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馆儿[美食](5)

作者:余森森 阅读记录

下午唐稀提早了半小时出摊,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张芸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心里咚咚跳得厉害,她怕待会动作太慢,给女儿拖后腿。

这些提早来排队的,都是回头客,见到唐稀这摊子,跟见到亲人似的,都自在地聊起天来。

“老板,这位是你妈妈吧,看着很像。”

“我妈妈特意来帮我忙,大家今天不用等很久了。”

“那谢谢阿姨了。”

张芸还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过话,她鼓起勇气,“是我要谢谢大家照顾我女儿的生意。”

“阿姨您别这么说,能吃到这样的炒面才是我们的运气。”

“大妹子,你女儿真是太能干了,我女儿还只会泡泡面呢。”

……

有母亲帮忙,今天快很多,两个半小时就收摊了。回到住处,唐稀看到张芸脸上还挂着笑容,“妈,生意是不是还不错。”

张芸一晚上都挂着笑脸,确实脸都笑僵了,她也是真的开心,“这哪是不错啊,这是太好了。”她本来还担心女儿摆摊会受欺负什么的,这年头没有哪个年轻人愿意摆摊的。

唐稀本来是要送张芸去医院的,张芸没让她送,“这点路我是认得的,小稀你也累了,早点休息。”

唐稀也没再坚持,走走路也就十五分钟,她妈妈现在也不算岁数大,没问题的。

别说,这事放在昨天,张芸都是怕的,她从来没一个人在市里的马路上走过,但今天也不知怎么,她觉得自己可以,不都是路嘛,走走就熟了。

到了医院,她把今天看到的情况都和唐志国说了,两人这才是真的放心了。

……

水面煮好晾凉最需要花时间,每天也就那几个时间,做的份数有限,唐稀将炒面换成了干拌面。这样就省去了一份份翻炒的时间,只需在面上放甜辣酱和肉燥就行。

甜辣酱和肉燥都需要在家里提前准备。

几根红辣椒,配上小米辣和大蒜打成泥,锅中放入水盐糖醋煮开,倒入打好的泥,反复搅拌,倒入水淀粉,使酱变稠。

煮热的酱散发的味道更浓,空气中甜与辣以及一点点酸的气味,只叫人口舌生津。

市面上也有卖甜辣酱的,大多有很大的辣椒瓣,浓稠度也不适合这款干拌面。

接下来就是肉燥了,热锅倒油,倒入姜末蒜末爆香,肉末加进去,加点酱油老抽迅速翻炒,至粒粒分明,米酒倒进去焖煮至变干。

五点出摊,顾客看唐稀推车里的东西和昨天不一样。

“老板,今天不卖炒面了?”

“啊?我还没吃够呢。”

“嗯,今天不卖炒面了,卖干拌面。”她将摊子摆好。

“反正我不管,我先来一份。”

“老板做的肯定都好吃的。”

“虽然我炒面还没吃够,不过换换口味也不错。”

唐稀将一个个面饼放进蒸锅,她买的这个蒸锅大,一次可以蒸很多。

她选的是比泡面更细一点的面饼,放进蒸锅,每个面饼上洒上水就开始蒸,这样蒸出来的面更香,没有多余的水分。

水煮的面饼水分多,会将甜辣酱的味道冲淡,影响口感。

面饼蒸好,她掀开盖子。

“啊,好香啊,泡面的面饼居然还可以蒸。”

“是啊,我也没见过。”

“这我还真是蒸过,就是特别干,和这不一样。”

唐稀装好一份,加点肉燥,挤上甜辣酱,递给妈妈打包。

一个小伙子马上拦住,“阿姨,不用,不用装袋子里,我直接吃。”

“老板我也要一份。”

甜辣酱和面条拌匀,每根面条都包裹着香甜酸辣的酱汁,肉燥是点睛之笔,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大门。

“这甜辣酱怎么和面这么搭啊!”

“老板,我要五份。”

“我要十份。”

“我要二十份。”

“不好意思,一人最多买五份。”

“就是,哪有一人买这么多的,还是老板想得周到。”

他们拿回家分给家人,这倒另说,唐稀主要是担心他们一人吃这么多撑坏了,还是限定份数比较保险,反正她也不缺人来买。

“好想把这罐甜辣酱顺走。”

“我想顺走这盆肉燥!”

”你和我想得一样。“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唐稀决定不出摊。上辈子对自己太苛刻,忙的时候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留,这辈子吸取教训,ᴶˢᴳ劳逸结合。

第4章

◎芋泥奶酪馅汤圆◎

早上不用早起买菜,唐稀睡到了九点起来,中午做好了饭菜送去医院,下午和妈妈回来休息,又开始做晚餐,妈妈吃好送去医院,她开始做汤圆。

今天做两种馅料:花生芝麻馅、芋泥奶酪馅。

芝麻打出油,加入白砂糖继续打,把微微加热的猪油放进去打,混合均匀,细腻油润的猪油将芝麻糖粉凝结在一块,此时再将花生碎放进去,略微搅打几下,花生芝麻馅就完成了,搓成小球备用。

流于表层的芝麻香经过猪油的浸润,香味得到充分释放,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芝麻甜香味,花生香时隐时现。

接下来就是做汤圆皮了,一半糯米粉加热水揉成团,一半加温水揉成团,揉好混合就成了一个相对有韧劲的糯米团子,搓成条状分成一个个小剂,就可以开始包馅儿了。

一个口味太单一,芋泥奶酪馅是昨天突发奇想的,想到就立马去蒸芋头,蒸熟加一点点糖捣成泥放凉,再加入奶酪混合均匀,搓成一个个小球,放进冰箱冷冻。

芋泥质感太软,冻硬了再包方便汤圆成形。

唐稀手法熟练,很快就包好了。

她多做了一点带去分给其他两个病床的病友和值班的护士。

父亲住院这几天他们家是天天自己烧好带饭菜去,其他床的病友和家属每次都是一脸羡慕,说闻得到吃不到是一种折磨,搞得他们家每次吃饭都很不好意思。

唐稀将汤圆盛到打包盒里一个个分。

父亲隔壁床的一个病友是右手骨折,他不太顺手地用左手吃,吃了一个又一个,“小姑娘,我也几十岁的人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汤圆。”

他老婆也说:“外面卖的汤圆我吃两个就腻了,这个馅太香了,也不甜,吃再多都不会腻。”

另一个病床的病友,“这个紫色的里面加了什么呀?还有股奶味儿。”

“这是芋泥奶酪馅的,我糖都放得很少。”

“到底还是年轻人聪明,我们岁数大的只知道汤圆吃芝麻馅的。”

唐志国听大家这么夸女儿,心里开心。张芸这几天跟着女儿出摊,吃到的没有一个不夸的,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值班室今晚三个护士值班,两个刚忙完回来。一个胖胖的眼睛弯弯的护士刘夏看到自己桌位上放了份汤圆,“哎,谁给我的汤圆呀?”

瘦瘦的戴眼镜的护士冰冰吃完最后一个,仍沉浸在馅料的香甜,外皮的软糯之中,就在刚刚,她刷新了对汤圆的认知。

冰冰一直对汤圆没什么好印象,齁甜还黏嗓子,每年在家都是父母逼着象征性吃两个。刚刚实在是那女孩儿送过来时闻着太香了,再加上晚上又没吃饭,舀了一个吃,然后就停不下来了。

“冰冰问你话呢?”

冰冰才回过神,“啊?”

“谁送的汤圆?”

“25床病人的女儿,你快吃吧,超级好吃。”冰冰的“超级”两字夸张地拖了重音。

刘夏用消毒液洗好手,回到座位,自顾念叨,“25床,这几天已经听到好多人说她女儿做的东西好吃了。”说着,她已经将一个汤圆放进了嘴里。

一口下去,芝麻的浓香在口中延展开,混着一点花生碎,增加了馅料的层次感,香甜又不腻人,表皮软糯润滑,“神奇,这比我妈做的都好吃。”

她妈妈的厨艺是她吃过最好的,亲戚邻居都夸,每年汤圆也都是家里自己做,但这份已经超过了她妈做的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