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208)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萧漪澜道:“在外面奔波这一年辛苦你了,接下来在临京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薛平患已经给本宫写过信,说会帮你照顾好东瀛那边的生意,你放心便是。”

孟如韫自然放心,“薛叔的船队甚至能平剿海寇,我当然不担心。”

正说着话,紫苏匆匆走进来道:“殿下,马大伴来传圣诏了!”

孟如韫与萧漪澜一同站起,三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惊讶。

几人匆匆往前院听圣诏,马从德的视线在霍弋身上扫了一圈,又看向萧漪澜。他手捧诏书高声宣读,萧漪澜越听脸色越冷,圣诏内容与她无关,竟是要宣霍弋入宫奏对。

一个小小的公主府幕僚,为何能惊动天子亲诏?

见萧漪澜迟迟不接诏,马从德又提醒了她一句:“长公主殿下,这是圣诏。”

萧漪澜起身,神色冷然地看着马从德身后的天子亲军。

携禁军宣诏,她若敢不接诏,禁军会当场破府拿人。

如此大的阵仗,意味着皇上要见霍弋,绝不会是为了小事,此去凶多吉少。

双方正僵持间,霍弋推着轮椅自她身后走出,对马从德道:“臣接诏,只是臣腿脚不便,还请马公公找几个人来将臣抬上马车。”霍弋说道。

“望之!”萧漪澜喊了他一声。

“天子有诏,殿下不要任性,臣去去就回,”霍弋回头看了萧漪澜一眼,“臣已将佛经抄完,就放在佛堂的青玉案上。”

他说完这句话就跟着马从德离开了长公主府。

紫苏将霍弋放在佛堂的黑木匣子取了过来,萧漪澜打开匣子,只见里面放了两本书册,一册记录着近些年来长公主的重要人情往来与可用之人,另一册记录着属于公主府的产业。

书册上放着一块玉玦,是她收他入公主府时送给他的。

这个匣子里放着所有他能留给萧漪澜的东西。

孟如韫霎那无言,萧漪澜默然片刻,忽然喊道:“来人!更衣入宫!”

“殿下不可!”孟如韫比她稍微冷静一些,拦住了她,“眼下诸事未明,您不能妄动,兄长已经入宫,您需要留在外面主持大局!”

萧漪澜说道:“望之有危险,本宫不能坐视不理。”

“皇上若真要对兄长下手,您进宫也无济于事,且有您在宫外坐镇,皇上才会有所忌惮,”孟如韫劝她道,“咱们先等等消息。”

萧漪澜望了眼外面的天色,说道:“若戌时还没有消息,本宫就要进宫去。”

“好,”孟如韫道,“我陪殿下一起等。”

皇宫,福宁宫。

因为生病,宣成帝近日都没什么精神,太医院的大夫们瞧不出什么端倪,这次就连许凭易都无可奈何。

身体日渐劳累,宣成帝隐约觉得这次不是小病。

他心里有些怕。他才五十岁,当了三十六年太子,只坐了十四年皇位。他刚刚坐稳了位子,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好好享乐,这一辈子竟然就要过去了。

他要趁清醒的时候处理好朝堂上的事,此时马从德又向他提起霍弋,他妹妹萧漪澜身边那个疑似陆氏余孽的幕僚。

宣成帝虽然早就知道他的身份,却迟迟没有捉拿他,为的是放长线钓大鱼,想拿住霍弋的把柄,最好能将萧漪澜也一起拉下水,清一清党附于她得爪牙。

未曾想,他的身体倾颓得如此之快,萧漪澜与霍弋尚未露出苗头,他却快要撑不住了。

于是宣成帝听了马从德的建议,宣霍弋入宫一见。

马从德前往公主府宣诏的工夫,宣成帝于病中做了一场旧梦。

他梦见了他的母亲明德太后和他的父亲仁帝。他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自幼就被立为太子,十岁时就在太傅的教导下临朝听政,但他的表现总是不能令母亲满意,他的政见总是与母亲相左。

他做了二十七年太子,直到他的父亲仁帝去世,他都没有得到过母亲真心的夸赞。

他梦见了仁帝病重卧榻那天的事情。

那天他去给父皇请安,明德太后也在,他正欲进门,听见了他们在谈论自己,于是躲在屏风后细听。

他听见母亲说自己“用心不正”、“好弄权而轻民”。他听见明德太后说:“漪澜虽年幼,却可见其志,若阿谵与漪澜的身份能换一换就好了。”

时为太子的宣成帝心中一阵惊慌,不敢再听,狼狈地悄悄离开了。

宣成帝从梦中悠悠转醒,转头见宫女正在掌灯,哑声问道:“几时了?”

马从德见他醒了,忙上前来,“回陛下,未时中了。”

宣成帝“嗯”了一声,让马从德扶他坐起来。

马从德伺候宣成帝喝水,觑着他的脸色说道:“昭隆殿下府中那位姓霍的幕僚已经请来了,正在外面候着,陛下可要见一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