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残疾太子的炮灰原配(184)

作者:揪灵兔 阅读记录

皇帝盛怒,忍不住怒骂了沈明玦好几声废物。

三皇子在下面听着,自然是心中暗喜,他不急不缓走了出来,对皇帝说道:“父皇,愉贵人的母家没有武将,所以二弟自小就没有这方面的远见。儿臣觉得当务之急不是责备二弟,而是尽快召二弟回京,并且派遣得力的将领去北境镇压。二弟到底经验不足,若是再出点什么意外情况,伤着了可怎么办?”

三皇子这番话看似在替沈明玦开脱,实际上却是在暗指他没见识,所以才将这么容易的事情办得如此糟糕。

这件事情不仅让沈明玦失了民心,也失去了帝心。

他若是能够一直镇压北着境,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是三皇子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

所以才向皇帝提议,召回沈明玦。

皇帝原本就有召回沈明玦的心思,此刻三皇子这么一提议,自然就顺理成章答应了下来。

至于合适的人选,皇帝的视线落在了程将军的头上。

“启禀皇上,守护北境,微臣义不容辞。”程将军沉声说道,“只是微臣现在启程去北境,少说也需要三个月,解不了燃眉之急,不如先让周围的将领先过去协助。”

“你说的有理。”皇帝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程将军的说法。

“微臣方才一直在想一事。”程将军看了沈亦书一眼,对皇帝说道。

“不知程将军在想何事?”皇帝问道。

“微臣回京的时候,便已经散布了消息,北国的三大将被扣押在了京城,不知北国是如何知晓的。”程将军缓缓说道,“而且还这么精准的知道,就在西城。若非如此,二殿下怎么会来不及镇守西城?”

旁人不知道北国皇子的性子,不知道他善于从细枝末节处推敲。而沈明决自然是更不会说出去,至于杨副将,得了沈亦书的封口令,也是只字不提,所以在旁人看来,此事一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微臣与太子殿下回京这段日子,北国都不曾有过任何的动静。然而二殿下一到了北境,就走漏了风声。”程将军说道,“上一次太子殿下受重伤也是,恰好是京城运军粮的钦差到了北境之后。所以微臣很怀疑,京城里,有北境的奸细!若非如此,怎么会这么巧?每一次都是京城来了人,才导致北境失利。”

程将军这番话,顿时像一石头投入了水一样,在朝堂上就掀起了惊涛骇浪。

众人下意识朝着沈亦书看去。

沈亦书此刻也对皇帝开了口,说道:“启禀父皇,有一事,儿臣一直都没有与父皇说。只因儿臣自己也不是很肯定,所以不敢危言耸听,只是此刻听程将军说了此事,儿臣不得不说了。”

“你说?”皇帝神情严肃至极。

“那一日,伤儿臣的箭,是从我方阵营来的。”沈亦书淡淡说道,“儿臣以为是自己失血过多,记错了。”

“皇上,微臣与太子镇守北境多年,若真是有人蓄意暗害,当真是叫人心寒。”程将军掷地有声地说道,“微臣曾答应过先后,要护着太子殿下一辈子。北境这一伤,已经叫微臣歉疚不安了。程氏一族世代为将,到微臣这一脉,就只剩下微臣与先后二人。儿臣没有子嗣,唯一的血脉,就只有太子一人。若是因为微臣返回北境而再一次让太子受到伤害,微臣只能以死谢罪了。”

程将军的意思很明确,不查出凶手,他是绝对不会去北境的。

程将军搬出了先后和程氏一族,都是镇国的功勋,站在了道德的立场上。

皇帝自然也不能再逼迫程将军回北境。

皇帝当即下令道:“传令下去,彻查此事!将与这两件事情有关之人,全部都仔仔细细查一遍。若是找到从中作梗之人,一律诛灭九族。”

“微臣叩谢皇恩。”程将军谢了恩。

背后之人做的再干净,只要皇帝下了死命令彻查,就一定能查到蛛丝马迹。

他与太子二人蛰伏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是时候将这些小人一网打尽了。

第82章

皇帝下令彻查当初给沈亦书送军粮的官员, 并且由沈亦书和程将军亲自审问,皇帝则是在一旁旁听。

皇帝下了死命令, 但凡敢在这件事情上做出阻碍的人, 一律处死,毫不留情。

一开始还有些胆大的,仗着自己官位颇高, 利用自己的职位,偷偷掩藏了一些证据,给一些人下了封口令。

只是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 这些手段都被皇帝翻查了出来。

皇帝也像是他所说的那样, 分毫情面都不留,直接下令处死, 以儆效尤。

有皇帝如此做派, 朝堂上的众人都不敢再有什么动作了。

一些与此事有所牵连的朝臣都惶恐不安,生怕皇帝一怒之下,将自己处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