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56)

作者:西沉之月 阅读记录

策论题目能有效检验考生的理论知识和政治敏感度,这毕竟是给国家选贤任能设立的考试,不能办事的书呆子不会被选中。

不过每个朝代对于该题都有不同的侧重点,齐朝当今圣上即位以来,策论题目都是偏时政轻理论。

跟着曹大人读书,别的不说,人家可是做过京官的人,对政治风向的把握和时事热点一清二楚,许清元在这三年内补足了自己的短板,应对本场考试也比较有把握。

第一题是兵法题,让考生列举历史上的名将并简要写出其率领获胜的主要战役,最后论述将领获胜的原因及其发挥的作用。

第二题借古喻今,明面上说的是上古圣人之所为,实际上跟当今圣上的一些举措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道题就是用来给今上歌功颂德的,但如果对政事一知半解,这马屁拍也是白拍。

往下读完第三道,许清元挑高眉毛,返回去再读一遍,如果自己没有看错,这道题考的是她写的《商论》。

“民间兴法人之法,利商,若无制,则害民。诸君子饱读经济,治世之才,愿闻其说。 ”

许清元将惊喜压下,回忆一番现代的工商管理机构、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下大力气把本题往细了写,以盼能给她的试帖诗拉回点分来。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从考场出来, 许清元朝天吐了口气,浑身透着轻松。

她吸吸鼻子, 感觉味道有点怪怪的, 转头一瞧,艾春菲正苦着脸拼命扇风。

“离茅房近就算了,为什么有人衣服都没穿整齐也要匆匆出来, 不知道礼仪学到哪里去了……”艾春菲小声咕哝,“我今天头都不敢抬,现在脖子还疼呢。”

“嗯……确实, 我也看到好几个考生衣衫不整,谁不热?就不能忍忍么。”许清元点头表示赞同。

两人边说边往回走, 当晚各自安稳休息。

次日晌午,许清元准备买本书, 自己出来逛省城。

省城的繁华又是府城远不能比的, 与她擦肩而过的人,脸上的表情平和淡然, 看得出是在过日子而不是熬日子。

不仅仅是百姓的衣食住行水平更高, 这里的文学氛围也更浓厚, 侧面体现出居民的物质生活有保障后,就会在精神上有更高追求。

她一连逛了四五家,才终于在其中最大的一家书店角落里找到一本《曲衡相法》,她小心翼翼地抽出来,仔细拍打干净, 眼神却注意到旁边的另一本书。

书的名字叫《曲衡相法·归鹤堂》。

据传,归鹤先生家有一传承百年的建筑就叫归鹤堂, 他的别号也是由此而来。

归鹤先生幼时便敏而好学, 长大后仍然勤学不怠, 博古通今,声名斐然。只因其不喜官场,早早辞官回北邑省创办北都书院,几十年过去,已经是本省最大的一所民办书院,门下出过数以百计的秀才。

除了皇上钦点的正、副考官之外,乡试考官也会由本地官员和耆儒共同担任,而归鹤先生也是本次乡试的考官之一。

不过相比正、副考官,其他考官的权限要小得多,考试前准备的时间又紧,考生们能把两位考官的喜好扒透已十分不易,其他人只能做取舍。因此就连许清元也没仔细研究过归鹤先生的文章。

她略微思忖,转而买下带着归鹤先生批注版本的《曲衡相法·归鹤堂》。

天光大亮,艾春菲打着哈欠起身推开窗户,一眼看见许清元正坐在院中的树荫下翻着一本书。

她推门出去,靠近问:“许姐姐看什么呢?”

许清元头也不抬,歪了歪捧书的手,给她看书皮。

“原来是这本啊,诗题果真出自其中?”艾春菲托着脸问。

“嗯,”许清元这才抬起头,把书往前翻几页,给她看出处的位置,“在这儿。”

艾春菲不解:“那姐姐还在找什么?”

许清元合上书,没有回答,问:“县学的先生教《易经》时有提到这本书吗?”

艾春菲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没有,反正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难道卢稷真的是神童?这么偏的书也知道。”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在许清元的记忆中,孟先生和曹大人都未曾提到过这本书,一次都没有。

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许清元一直以来保留着一个好习惯,只要上课时老师提到过哪本书的名字,她都会搜罗来抽时间读完。所以之前她的月例银子都会被花个精光,一点私房钱也没有攒下。

卢稷那么斩钉截铁地说每个先生上《易经》课都会提到的这么一本书,许清元怎么会毫无印象?

要么是他在装相,要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