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141)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青天白日的,你还要不要脸。”孟如韫羞脸粉生红,不肯依他。

陆明时叹气道:“我马上就要去北郡,连媳妇儿都没了,还要脸作甚。”

孟如韫轻轻“呸”了他一声,“谁是你媳妇儿。”

“不是我媳妇儿,那就是我抢来的压榻夫人。”

孟如韫气恼,又忍不住被他逗乐了。

陆明时贴在她后颈笑,鼻尖震得她后颈微微发麻。她看不见陆明时正目光幽深地盯着她后颈那颗艳如红豆的朱砂痣。

“我心里着急得很,矜矜,戎羌一日不平,我就不能安心娶你为妻。”

孟如韫转过脸去瞧着他,“为何,怕我坏了你的运道?”

“嗯,也不是没可能。”陆明时笑着捏了捏她的脸。

孟如韫瞪他。

她心里清楚陆明时在想什么,大概是北郡不太平,隔三差五就要与戎羌人打仗,他不舍得带她过去吃风咽沙,也不舍得留她在临京独守空房,更怕自己哪天出了意外,连累她后半辈子无人可依。

可是她不喜欢他这样想。

“那要是一辈子平不了呢,你要我当一辈子老姑娘吗?”

陆明时道:“刚刚还说相信我,怎么又开始咒我了?”

孟如韫哼了一声,“我不管,我等得不耐烦了,就随便找个人嫁了。”

孟如韫鼻尖发酸,他怕她守寡,她却更怕等不到那天,上辈子过早病逝让她害怕等待。

搂在腰间的手微微收紧,孟如韫故意气他,以为他会反唇相讥,谁知他竟一句话都没说,仿佛是默认同意了似的。

气得孟如韫一把推开他,起身进屋去了。

第54章 回京

苏和州漫长的秋汛终于结束, 一连多日都是晴朗的好天。蔡文茂替代程鹤年成为新巡抚,在梁重安、薛录、季汝青等人的协作下,赈灾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孟如韫心里与陆明时置气, 恰逢萧胤双邀请她去太湖附近参观新开出的河道,孟如韫便坐着马车独自去了。

太湖堤岸上露出泥泞的地皮和残余的堤坝,萧胤双一身布衣短褐, 正指挥着工部的几个官员勘测新的河道,瞧见了她, 远远招手呼喊,晒黑的脸上露出一嘴白牙。

“六殿下,”孟如韫摘下帏帽走过去, “险些没认出来。”

“是晒黑了点, 别笑话我。”

萧胤双摘下腰间挂着的水壶猛喝了两口,用手背在嘴唇上一抹, 对孟如韫说道:“走, 我带你去看看新的分洪河道, 足足有五十多米宽,十几米深, 准备一路通到汾水, 不仅可以涝期泄洪, 平时也能通航。”

孟如韫惊讶, “这么大的工程?”

萧胤双道:“多亏你那个醋煮山石的办法,我和曾郎中又改进了一下,明年春汛之前,这条河道一定能完工, 最迟后年可以通航。”

孟如韫笑了笑, 不敢居功, “其实这办法是当年在纥州灵江修堤的薛平患发现的。六殿下打算在苏和州一直待到明年吗?”

萧胤双说道:“我写了折子说想戴罪立功,也给皇后娘娘写了信,让她帮忙向父皇求情。哎,孟姑娘,等你回临京后跟我小姑姑说一声,让她也帮我说点好话。临京我是真不想回去,我想留在这里把太湖的河道开完,堤坝修好。”

“殿下不喜欢临京?”

“也不是不喜欢,就是不能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待得久了,就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

孟如韫笑了笑。

他们边走边聊,远远瞧见又一辆马车停在湖边,车上下来一个身着青色深衣、戴着幞头的瘦削男子,面容年轻秀致,气度儒雅。他看见萧胤双,遥遥拱手作揖,然后缓步走过来。

孟如韫从未见过他,“这位是?”

“父皇身边的随堂太监,季汝青。”

他就是马从德的干儿子?孟如韫有些惊讶。她还以为会是个獐头鼠目之辈,没想到乍一见,竟有如此温煦的文人气度。

季汝青走近了,又行一礼,“六殿下万福。”

“季中官免礼,是来巡看堤坝的?”

“是明日要回京,临行前再来看一眼,不知殿下在此,妄自惊扰。”

“无妨,”萧胤双道,“恰好我与孟姑娘也在,一起吧。”

见他有些茫然地看了孟如韫一眼,萧胤双介绍道:“是小姑姑派来帮我的女官。”

孟如韫与他执平礼,三人一同沿着湖堤巡看。孟如韫与萧胤双并行,而季汝青则谦逊地跟在他俩身后半步远的距离,仍固执地恪守着宫廷的规矩,像个无惊无扰的影子。

他们沿着湖岸慢慢走,萧胤双连说带比划地给她讲接下来的修堤计划。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他从一个什么不懂的皇室摆件变成了半个工部郎中,虽然有些细致的计算和设计他还不理解,但是建造河堤的大致规划已经能给孟如韫讲清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