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11)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答话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你又要天黑前进临京城,又要走得舒坦,你有本事加钱去请我师父啊,或者姐姐你这么有力气,先行去前面把路铲平不就行喽!”

“嘿你个——”

“青鸽……”

车厢里探出一只细白的手臂,挑开了帘子。孟如韫双眼通红地望着正横眉冷目吵架的青鸽,颤抖的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哎呀,姑娘你醒了!这才刚睡着,肯定是颠醒的。”青鸽忙钻进车厢里,车厢很窄,她大半个身子刚缩进来,突然被孟如韫一把抱住。

孟如韫紧紧抱着她,浑身颤抖,过了一会儿,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青鸽手背上。

青鸽吓懵了,“怎么了姑娘?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怎么哭了?”

驭车的小道童听见了车里的动静,下意识地放缓了车速。

孟如韫不说话,只是抱着青鸽一个劲地落泪,许久才松开她,接过她递来的帕子擦了擦眼睛。

“到底怎么了?怎么哭得如此伤心,可是身体难受?”青鸽焦急地问。

孟如韫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沙哑,“没事,就是刚刚做了个梦,吓着了。”

“什么梦能吓成这样?”

孟如韫扯了扯嘴角,“说出来怕吓着你,不说了。”

她挑开车侧的车帘往外看,她们刚从山路上下来,驶上了一条开阔平坦的道路。孟如韫认得这条路,是从鹿山上鹿云观到临京城的必经之路。路边开着一丛丛淡紫色的小野花,散如繁星,此花名紫牵,花期在春季。

一些久远到模糊的记忆渐渐苏醒,孟如韫把头探出车厢,远远望了一眼身后隐入云霄的鹿云观。

十六岁那年,她在道观中为母亲守灵已满三年,收拾行李去临京城投靠舅父,彼时正是三月中旬,紫牵花开了一路。如她所料不错,她应该是因着某种尚不清楚的机缘,重新回到了年少时期,回到了她自道观离开后赶往临京城的路上。

孟如韫望着远天变幻无穷的流云,心中感慨万千。

天地造化,真是妙不可言。

孟如韫正出神,忽觉胸口一阵闷窒,捂着嘴咳了两声。

久违的胸闷感又回来了。

鹿云观的冬天很冷,山风又干又烈,母亲却要常常冒着山雪去湖边替人濯洗衣物。母亲不让她出门,可她偏要偷偷跟着,一趟两趟跑下来,小小的孟如韫就觉得胸闷气短,肺里疼得厉害,观里懂点医术的女道士来看过一眼,说是自幼身体里带着病根,又寒气入肺,以后要仔细保养,否则难享长寿。

可她与母亲尚难温饱,哪有办法让她金贵着养病。

本该烟消云散的陈年旧事又在脑海中变得鲜活,算起来,也不过才隔了七八年。

“咱们还有多久到临京城?”孟如韫问。

青鸽抬高声调朝外吆喝:“小道士,你聋啦?”

半大的小道士狠狠一甩马鞭,气哼哼道:“说了申时末,申时末!再催明天也到不了!”

青鸽气得在他身后拿拳头比划他。孟如韫笑了笑,把头靠在车壁上休息了一会儿,对青鸽说道:“等进了临京城,咱们不着急去江家,先找个客栈住下。”

“好,”青鸽应下,“姑娘有事要办?”

孟如韫点点头,“我这身病养起来费钱,咱们与舅舅家十几年没来往,他与舅母未必愿意花钱给我治病。我想先在外面攒点钱再去投奔江家。”

上一辈子孟如韫没想这么多,从道观出来后就直奔江家,舅母不喜她频频出门,怕别人误认她为江家表姐,坏了她表姐娴静的名声。所以孟如韫至死都被圈在高门冷院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哪有闲钱养病。

听见孟如韫终于肯对自己的身体上心,青鸽十分欣慰,赞同道:“好,那咱先在外面住着,春闱放榜结果已出,也不知他考上了没有,明天让小道士去程府给程公子送信!”

驭车的小道士又狠狠一甩鞭子,抗议道:

“又使唤我!拢共给二十文钱,连棺材本都要抠回去,谁家小娘子像你们这样!”

听青鸽提起程鹤年,孟如韫垂下眼,“我回临京的事,先别告诉程鹤年。”

区区进士,程鹤年自然是能考上的。孟如韫记得上一辈子程鹤年考中了二甲第七名,在临京出了不小的风头。

“啊?不告诉?”青鸽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你肯定是想好好准备一下,给他个惊喜,对不对?”

孟如韫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默不作声地笑了笑。

“这主意不错,姑娘你花容月貌,好好打扮打扮,然后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准能把程公子吓一跳。他一看,哎呀我的小道姑竟然这么好看!肯定恨不得马上把你娶回家娇养着,夏天给你置冰盆冬天给你置火盆,保准连一丝丝儿的柳絮都飘不到你面前!”青鸽说着说着自己先憧憬起来,“说不定到时候,我也能沾姑娘的光,指挥一院子的丫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