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宠丞相为妃(162)

作者:芸落 阅读记录

长孙玄似笑非笑,搭上他那艳丽却英俊的脸庞,竟叫众人看花了眼。

“既然三位王爷不肯说出真相,本王便大发慈悲地请人帮你们说吧。”

他转身往后轻喊了一声,“出来吧。”

话音刚落,几个气质各异的书生模样的人便从府门后旋出身来。

只是众人越看越觉得这三人甚是眼熟。

随即有人率先道出了几人身份,“这……这不是天一楼的说书先生吗?”

“还有茗香阁的评书先生!”

与此同时,街道转角处竟出现一队排列整齐的队伍,只是他们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取而代之的是……实木的桌椅板凳?!

侍卫将桌椅往淮南王府门口一摆后,管家还贴心地命人为百姓送来了府中厨师做的精致糕点。

众人不禁懵了,这阵仗,淮南王是要请他们听评书吗?

下一瞬,长孙玄果真步下台阶,往正中央的椅子上一坐,慵懒地抬眸,往后偏了头,道:“不用客气,今儿个,本王请大家免费听评书。”

众人:“……”

鸦雀无声,无人敢坐。

三王的脸色已经由病态变作了铁青,体虚又病重的肃亲王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

那方,京中说书大家当真是一个个轮番登台,案板一拍,起了范。

“话说这三王入京后,在朝堂上是各显身手,或有探朝政虚实者,或有私下结党营私者……”

说书人本就是巧舌如莲,可颠倒死活,加之长孙玄请的这几位更是其中佼佼者,逻辑严密,又不乏幽默,众人听得来趣,便回家呼朋唤友而来。

这日,以淮南王方圆府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几里人家都闻讯而来,场面好不壮观。

就连慕容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慕容昭都按捺不住,偷偷从侧门溜出来,混迹于人群之中凑热闹。

被慕容安抓到之际,她正听得来劲,自知理亏,只得讪讪道:“兄长,我错了……”

慕容安眼无波澜,淡淡看着她,道:“你怕什么,父亲今日不在家,就特许你在外面多待一会儿。”

慕容昭这才送了一口气,嘟嘴道:“什么嘛,原来兄长也是来凑热闹的。”

“唉,兄长,你可来晚了一步,三王连南宫大夫的面都没见着,只把一个断了指的手下留在这就走了。”

慕容安置若罔闻,只是若有所思地盯着长孙玄的背影看。

慕容昭用手肘顶了一下慕容安,凑过去咬耳根讲悄悄话,“不过,堂兄如此明目张胆地打三王的脸,会不会有人说他别有用心?”

“唉……”慕容安低头无奈地笑了一声,摸了摸慕容昭乌黑亮丽的发顶,道:“你以为父亲去了何处?不出三日,朝局定会有所改变。”

慕容昭一愣后,轻哼了一声,道:“朝堂怎么变化与我一介女流有何干系?我就乐得听书罢了。”

几日后,果然如慕容昭所言,三王居然各自领兵往后退了十里。

撤退并没有停滞,三王的军队愈退愈远,尤其是肃亲王,几乎快要退出了京城地界。

这次当街说书时间以及后续产生的影响,后被载入史册,称之为“评书戏三王”。

有人分析,三王之所以这么做,除了罹患疫病需要求助淮南王府的南宫大夫外;也跟丞相方正清脱不了干系。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因为有人亲眼见了方正清做出什么贡献,而是此事发生后的第十日——也就是三王完全退出京城之际。

丞相方正清无缘无故辞官归隐了。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应该是,方正清留下一封归隐书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一月后,朝中翻出惊天旧案,当年与长孙玄争位的大皇子弑父夺权的暴行昭告天下,震惊朝野。

人证物证俱在,甚至还有当年先太上皇亲笔书写的传位诏书,令人信服。

周武帝长孙玄登基后,改国号为昌乐,寓意为国家昌平长乐。

至此,一场帝王争夺战正式落下帷幕。

只是周武王登基后,却完全改了个性子,朝臣都说,他比以往更加冷冰冰、不近人情了。

杜央穿过皇宫长廊,悄声步至御书房,推开门,便见着了龙袍的长孙玄逆光负手站在窗前。

外间阳光高照,却照不进长孙玄心底,他心间仅剩下一片荒芜。

“查到了吗?”

杜央遗憾道:“丞相大人想来已是筹谋已久,我们封锁了城门,一寸寸地在京中查找,依旧毫无所获。”

室内落了一地冷寂,长孙玄的背影看上去竟有些萧条。

杜央小心翼翼道:“属下想,大人会不会已经离开了京城?”

“不可能!”长孙玄厉声道,半晌后,他略带悲凉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他还没见本……朕成就一番帝王之业,他不会就舍得就这么离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