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在现代爆火了(221)

作者:落幕有三分 阅读记录

伸手不打笑脸人,余简回了一个笑脸,依旧把目光放在关山月身上。

老头子哼哼两声,这才不情不愿地解释:“老褚负责美食大赛的事情。”

只这一丁点儿的点拨,余简就明白了。渡边村一曾经放言,要在世界美食大赛中力挫华夏,事后她曾经找寻过相关的信息。这种赛事由世界美食协会举办,每两年举行一次,除了丰厚的奖金外,厨师们服务的餐厅将会额外获得米其林评级的机会。这可是任何一个餐厅,梦寐以求的殊荣。

华夏美食文化悠远流长,可被评为米其林餐厅的,却一个手都能数得过来,而且多在一海之隔的香江。这让余简觉得很不忿,自然也存了想去美食大赛一探究竟的想法。

“我们余家是做闽菜起家,这点,关老师应该是知道的。”余简朝着两人缓缓说着,关山月哼了一声,算是认同了她的话。余简转而一笑,又说道:“祖上最出名应属清末民初京城余家食肆的创始人余齐铭,在《潮州志》上有名册记载,算是我们饶乡的名人。”

褚良伟诧异地看向关山月,只见他颔首:“没错。我找过地县的资料,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在清宫里头任职。在京城以自己姓氏开了餐馆,后遇八国联军入侵,一夜之间被火烧付之一炬。说起来,余齐铭也算是爱国人士,为支持先进运动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这段故事余简也是头一次听说,她只知道祖上余齐铭是余家食肆的创始人,却没想到有这么一段秘辛。但又有些不解:“关老师,我并没有找到这些资料啊……”

关山月摸着胡子,得意洋洋地瞟了她一眼,下巴高高扬起:“你当然不知道,这些都是未公开的文献资料。”那话里话外的,充满了各种诱惑,你看,你不当我的弟子,你就永远接触不到这些哦……

“这么说来,余家还算是传承有序。小丫头,你再跟我说说,你们余家有什么绝学?”

说起余家绝学,那不得不提闽系菜肴。作为华夏八大菜系之一,历经中原汉族文化和闽越族文化混合而成,融合了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莆仙五地风味,以“香”、“味”见长。又因闽地靠海,饮食习俗也有着鲜明的开放特色,擅长烹制山珍海味,又有红糟调味、糖醋腌渍,更善于制汤。

“余家是红糟调味和制汤的翘楚。”余简以指蘸水,缓缓在桌面上写下几道残谱上的菜式,让褚良伟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他颤抖着嗓音说道:“这些菜真的存在?”

“不然。”余简摇了摇头,“残谱上的菜最多只能复刻出五成,多数的食材已经寻不到了。”

褚良伟暗自心惊:“那也很了不起了。”

这算什么?余简不屑地勾了勾唇,继续说道:“我的爷爷,是饶乡国营饭店的一名厨师,我父亲和叔叔就是他培养出来的。他最大的建树,并不是厨艺多么的精湛,而是他留给我们的手稿。”说着,余简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点开相册隐藏相薄,找出一张照片放到两位面前,“这是他晚年的研究——韩公宴。”

韩公宴?

褚良伟和关山月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以然,这照片上只是简单了写了一道菜的食材和做法,还简易地画了一些图片,看着像是菜式的成品。褚良伟戴上老花眼镜,放大了仔细看,这一琢磨,就觉得有意思了。

过了好一会,他才抬起头,脱下老花镜放在手边,满脸的兴致勃勃,问:“这是根据韩愈的诗词研发的菜品?”

第169章 邀请函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这首《处南食贻元十八协律》道尽了韩愈这位大政治家初到岭南的所见所闻,遍地的虾蟹、蛇虫,多的是没见过的物种,这位大人物大开眼界之时,也将长安的潮流带到了岭南。

自从学文以来,余简对唐诗尤为关注,不仅是因为唐人的风雅,更是因为乡音的熟悉。

最近梦见大唐的次数都变得多了,光禄寺小厨房里头的一碗一筷都清晰得历历在目,有时候突然醒来,她都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只是一直想见的那个人,还是依然隐藏在青烟之中,余留模糊的背影,她追不上,摸不着。

“韩愈对闽南地区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但这跟你说的那个什么……”关山月小皱眉心,不解地说,褚良伟在一旁小声提醒:“韩公宴!”

关山月恍然大悟:“对!跟那个韩公宴有什么关系?”

余简施施然露出笑容,对着两位大佬说道:“千年前大唐以长安为都,除了富裕的江南,唯有广州府广设通商口岸,四通八达。但距其不远处的闽南潮州却因地势偏远,民风不化。韩愈南下,仅任潮州刺史八个月,却在任地兴修水利,传授中原的先进耕种技术。不仅如此,韩愈此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