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64)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程鹤年觉得此事怪异,两淮转运使管着两淮十一州的盐、铁等官榷物调度,是个肥差,也是个忙差。徐断放着别处的大宗生意不做,为什么对钦州一处小小的白石矿盯得比金矿还紧?

为了弄清楚这件事,程鹤年亲自乔装潜入白石矿,一路摸索着查到了石合铁锻造场,才知道徐断用这种材料制造了大量次品兵器运往北郡,自己则将大量铁料贪入囊中。

程鹤年发觉此事的严重性,不是他一个小小知州能够掌控,于是连忙写信将此事告诉他爹程知鸣,同时也在给孟如韫的信中简要提及。

读完信后,孟如韫心里“咯噔”一声。

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石合铁背后竟藏着这么大的贪渎案。两淮转运使为朝廷正三品官员,手里掌的是国财民生的实权,非三公会审不可定罪,这么大的案子,若是再牵扯些别的什么人,简直能将两淮财政的天捅破个窟窿。

孟如韫也不知该后悔自己多嘴,还是该庆幸无意中促使程鹤年撞破了这件事。

程鹤年虽然官卑言轻,但其父程知鸣是内阁大学士,官居二品,声望颇高,又与太子关系不错,若是他肯上折子参两淮转运使贪渎一案,应该会有效果。

可是程鹤年在信中并未提及其父态度,连他自己的观点都没提几句,孟如韫心中又又有些忐忑。

程大学士,他真的会秉公揭发此案吗?

第26章 请求

孟如韫写了封回信给程鹤年,询问石合铁一事的细节,叮嘱他小心谨慎,切莫打草惊蛇。同时又让陈芳迹注意最近官学府的学生们在议论何事。

官学府的学生们向来以未来九卿八座自居,喜欢对朝廷的法令政策、大小事务进行议论,尤其喜欢对朝中重臣评头论足,以自彰品格和气节。

但孟如韫一连等了半个月,都未从官学府的学生嘴里听见对两淮转运借次品兵器贪污一事的议论,程鹤年那边也迟迟没有回信,她又写了封信去催问,尚未寄出便被退回,青鸽转达了给程鹤年递信那小厮的原话,说他家公子交代了,此事牵涉重大,为孟姑娘自身着想,让她切勿再深究。

孟如韫心中一沉。

她当然知道此事干系重大,正因如此,事发半月,朝中连一个水花都没泛起来才显得奇怪。她怀疑程知鸣压下了此事,可程大学士素有耿介清流的美名,又或者是有位更高权更重的人不想让这件事闹出来……

孟如韫没头没脑一顿乱猜,没有证据,也没有消息来源。她又去查阅了两淮相关的风物志中记载出产矿石的内容,只有《两淮盐铁杂论》一书中略有提及,说钦州城外有大型的铁矿山,所产铁矿精纯优质,朝廷特批供给各处边防兵械所需,尤以北十四郡为主。

北十四郡这处敏感地名让孟如韫心中微微一惊。陆明时的父亲陆谏死在北郡,如今陆明时隐瞒身份,从七品北郡巡检已升至北郡安抚使,年后就要回去赴任。

钦州铁矿出了这么大的贪渎案,对北郡应该也有很大影响吧?那陆明时知道此事吗?

孟如韫突然想起在许凭易的望丰堂里针灸时撞见陆明时那一回,他找的那个两淮来的小乞丐,会不会正与此事有关?

孟如韫思忖片刻,合上书,将程鹤年的信藏进袖子里,对青鸽道:“我要出门一趟,若有人来,帮我遮掩一下。”

孟如韫戴上帏帽,从后侧门出了江家,往陆明时的住处走去。

陆明时不常居京中,因此在离皇宫较远的九条巷里租了个小四合院,家中只有一对老夫妇照顾起居,孟如韫来时陆明时恰好不在,是正在院里洗衣服的老妪给她开的门。

“请问这里可是陆明时陆大人的宅子?”孟如韫问。

老妪打量着孟如韫,见她气度不凡,说道:“姑娘是修平公主吗?公子不在家,一早就出门去了。”

修平公主?

孟如韫将帏帽掀开,温声道:“我不是什么公主,我姓孟,我是陆大人的朋友,有急事找他。”

老妪眯着眼仔细瞧她,忽然有些惊异地喃喃道:“您是孟夫人啊……这么多年了,您何时回来的?”

孟如韫脸上的笑微微僵住,望着老妪苍老的脸,她的眼神已有些浑浊,目不转睛地瞧着自己,忽而朝院子里喊道:“老姚!老姚!你快出来看,孟夫人回来了!”

侧厢房的门被推开,走出来一个提着斧头的老头,他正在柴房里码柴,听见老妪的咋呼声后三两步跑出来:“你又咋呼什么,谁来了,别惊着贵客!”

待他走到门前,看见孟如韫,也是微微一惊。

孟如韫垂下眼,同他见礼道:“伯伯好,小女是来拜访陆大人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