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178)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宣成帝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待看到太子的行踪时,缓缓皱眉,思索许久,又往前翻阅刚刚扫视过的内容。

“太子,兵部尚书钱兆松,马军都指挥使何钵,这三人竟在同一天都去过城外的锦柃山庄?”宣成帝疑声问道。

季汝青道:“据锦衣卫查探,确实如此,不过这三人并非同一时间前往。”

“若同时而往,说不定只是喝酒纵乐,偏偏要岔开时候掩人耳目,反倒可疑,”宣成帝冷哼一声,“可曾查探那锦柃山庄里有什么?”

“这……”季汝青跪地请罪,“那山庄防守颇为严密,奴等无能,暂未探道。”

“东宫储君,兵部尚书,还有马都指挥使,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这些古怪,朕还没死呢——马从德!”

马从德忙上前来,“陛下请吩咐。”

宣成帝从身上摘下一块玄色玉佩扔给他,“拿着这个去找李正劾,限他明日之前查探清楚锦柃山庄里的古怪。”

马从德领命而去,季汝青仍恭谨地跪伏在殿中,静待宣成帝问询。宣成帝有些焦躁地在内室里走来走去,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抬手将桌案上的东西全都扫到了地上。

“这个逆子!”宣成帝恨声骂道,“朕刚一病倒他就迫不及待要代朕秉政,今日又闯福宁宫看朕死了没有,朕看他这个太子是当的不耐烦了,若果真如此,朕就成全他!”

东宫里,萧道全回去之后狠狠发了一通火,侍奉的人吓得不敢靠近三尺之内,好容易捱到王翠白回来,纷纷退出殿外,留二人机密议事。

“你今日去探查长公主了,情况如何?”萧道全急切地问道。

王翠白连水也来不及喝便说道:“臣安插在长公主府的眼线有了消息,说长公主名义上曾为陛下广寻天下名医,但找到大夫后却并没有送进宫的意思。”

“如此说来,父皇装病的事,她果然也知情?”萧道全冷声问道。

“长公主自回临京后并不常在佛堂诵经,近日却频频前往,咱们的眼线探知她名为抄经,实际与人在佛堂内暗会密谋。咱们的人不敢靠的太近,隐约只听见了‘何钵’、‘戎羌连弩’、‘陈州军’、‘里应外合’等字眼。”

听着这些词,萧道全心中愈凉,仅存的一点侥幸被毫不留情地浇灭。

“如此说来,长公主真的从始至终什么都知道,她与父皇……合谋骗孤?”

萧道全觉得十分荒唐可笑,“萧道全啊萧道全,你堂堂一国太子,在他们眼里到底算什么东西?他们才是一家人,你到底算什么东西?”

王翠白也深深叹了一口气,劝道:“父不慈姑不仁,此非殿下之罪,殿下切勿过怒伤身,如今一切尚有转圜的余地啊殿下!”

萧道全颓然许久后突然起身拔剑,将殿内摆设乱砍一通,四角雕刻麒麟的廊柱被砍得剑痕斑驳。

他气喘吁吁地持剑而立,“孤如今终于明白了父皇当年的心情,这东宫就是一座囚笼,待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让人望皇位而兴叹,当年皇祖母把持朝政十年不还,孤的父皇做了三十年太子,所以他失去了耐心对皇祖母下手,如今孤也等得不耐烦了,孤不想等了……这样看来,我与父皇可真是亲父子!”

萧道全长叹一声,对王翠白道:“去联络钱兆松与何钵,让他们做好准备,明天晚上……动手。”

是夜大雪,天明时分,临京已是白茫茫一片。

雪花不大,夹杂在纷乱如丝的雨水中,打湿了庭院的青石路,冻得人脸僵硬。

禁宫内外俱是一片死寂,侍女小厮匆匆路过,只在薄薄一层雪白的路面上留下一串脚印,又飞快被坠落的雪霰掩盖。

许多隐秘的消息在福宁宫、东宫、长公主府之间飞快传播着,李正劾披着一身寒意从锦柃山庄赶回来,顾不得换衣服便匆匆入宫,季汝青守在福宁宫外听见了一切,又以密信的形式让信鸽送去公主府。

孟如韫站在廊下望北看雪,霍弋坐在火盆旁将,对照着将季汝青密信里的内容写出来。

“陛下已知锦柃山庄内藏有戎羌连弩手,命李正劾暗中布防监视东宫,又命马从德往调陈州衮州之兵前来勤王。”

萧漪澜看完密信,默不作声地扔进火盆里,脸色看不出喜怒。

霍弋拨了拨火盆里的炭火,问道:“一切如咱们所想,殿下莫非尚有忧虑?”

萧漪澜感慨道:“太子疑心皇上要杀他,皇上疑心太子要逼宫。本宫未从西域回来之前,听闻他们父慈子孝,亲密无间,因为本宫几句挑拨的伎俩,就能令其反目如仇寇,究竟是本宫的手段,还是他们他们自己的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