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贬官夫子的斗智日常(16)

作者:柴火猫 阅读记录

屋内周夫人在,还有照顾她的丫鬟以及老妈子等人,众人听着她缓缓道来,眼底不时有敬佩之色。

虽然这个大夫是女子,而且年轻较轻,却不想做事如此有条理,且事事稳重,本事也是不亚于一些妇科圣手。

在众人听的发愣时,梁珊珊已经写好了方子,她转头交给一个年轻的丫鬟:“先去给你们夫人抓药,然后按照我方子上写的方法煎制。”

说完,梁珊珊又跟陈妈说:“陈妈,你去点几个暖炉过来围在夫人床边,为夫人保暖。之后把香灭了,开窗通风。”

陈妈一惊:“梁大夫,这产妇可是受不得风的,不能开窗呀。”

梁珊珊就知道有这么一出,古人的思想惯是如此,她也不恼只缓缓道:“屋内闭塞不利于人长期休养,产妇只要不直面冷风,受凉,便无事,所以我让你点几个炉子过来给夫人围着。如果屋内气流清新,反倒更能让人快速恢复,心情愉悦,我待会会去找些新鲜瓜果鲜花来。”

陈妈还站在原地犹豫不决。

周夫人听的频频点头:“陈妈,听梁大夫的。”

于是陈妈便按照梁珊珊的指示去办了。

梁珊珊走到周夫人床前,柔声道:“我待会再写一些食谱,交到厨房,这些日子夫人配合食谱与我开的药方一起吃。”

周夫人眼底一阵感激,拉过梁珊珊的手:“还是女大夫好,细心又会照顾人,我寻你来是寻对了。”

梁珊珊笑了笑便起身去忙活自己的事,她先带着人将屋子里一些地方重新布置了一下,除了将一些看着沉闷的东西挪走后,便找来很多鲜花摆上。

鲜花绿植看着生机盎然,一番整理下来,整个屋子都显得亮堂清爽了许多。有清风入屋,带走了血腥气,阵阵鲜花清香萦绕在鼻尖,只让人心旷神怡。

或许是心理作用,周夫人躺在床上看着屋内清爽,心情不由得也跟着好了起来,身上的疲乏酸痛都减少了几分。

梁珊珊后来又去了厨房,看到下人们已经按照她的食谱和药方在给周夫人做午饭和煎药了,便放下心了。

今日的工作做完,梁珊珊便准备告辞,周夫人身子调养阶段不一样,她所做的工作自然也不一样,所以她并未一次性告诉周夫人太多,只想着自己日日都会来,慢慢帮助周夫人便是。

“夫人,你用完药后,晚上我已经吩咐了厨房做适合你的膳食,左右也无事了,下午我还需得回医馆,最近来医馆问诊的病人比之前多了许多,就先走了。”

梁珊珊与周夫人打过招呼后,便准备离开,却不想周夫人突然叫住了她:“梁大夫留步,你过来一下。”

梁珊珊不明所以,坐到周夫人床边:“周夫人可还有事需要吩咐?”

谁想周夫人拿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里面装着鼓鼓囊囊的银锭,她将钱袋放入梁珊珊手中:“梁大夫尽心竭力,我绝不会亏待,这是定金,梁大夫先收着,等着后面我出了月,再付剩下的银子。”

梁珊珊感受到钱袋的重量,心底大喜,但面上却装作很自然的模样,她倒也不客气,将钱袋子收好:“谢谢周夫人如此慷慨,我定将周夫人身子调理妥帖。”

从周府出来后,梁珊珊觉得心情舒畅,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赚的第一桶金,有了这些钱的起步,她相信在这个封建的古代,她一样也能过得惬意自在。

梁珊珊脚步轻快的回到医馆,刚进门就大声喊着:“纪大夫!纪大夫!我们有钱买药材了!”

话音刚落,梁珊珊便见着诊室里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穿着英章书院的学服,见着她回来,那少年立马起身对着梁珊珊行了一礼:“梁大夫,我受我们家夫子之托来送诊金,夫子因着身子还需要休养,不便亲自前来,为表歉意,特意亲笔写了一封信,让我务必交到梁大夫手中。”

梁珊珊走过去接过诊金与信,而后对着少年道:“劳烦你跑一趟。”

少年谦虚了几句,也未停留,转身出了医馆。

想着这个时辰纪大夫或许在午休,梁珊珊便坐在了诊室,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而后展开陆伯卿写的信,信上的字迹很工整,一看便知是读书人的手笔,字体遒劲有力。

“礼安,见信如面,林止月今,受救命之恩于汝,君自感念,然,后以妄言不慎,今夕思量,枉为诗书全礼,以眼小窄界看物,诚不应以,今习之,思之,念之,报以歉以,望汝不计,汝之于恩,铭记于心。待身全然,定再登门拜谢,今诊金奉上,望汝不弃。”

这一篇信读下来,梁珊珊觉得自己幸好常年钻研古代医书,能懂文言文,尽管知晓这陆伯卿已经尽量用稍微通俗文字来写了,那文书之气还是扑面而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