俯首。”

宋淮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略微放松。

他此次登基,一是由于仓促没有来得及昭告天下,二是因为到底心虚。

毕竟之前他爹“南狩”的时候,他要是登基还有个说法,现在他爹回来了,轮到他难受了。

登基的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顺利。那些平时对他赞赏有加的朝臣们,在听到消息的时候,直接撞死在柱子上的都有三个。跳出来反对的声音,更是让他到现在耳朵里总还听到骂声。

把这些声音摁下去,他颇费了一番力气。

“赏!”他把奏折放回到桌案上,眼神中还带着疑虑,一边让廉丰拟旨,一边交代宣读的公公,“去的时候好好打探,看看京县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公公领旨而去,一刻都不敢耽搁去了京县,一到就带着人马直奔县衙。

沿途百姓秩序井然,倒是沈县令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公公先是一本正经地宣了旨,将丰厚的赏赐送上。办完正事,他才关心道:“沈大人这几日想是休息得不好?”

沈县令心想,脑袋瓜子差点都掉了,能休息好才怪。但话不能说这么直白,只能含糊两句:“下官这里一切尚可,有劳公公关心。”他实在是不想提京县的事情,就邀请公公去用餐。

虽然这会儿不是饭时,但宣读的一行人一路奔波确实饿了,加上新帝特意交代,并没有推辞,稍作推脱之后就跟着沈县令去了酒楼。

京县富庶。饮食方面比不上京城,但也不差。

由于公公拒绝饮酒,临走沈县令还给他们打包了一份酒水和时鲜果蔬。

沈县令看着一行人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垂头丧气地回到城内,看着民众们“自发”组织的一队队巡逻的人马,脸上的苦水几乎要化为实质滴落下来。

万万没想到,他派沈师爷出去一趟,竟然都变成了竺年的人。

沈师爷和他同宗同族都如此,他现在看到的人是一个都不敢信,哪怕对着新帝派来的人,也是胆战心惊,不敢多说一个字。

他没想到的是,刚才的一行人只是出去转了一圈,随后只有一人回去复旨,其余分成三队。两队往郊外的两个方向而去,另外两人变换了一下衣装,转瞬就变成了两个贩青苹果的行脚商人,重新进入到京县城内。

两人进城的时候,还和守门的士兵攀谈了两句:“我这瞅着怎么一路那么多兵?这是出什么大事了?”

士兵并没有去接他们递过来的青苹果,严谨地检查了一板车的货物和上面的一些随身物品,在两把砍刀的刀鞘上用纸糊了一张封条,叮嘱:“城内不许动刀,酉时开始宵禁。有什么困难找住宿的店家,或者去坊门口,会有人守在那里。”

两人千恩万谢地进了城,按照之前打听好的去处,在城西一处小客栈里落了脚。

店小二给他们送了热水,整理了铺盖,又说了晚饭安排才出去。

两人等人走远了,才关上房门往温热的炕上一躺,感慨:“咱家……里还没这儿舒服。”

宫中的条件那自然是天下第一等的好,但和他们这些做太监宫女的没什么关系。哪怕他们现在出门能被称呼一声公公,在宫里能有一间单独住的屋子,可并不能做点什么。宫里面规矩多,想要添置点小物件都得避讳这个顾忌这个,更别说是盘个火炕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