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人了[星际](218)

作者:乌珑白桃 阅读记录

所以,对于机甲设计师们来说,是“求新不如求稳”。现在军校的教学内容也偏向保守。

而对有资质成为特级的机甲师而言,挑选一个合适的导师,实在是太重要了。

白沙微微沉思一瞬,对老师说:“您有什么推荐的好人选吗?”

老师沉默片刻,点点头,挥手拉开机甲协会的特级机甲师排行名单,开始勾勾画画。什么这个已经关门不收弟子,那个整天忙着研究没时间教学生,还有什么研究方向极其偏门,跟着学搞不好要学歪的……

白沙轻轻吸气:“您对这些够了解的?”

“其实,我也想过要拜一个特级做导师,继续深造,甚至为此做过很多功课……可惜我实在没有这个天分。还是安安心心做我的基础课老师就好。”老师有些羞赧地摇了摇头,“我当时就一直在做梦,有哪个特级能收我,所以闲下来就喜欢对着这些特级做研究,积累了不少情报,我把这些情报都分享给你,你可以自己选择。”

“谢谢老师。”白沙下意识道谢,随即眼神飘向了机甲设计师排行榜的最高层。

——当世特级机甲师排行榜第一位,姜归。

既然要挑导师,为什么不能选最好的那个?

“特级,姜归大师,这个人选您觉得怎么样?”白沙问道。

老师的第一反应是:“难。”

白沙:“为什么?”

老师:“因为姜归眼高于顶。”老师有些感慨,“别看他外表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但我作为他的同事,有幸和他接触过几次。他对所有人都保持着隐形的距离,就好像任何人都影响不到他一样。”

“我们作为机甲设计师,除了基础扎实外,很多时候还要看心情,要看灵光一闪,才能做到一点切实的创新。我们作为个人是有极限的。至于大的研究方向,基本都是人手充足的实验室在做实验……”

“但姜归不一样。”

“他的设计不讲究‘灵感’,讲究极致的敏锐,以及堪称冷漠的客观。他的成就除了设计机甲外,有许多都在能源与材料的创新研究上——他一个人就是一间实验室!”

“你觉得这样的人,适合当导师吗?”

每个人的才能,都有不同的风格。

而姜归最擅长灭杀个人风格。他走的太远,远到需要仰视,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创新微不足道。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引导者的角色。

白沙听完后不置可否,只是若有所思。

老师举起保温杯,喝了口水:“白沙殿下,我刚才说了那么一大堆……你在想什么?”

却见白沙满脸认真,那双如宝石般剔透的深蓝色眼眸,闪着智慧的光芒——

“我只是在想,我如果真的拜了这个姜归大师做导师,那我将来万一取代他成为了特级排行榜第一,别人会不会觉得,这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老师“噗”得一声,差点把已经喝进嘴里的水给吐出来。

您是真敢想啊!

老师胸中顿时散发出一股敬佩的情绪。他觉得自己刚才把教案直接交待出去的行为实在是太明智了。这种学生一般人根本消受不起!

如果白沙真的能拜姜归做导师,那也不错。

——姜归大师啊,您就舍己为人,收了这个妖孽吧!

老师在心里疯狂吐槽。

但吐槽归吐槽,该给的帮助他还是丝毫不吝啬。他说,帝国有详尽且周全的机甲师培育体系。考到高级机甲师资格后,即使没有特级做导师,也能从机甲设计协会获取到很多先代的鬼才设计师留下的教学课程。

“许多顶尖的机甲设计师都有为后代录制课程的意识。”老师说道,“白沙殿下,如果您有朝一日真的成了特级机甲师,这也是您应该做的事。”

分享与传承,这是帝国的机甲从不停止进步的关键。

白沙被《机甲构造学导论》的老师提醒,她确实没必要一节节地把三大基础课给听下来——至少回放的时候她还能开个倍速。但这里面也有几个关键性因素:他提供的教案里有许多超越教材的观点,但他教案怎么写,课基本就怎么上,不听课也不会错过重要内容。

可不是每个老师的习惯都跟这位老师一样。

白沙照葫芦画瓢从《机甲能源概论》老师那里要到了教案,但《制造学》的老师就比较特殊——他是个特级机甲设计师,上课就是个发散性思维,讲究个随缘,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白沙觉得这些零散琐碎的知识点也很有价值,于是认认真真听完一堂课,回去还得看看怎么向作战系请假,保证自己不会错过这个老师的每一堂课。

白沙不知道,她在某些老师的眼里,也是香饽饽。尤其是准备收学生的特级老师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