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254)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这一处云雨酣畅淋漓,再不用像往常那般,紧要关头收着弄在外面,只觉得十分痛快,要将人疼爱进骨肉中去。

前两回孟如韫还纵着他,最后实在是受不住,狠狠在他腰间拧了一把,陆明时险些泄了气,笑倒在她耳边,恳求道:“好夫人,允我最后一回。”

幸好第二天休沐,孟如韫比平常晚起了一个时辰,正十分悠闲地在院中修剪花枝,忽听下人来通禀,司礼监掌印季汝青来府中亲传圣旨。

孟如韫忙放下剪刀,整理衣着,与陆明时一同迎出去接旨。

季汝青手持圣旨,见了他俩,温和一笑,“孟尚书,恭喜了。”

孟如韫与陆明时齐齐愣住,孟尚书?

孟如韫被破格擢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英依旧是吏部侍郎,但在内阁中升任了武英殿大学士。

这一安排看似不合理又十分合理,吏部尚书是掌实权的人,萧漪澜将此权力交给孟如韫,又担心她年纪太轻、资历太浅,压不住人,所以让赵英暂居首辅,给她撑场子。

事情要孟如韫去做,责任让赵英来担,至于功过赏罚,孟如韫不计较,赵英不敢计较,而萧漪澜心中自有一杆明秤。

此安排一出,朝中仍有官员不服,这些人大多是守旧派的老臣,自女仕科实行以来就对孟如韫耿耿于怀。

他们捏住陆明时与孟如韫是夫妻这一点大做文章,说大周自开国以来就提防文臣武将相勾结,岂有文臣之首与武将之首结为夫妻,同居一府的道理?即使是为了避嫌,也不该让孟如韫出任吏部尚书。

恰逢萧漪澜另赏了孟如韫一座尚书府,陆明时以为这是要他们分开的意思,第二天就递了折子,要辞去五军都督一职。

萧漪澜看到辞呈后十分生气,将陆明时叫来骂了一顿,“你这是向朕示威吗?五军兵马七十万,外加十五万铁朔军,你说不干就不干,朕还能放心将兵权交给谁?”

陆明时不是在闹脾气,所以也替她想好了退路,他回禀道:“李正劾可以担当此任,外加沈元思、李平羌、赵远等人,可以互相辖制。臣虽不任五军都督,若遇战事,陛下有需要,臣可随时请命,带兵出征。”

“你既不是心中有气,何必非要递辞呈?”

陆明时道:“臣怕身居此职,会妨碍孟尚书。眼下是太平世,当以革清政弊为要,吏部尚书乃重中之重,臣如今反倒成了闲职,不妨给孟尚书让路。”

萧漪澜闻言轻嗤,“陆卿真是好大度,你当朝中官职是白菜吗,竟可以任你挑拣?”

“臣不敢,臣还有一求,”陆明时理直气壮道,“臣既辞了五军都督一职,想搬去尚书府与孟尚书同住,还请陛下允准。”

萧漪澜正为朝堂之事十分烦心,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命人去宣孟如韫,将陆明时的辞呈折子给她看,“赶快把这个混账领走,他要再敢写辞呈,朕就把他扔回北郡,让他自己在北郡过一辈子!”

孟如韫翻了翻折子,又好气又好笑,拉起陆明时往外走。

“我没有开玩笑,我是认真的,”陆明时信誓旦旦同她保证道,“我不接受与你分府而居,也不愿见你受此拖累,断了大好前程。旧案已平,我夙愿已了,以后就去尚书府靠你养着也不错。”

孟如韫将辞呈还给他,“那以后倘有人欺负我,谁来给我出气?”

陆明时道:“我晚上去套他们麻袋。”

“说什么混账话,你自己揍得过来吗?”孟如韫安抚他道,“你这是关心则乱,你好好想想,自大周开国以来,虽没有夫妻同朝的先例,可多的是父子同朝、甚至于同在内阁的例子,远的不说,单说当年程知鸣和程鹤年——”

见陆明时拧眉,孟如韫笑了,“你明白我的意思,没有父子可以同朝,夫妻却不能同朝的道理。且这些人不过是找个理由来反对我出任尚书,若我与你分开,或者让你辞去五军都督一职,他们也会找新的理由来反对我,比如大周从未有女尚书,届时我总不能现换成男儿身,是不是?与其一退再退,不如一开始就强硬一些,反正我早晚也是要得罪人的,就先让他们见识见识我的态度也不妨。”

陆明时思忖了一会儿,“你的意思是,不在乎他们用什么理由来反对?”

“反正圣旨已经到手,你怕什么?”孟如韫扬眉,“赏府邸只是惯例,又没说非要我搬过去住,你又急什么?”

陆明时闻言舒了口气,笑道:“我确实是关心则乱,怕你为难。”

与她做夫妻的时间越长久,遇到与她有关的事,他就越难冷静,生怕委屈了她、慢待了她,行事难免有投鼠忌器之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