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218)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李平羌听见戎羌语就烦,眉头深蹙。

“她们说家住在后巷,是出门挤牛奶的时候被掳进军营的,求你放了她们。”

沈元思上前给她解释,见李平羌那双清泠泠的眼睛打量他,颇有些拘谨地摸了摸鼻子,“入城将士不得劫掠惊扰戎羌百姓,这是扶桑城军纪,入城时我已派人告知过贵军。”

李平羌问:“若是违反军纪,该当如何?”

“轻则杖五十,重则杖一百,若闹出人命,当枭首示众。”

李平羌点点头,命令道:“将这几个混账东西拖下去,每人杖责一百,再各扣军饷五两,给这两个妇人赔罪,将她们送出军营。”

有将士不服气,说戎羌女人,就算睡了又如何,戎羌蛮子劫掠大周时可从未对大周百姓心慈手软。

李平羌闻言一鞭子甩过去,冷声道:“你要做蛮子,就滚去投奔戎羌,我大周将士不收人渣。”

她手腕极硬,又是李正劾的女儿,皇上亲封的总兵大人,没人敢再忤逆她,灰溜溜地按照她说得去做。

李平羌转身要走,沈元思忙跟上。

“你跟着我做什么?”李平羌斜了他一眼。

“我……那个——”沈元思的眼睛黏在了她身上,不妨脚下一块石头,被绊了个趔趄,幸而李平羌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

她的胳膊很细,力道却极稳,沈元思刚平静些许的心脏又开始乒乒乓乓乱跳一通。

完了,他忘了自己要说什么了。

接下来几天,沈元思一边忙着约束士兵,一边与李正劾商量攻占周遭聚落的作战计划。他一天往李正劾的住处跑四五趟,刚过门的新媳妇都没有他殷勤。

与此同时,陆明时率领两万亲信骑兵,绕过天鹿城与扶桑城一线,一路取到大漠,日行六百里,昼夜奔袭,悄然靠近戎羌王都花虞城。

老忠义王已死,世子呼格尔与其兄长胡达尔正在夺位,这些日子的花虞城风声鹤唳,远没有老忠义王统治时那样生机勃勃。

两位王子达成妥协,世子驻守在花虞城处理政务,胡达尔去收复城池,为了防止呼格尔趁机自立为忠义王,胡达尔带走了花虞城附近八成的骑兵驻军。

他们两兄弟不愿见到鹬蚌相争时令渔翁得利,也不愿另一方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所以妥协的同时不忘互相使绊子,这才令陆明时能利用他们之间的漏洞,率领骑兵穿过北漠,几乎畅通无阻地兵临花虞城下。

呼格尔听说陆明时率数万骑兵攻城后,几年前被抓去临京的阴影又浮现在他心头。

他知道陆明时的本事,第一反应是带着亲眷远逃,然而如今戎羌王朝中掌政的大臣仍是忠义王时期的旧臣,他们曾跟随老忠义王南下大周劫掠,认为戎羌骑兵无所不能,如今被人欺负到门前,哪里肯逃,联合请求呼格尔派军出战。

呼格尔想成功登上王位,离不开这些老臣的支持,他不敢把人得罪狠了,只好派仍镇守在花虞城的将军带兵迎战。

城门开,两位戎羌将军持枪而来,陆明时拍马迎战,双方来回十几个回合,陆明时长枪一旋,将两人的头颅同时劈掉马下。在城头观战的呼格尔看得两股战战,而陆明时身后的大周骑兵则士气大振,喊声震天。

陆明时长枪朝呼格尔的方向一指,高声以戎羌语喊道:“戎羌王族听着,今夜子时之前开城门迎我,我保诸位无恙,子时一过,我率兵攻城,城破之日,尔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呼格尔望着黑压压的大周骑兵,心里一阵胆寒,鼓足勇气喊道:“姓陆的你不要太得意!我兄长已得知你的踪迹,不日就会率兵回来解围,到时候死无葬身之地的是你!”

“呦,别来无恙啊,呼格尔世子,”陆明时勒马望向他,笑了,“世子没听说过什么叫借刀杀人?你兄长带走了花虞城所有的驻兵,你以为他不知道我的踪迹吗?”

呼格尔脸色一白,“你什么意思?”

陆明时道:“意思就是我已与胡达尔见过面,他一路为我放行,要借我的刀杀了你,待我攻下花虞城,他再带兵折返,那时这忠义王的位子非他莫属。”

他的声音不小,城楼上观战的诸臣皆窃窃私语起来,呼格尔更是觉得天晕地旋,大难临头,趔趔趄趄地跑下城楼去了。

花虞城的王宫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因为陆明时的那番话,令人疑心胡达尔要借刀杀人,主降的人越来越多,一直吵到戌时,呼格尔突然站起来,将王印狠狠往地上一摔。

“何人主战,我予他两百精卫,出城与陆明时一战!何人?!”

他这一声吼,王廷里顿时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小将站出来行礼道:“末将愿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