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42)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霍弋的棋子“啪嗒”一声落在棋盘上。

“这是步险棋。”萧漪澜垂眼笑道,“可险于人的同时也险于己,他要给我套逾矩祸国的乱臣贼子之名,必要先予实权给我,这权给了后若是收不回去……”

霍弋温和一笑,“所以说陛下太急了。”

“于此,你有何见解?”萧漪澜问。

“望之觉得这是好事,您临朝之后,只管随性而行,为六殿下争取权力,铸造基业,剩下的事情有我,我保证让陛下给您的东西,再也没有机会收回去。”

“这么自信?”萧漪澜眼中含笑地望着他,“你同我透个底,这些年你在朝中安插了多少人?”

霍弋微微倾身,示意她附耳过来,在她耳边说了几个人名。

萧漪澜先是一愣,而后笑出声,拂袖坐回去,青丝滑过霍弋颈肩,霍弋微微低了低头。

“你有这本事,再筹谋几年,抛开小六自己登基也不无可能。”萧漪澜道。

“殿下,您不要疑我,”霍弋无奈道,“我在外行事,用的都是您的名头,关键时候,这些人是听命于您而非我。六殿下是皇家嫡出,我一介残缺白衣哪里能比,何况,我也没那个志向。”

“有又如何?本宫不怕你,”萧漪澜落子,将面前的棋盘轻轻一推,双眸笑如弯月,“毕竟本宫可以,擒贼先擒王。”

棋盘上,霍弋布下的润物细无声的棋网已被萧漪澜化解于无形,几枚关键的棋子已被她狠狠扼住,动弹不得。

他输了。

真是好一个擒贼先擒王。

霍弋出神地看着倒映在黑玉棋子上的萧漪澜的面容,心跳得飞快。

宝津楼是霍弋为长公主置下的产业,平日里为公主府赚了不少银子,但是长公主回京后,宝津楼的政治意义变得更加重要。这座在临京城素有雅名的酒楼,像被长久驯养的猛兽,听见了主人的召唤,正从安逸绮丽的梦里睁开了幽幽的双眼。

孟如韫最先感知到宝津楼的变化,夜里她从梦中惊醒,曾隐约听见楼上有桌椅挪动的声音和压低声音的指令,像是在改造什么。白天楼里多了许多身手矫捷的新伙计,他们端着酒菜,穿梭在各处房间里,听了一耳朵的风言风语和朝廷辛秘,歌女舞娘的数量也多了起来,新曲频出,整日在梁间缭绕,而酒楼的后院看管得愈发严格,不许随意进出。

孟如韫心里清楚,长公主后来能登上皇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看来从这时候起,她就已经有所动作了。

孟如韫望着窗外沉思,斟酌着要不要从这个政治漩涡中脱身,还没等她想清楚,紫苏就带着一百两银子寻她来了。

为了防止楼中混入探子,最近宝津楼对所有伙计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凡有嫌疑者,无论最终是否坐实,都要解聘。

不巧的是,他们也查出了前些日子孟如韫为救陈芳迹而在罗锡文面前自称长公主女官的事。

孟如韫在这件事中从头到尾都是冒称,然而临京那么多达官贵人她不冒充,偏偏来冒充长公主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她是否知道什么或者在试探什么。就算都不是,为了避免被人怀疑宝津楼跟长公主有渊源,孟如韫也不能再留着了。

“孟姑娘才思敏捷,能得你填词,是宝津楼大幸,”紫苏笑吟吟地说道,“只是宝津楼始终是座小庙,供不起大佛,过段日子你住的这栋楼要拆掉,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地方安置姑娘,只能奉上一些银钱聊表歉意,还望姑娘笑纳,另谋高就。”

孟如韫点点头,“我明白紫苏姑娘的难处。只是平日里宝津楼开给我的酬金已足够优厚,没必要多此一举。”

紫苏使了个眼色,随行的丫鬟忙将银两装进木盒,塞到了青鸽怀里。正因突然被解雇而沮丧生气的青鸽抱着沉甸甸的银两,眼巴巴又有点不知所措地望着孟如韫。

“这是惯例,非孟姑娘的优待,你收着吧,否则我也难做。日后若有缘分再见,咱们还算半个知己,否则来日我不知该以何面目见姑娘了。”

紫苏的场面话说得漂亮,心里本来多少有些难受的孟如韫也不愿再计较,让青鸽收了钱,对紫苏施了一礼,“这些日子,有劳紫苏姐姐照拂。”

紫苏握着她的手,微微叹了口气。

第16章 舅舅

送走紫苏之后,孟如韫开始思索起之后的去向。

大周不许未婚女子独开门户,除非是做皮肉生意,要到官府录入贱籍册;或者另找家酒楼做工,有之前为宝津楼填词积累的名气在,不愁找不到主家。

只是孟如韫心里有多番担忧,她当初之所以敢找宝津楼,是因为知道背后的人是长公主,她潜意识里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殿下有几分信任,可若是换家酒楼茶坊,不知主家性情,她怕自己去了后吃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