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104)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霍弋耐心劝道:“有长公主府给他撑腰,他就算被贬为庶民,以后也会有翻身的机会。”

“呵,翻身?”萧漪澜冷笑出声,望着他道,“霍弋,你当小六是什么,当本宫是什么,无心无肺、可以随意拿捏的木偶吗?这回本宫若不伸手,朝中更无人会帮他,你觉得小六会怎么想,他心里会不会难受?”

霍弋默然一瞬,“六殿下若想成大事,不可能总躲在您的庇护下。”

“我只问你一句,霍弋,”萧漪澜轻轻扣着青玉案,“你心里到底有没有当他是未来的主君敬重?”

“臣入公主府时就说过,臣的主君,唯殿下您一人。”霍弋一字一句回答道。

萧漪澜嗤了一声,“是吗,恐怕本宫在你眼里,也不过是个借势的工具而已。”

霍弋闻言皱眉,“殿下何出此言?”

“举荐他两人的折子本宫写定了,你若无事就退下吧。”

“殿下!”

萧漪澜冷声道:“怎么,要本宫命人将你抬出去吗?”

霍弋欲言又止,见萧漪澜一脸的不耐烦,只好缓缓退下。

书房里只剩下一肚子闷气的萧漪澜与默默研墨的孟如韫,孟如韫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户部主司,翰林讲筵,还有纨绔无争的六皇子……

他们商议如此重大的机密,若是有只言片语传出去,都会为长公主府带来一番动荡。可他们议事之前竟未将她遣出去,究竟是过于信任她还是……

萧漪澜注意到了孟如韫心不在焉的凝视,偏头看向她,“怎么,你有话说?”

孟如韫放下手中的墨条,走到萧漪澜面前跪下行了个大礼。

萧漪澜瞧着她,眯了眯眼。

只听孟如韫说道:“小女本轻如草芥,得殿下赏识,方有机会逾闺阁之约束,骋士人之意气。我与殿下相识未久,得殿下如此信任,愿赤诚以报之,助殿下成大事,留青名功业于千秋。还望殿下……不要疑我。”

萧漪澜笑了笑,“看来刚才我与霍弋的话,你每一句都听得很清楚。”

“是。”

“你入我公主府之前,认识霍弋吗?”

“不认识。”

“可本宫觉得,他倒是认识你,”萧漪澜缓声说道,“他这个人十分谨慎多疑,事涉机密,即使是在本宫身边长大的红缨紫苏他也要遣出去。可今日本宫留你在此,他竟一句话都没说。”

萧漪澜顿了顿,下结论道:“他在抬举你。”

孟如韫忙解释道:“我与霍少君并无私情……”

“你不认识他,此事自然与你无关,所有的麻烦都是他自找的,本宫不会迁怒你,你不必害怕,”萧漪澜安抚她道,“霍弋有事瞒着本宫,可大事上,本宫还愿意信他,他既觉得你可信,本宫自然也不会疑你。所以这些事你听见了也无妨。”

孟如韫心中千回百转,“谢殿下抬爱。”

萧漪澜笑了笑,“你起来吧,别在本宫面前摆规矩了。”

于是孟如韫起身走到她身边坐定,想了想,说道:“既然殿下信得过我,不妨让我到太湖去。”

萧漪澜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你要去太湖?”

孟如韫说道:“霍少君的话虽然难听,却不无道理。您若上书推举蔡、何两位大人,势必会让他们成为东宫攻讦的目标,若要派人相助六殿下赈灾,不妨派府里的人去,若殿下信得过我,我可以代您前去相助六皇子。”

“你懂得赈灾事宜吗?”萧漪澜问。

孟如韫回答道:“自大周开国至今,太湖共发生过水灾六十二次,其中春汛三十次、夏汛二十三次,秋汛九次。这九次秋汛中,有六次都发生在太湖东岸的南秀郡,每次都造成几十个村落被淹没,轻则数百人、重则数千人伤亡。秋汛涝灾后不久就是入冬,此时赈灾最重要的就是安抚流民、整饬田地,以备来年春天能够恳田播种,因此若殿下派我去太湖,我会想办法助六殿下筹集赈灾粮与筑房木石,待退汛之后,组织灾民整饬田地,备种春播。”

“说得不错,”萧漪澜点点头,“可本宫觉得,你是想出去避嫌吧?”

孟如韫:“……”

她确实也有此想法。

萧漪澜道:“你想去便去,本宫多派几个人给你,办好了这件事平平安安回来,以后本宫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孟如韫深深一拜:“是。”

孟如韫得了允准之后就回去准备行囊,打算早点出发,临走之前去找了许凭易一次,听说她要出远门,许凭易帮她把药熬好制成了随身携带的药丸。

霍弋听说这件事后去找萧漪澜,直截了当道:“我会让季汝青想办法推荐蔡文茂与何书远,您不能让孟姑娘去太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