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净身(222)

作者:不道不道寒 阅读记录

段绪言淡然迈步,再朝前行:“今日你我各执一词,旁人也难辨真假是非,所以还是要问中书令,叛的到底是谁了。”

掌心贴上殿门,推动那时,天光自宽长地面映出一道人影,文臣排列其中,迎着那道长影望去,段绪言的身躯在乍然而入的光中朦胧若现,映入一人眸中。

沉肃而威严的一双眼,于高位俯瞰众生那般,渐向殿外看去,段承十指紧握扶手,只沉沉道出一句:“押来。”

薛秋霖受命,转身骤一挥手,禁军忽自八方涌现,刀刃长矛一时架起,已将主殿周侧堵得水泄不通。

见段承安然坐于高位,众人惊愕,矛头皆已转向方才信誓旦旦领兵攻门那人。段世书紧握缰绳再又松开,一双眼稍稍闪动,在见到程望疆的那刻,瞬间暗沉下来。

前来勤王的主将见状,当即下马缴刀,跪在殿前。

“陛下恕罪!我等均是接到珘王的勤王之请方才日行千里而来,只听珘王称珵王挟持陛下,欲同禁军统领合谋暗夺帝位,为此,臣等怀着一腔赤诚而来,却未料踏入他人陷阱,不仅惊扰圣驾,反还被扣上反叛之名,着实罪该万死!”

段世书面对尖矛,跨步下马,将被压下肩头时傲然挺背,抬靴上阶,步步行去。

他抬声:“眼下未有论断,下此断言也太过草率!儿臣急于向各州发出勤王之请,是因记挂父帝安危,又听段绪言在行宫外发出与禁军同谋、觊觎帝位的不轨之言,可一封求助的手书总是出自中书令之亲笔,今日闹成这样的场面,我才要问,中书令发出误导之言,究竟是何用意!”

“是何用意,事到如今,珘王怎还反问老夫?”

闻言,脚步渐缓渐停,段世书紧攥双拳,目光在程望疆和段绪言间回转,终已明白今日的局面。

是时程望疆已至御前拜身:“陛下,年前为温仑公主设宴当日,是臣年迈愚钝,将丧子之痛转嫁到世子身上,本欲让宫人杜生营造一出世子误闯后宫的假象,借此羞辱世子,却未料罪人杜生擅作主张,自宫外寻来酒色之徒欲对世子行不轨之事,事发后,臣惶恐不安,恐怕此事加剧两国矛盾,遂向陛下自请前来关州,助力促成归还南望战俘之事,可世事难料,不想战俘被杀,两国战事无可避免,珵王也在途中遇刺,下落不明,劫后余生方才平安归来。再到商议是否与南望和谈之时,陛下抱恙,封闭行宫,珘王却忽以宫宴命案胁迫老臣写下这一纸文书,请各州主营将士前往关州,为他所用,臣昏聩胡涂方才犯下此等大错,望陛下——”

“你撒谎!”段世书迈步大跨上阶,入殿前几刀架于脖上,他狠力推开,下跪于御前,直指程望疆。

“父帝,是他!北朔的中书令程望疆!伙同段绪言,先是在夏猎那日往茶水中动了手脚害得父帝抱病,再借封锁行宫时断绝行宫内外消息,对儿臣谎称您遭受挟持,诱引儿臣发出勤王之请,至大军压城时再反咬一口,污蔑儿臣谋反!”

“若是污蔑,那么私养死士多年,屠杀南望战俘、趁机谋害手足,又搅乱两国和平的是谁?”段绪言缓缓抬眸看向那人不愿屈服的背影,收刀递向禁军,赤手入殿。

他直身跽跪,道:“父帝,儿臣自回北朔之日起,亲历两次追杀,现要在此状告珘王段世书私养死士,擅闯战俘营杀尽南望战俘,又欲嫁祸南望太子阮青洲,辱北朔声名、毁北朔安定,更是要让北朔遭受兵燹之祸。”

段世书咬齿辩道:“段绪言,你——”

“证据,”段绪言冷静打断,“我怎么会没有。”

话落,铁风将战俘营副尉带来,薛秋霖再一侧首,禁军相继押来几人。几人被一踹小腿跪了地,手脚均已被缚,木棍嵌齿,面生凶恶之相。

段承已显怒意,沉声:“来人是谁?”

副尉俯首以答:“回陛下,是战俘营遇袭当日残杀南望战俘的歹人,据详查,这几人皆是亡命之徒,手中均有命案,五年前曾有人花重金托暗市招揽死士,方才有了归身之处。珵王当日要臣留下活口,铁风侍卫亦是再三嘱咐不能让这些歹徒再经他人之手,臣便与关州营主将协商,暂不声张,先将几人关押别处,亲自看管,慢慢查明身份,直至珵王平安归来后方才上报此事。现经多方走访,暗市、人犯收押及看守的有关事宜均已记录在案,有关州营将士佐证,陛下明鉴!”

案宗自宦官手中呈递上前,段承接来,阖眸掷向桌案,掌心忽而拍落,发出一阵骇人声响。众人闻声垂首,屏息凝神。

段世书不甘如此,他辩白:“不是儿臣……谋害父帝的不是儿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