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馆儿[美食](50)

作者:余森森 阅读记录

李白听得云里雾里,他刚刚明明听店长介绍叫什么机什么豆腐,“镜箱豆腐?”

“镜子的镜,纸箱的箱,因形状像中国古代女人梳妆用的镜箱盒子而得名。”陈爷爷解释的时候还用手来比划。

桌上其他的外国人也听到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个意思。”

“我刚听店长介绍,还以为是一种有香气的豆腐。”

桌上没吃过的人都对镜箱豆腐很好奇,夹了一块到碗里。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动作,就是先掀开上面的盖子研究一番,再开吃。

黄飞鸿吃得连连点头,肉馅饱满,软嫩鲜香,咬在嘴里还会爆汁,和中式炸鸡又是完全不同的口感。

李白这边吃着黄飞鸿推荐的中式炸鸡,他一口就爱上了,这仿佛才是他久久寻找中的炸鸡,他总觉得自己国家的炸鸡种类太单一,外面炸的酥脆的皮还好,里面的肉不蘸酱吃完全没味道。

“我爱中国,我爱炸鸡,我爱中国炸鸡!”

中式炸鸡唐稀分了三份,每个人都能随手够得到,“我也爱死这炸鸡了!”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鸡肉从里到外味道一模一样。”

“这要是在我们这里专门开一家做炸鸡的,一定大卖!”

“可惜我一家做这种炸鸡的店都没发现过。”

“哦…太遗憾了。”

“没关系,我们可以去中国吃,反正我学完了这一年语言课程就是要去中国的。”

苏轼满脸遗憾:“我去不了,我没办法舍去我银行的工作。”

“苏轼,尝尝看这个东坡肉。”陶渊明指着他面前的东坡肉说。

苏轼连连摇头,“不不不,这是我唯一不能接受的菜,那层肥肉会令我想吐。”

他学中文没多长时间,名字是陶渊明帮他取的,当时因为好奇,还去查过苏轼这个人物,特意找了家中国餐厅点了道东坡肉,那味道,呃……他真是接受不了,尤其上面那层肥肉,犯恶心了好几天。

“这里的完全不油,你相信我,这层肥肉咬起来像软糖,非常软糯,配上瘦肉一定是你从未感受过的口感。”陶渊明继续劝。

“真的吗?你在我这里信用已经不高了。”

“最后一次。”

“OK,再相信你最后一次。”

苏轼盘子伸过去,陶渊明给他夹了一块。

苏轼咬了东坡肉皮的一小角,似乎不错,他连皮带肉咬了口,肥肉肥而不腻软糯香甜,瘦肉瘦而不柴,咀嚼的同时,肥肉和瘦肉瞬间中和,产生了一种他从未吃到过的甜香的味道。

“原来正宗的东坡肉是这么好吃。”

“我没骗你吧,这家的味道我敢肯定是我吃过的所有中餐馆里最正宗的。”陶渊明学中文已经有五年了,越学越喜欢中国的文化,几乎去过M国所有有中国元素的店,当然包括中国餐馆。

爱玲拿着手机把四喜丸子三百六十度拍了个遍,她太爱这个味道了,本来旁边的奶奶跟她说这是猪肉做的,她还担心会不会有猪肉的腥味,结果完全没有。

猪肉里不知加了什么,吃上去特别清爽,而且她意外的发现,里面有蟹肉的味道,整体吃下来,肉质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她突然想到,或许,汉堡里面夹这种肉也不错。

菜吃得差不多后,每人一碗佛跳墙,鸡肉鸭肉猪肉做底汤,再加上瑶柱鲍鱼鱼翅这些天然鲜味,那一口汤,浓郁荤香,软嫩柔润,直接润进心肺里,每一个人都把汤喝得干干净净。

厨房里,唐稀已经将云吞面和煲仔饭做好,估计他们也吃得差不多了,云吞面每人一小份,煲仔饭准备了两份,到时大家拿小碗盛就行。

菜全部完成,她和所有工作人员一起端出去。

“来来来,大家欢迎我们美丽又能干的厨师入场!”张齐端着云吞面在前面喊。

所有人都朝唐稀这边看来,唐稀当时整个人都顿住了,满脸黑线,这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谁让他喊了!谁让他,喊了!

掌声一片,见过无数大场面的唐稀迅速掩藏好尴尬,换成标准化的笑容,把手上的云吞面平平稳稳端到餐桌上,客人面前。

“这道属于我们的地方特色小吃,大家可以尝尝看。”

“我的天呐,厨师居然是个这么年轻的女孩儿。”李白惊讶了。

“请问,你现在几岁了?”

爱玲打断他的话:“问女孩子年龄是非常不礼貌的。”

“我知道,可我实在太好奇了。”

“我二十三。”

“我的天呐!”别说李白难以置信了,桌山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他们吃的,居然是这么年轻的女孩子做出来的。

“快趁热吃吧,凉了不好吃。”唐稀提醒。

云吞入口,只能用鲜来形容,皮子和肉是合为一体的,肉质Q弹爽滑,再嗦一口面,面又和他们平时吃到的不一样,是那种蛋黄色的,非常有筋道。

“Miss唐,这面条有卖的吗?我从没吃过这样有个性的面条。”苏轼问。

“这是我自己做的。”

苏轼头垂下去,“哦,太遗憾了。”

“没关系苏轼,我马上就去中国了,我会替你去吃的。”陶渊明说。

“陶渊明,你太气人了!”

“还有更气人的,我会把我们课本里提到的所有地方都去一遍,所有美食都去吃一遍,到时拍照片发你邮箱里。”

“陶渊明,你别激我,大不了我把银行工作辞了也去,你可别忘了,我银行存款比你多!”

苏轼转而问唐稀,“Miss唐,请问我去中国如何才能找到你?”

“我和我父母在江城开了家‘幸福小馆’,不过你不用非得吃我做的,中国美食非常多,你可以各地都去吃吃看。”

“一定会的,不过你的‘幸福小馆’一定是我的第一站。”

桌上一堆菜吃完,再加上云吞面煲仔饭,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老外们都喜欢派对,看到旁边有音箱和话筒绝对不会放过。

李白想到一首歌,但不知道歌名,他哼着调子问江国威,“江,你知道这首歌吗?”

“《恋曲1990》。”江国威一下就猜出来了。

“对对对,是有个数字的,我妈妈特别爱听这首歌,因为这首歌的旋律,我才开始学的中文。”

李白用他蹩脚的中文跟唱,几人跟着旋律跳舞,老人们坐在位置上给他们鼓掌。

后来他们几个又点了《遥远的她》《一路上有你》《童年》……

陶渊明很喜欢一首歌,叫《沉默是金》,可这是粤语歌,他中文还没说利索呢,粤语简直没法听。

此时顾爷爷上场接过话筒,标准的粤语声响起,台下掌声,尖叫声一片。

接着就变成老人们占据话筒主导地位,最后以一首《教我如何ᴶˢᴳ不想她》作为结束曲。

陈爷爷唱得眼里含泪,老人们听得眼泛泪光,所有人大合唱完成了最后几句,把老外们感动得稀里哗啦,刘宇飞和摄像师在监视器前也红了眼眶。

“这首歌太好听了,我一定要学会唱给我女朋友听。”

“小伙子,你误会了,这首歌的作词人并不是为他深爱的人而写,她,指的是我们的国家,思念的也是我们的国家。”

音乐无国界,尽管大家的语言、文化不一样,但里面的情感是可以感染所有人的。

“我近期一定要去一次中国,我太好奇这个国家了。”

“我妈妈说了,如果要去的话,带她一起去,或许,我们可以在那定居几年。”

“我们可以结伴。”

“我打算定居在江城。”

“当然。”

“Miss唐,到时可要请你多多关照。”

“一定。”

时针指向九,外面天已经全黑,所有食客和工作人员拍了张大合影,将笑容定格在这张合影里。

老人家临走时恋恋不舍,因为他们岁数很大了,坐飞机已经不方便,都不知道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再看一次家乡的风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