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福星高照(224)

小黄鱼的肉嫩嫩的,海鱼比河鱼的肉质要鲜嫩,但是因为新安靠近内陆,要天寒地冻的时节,才能运进来,今天食堂的小黄鱼被疯抢,方惠茹还是找了一个职工换的两条。

剩下的一条自然是乖宝的了,方惠茹叫肖敏别动,她带着老花镜给乖宝一小块肉一小块肉的挑出来。

乖宝本来就喜欢吃鱼,海鱼红烧了以后味道更是嫩呢,乖宝幸福的眼睛都要眯起来,比出来一个大拇指。

“你看这孩子多高兴,你看看唐老多高兴,我们年纪大了还有什么盼头,还不是指望着——”本来想说指望着孩子们好的,方惠茹硬生生的把这句话折了回去。

肖敏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是看着唐老跟方惠茹高兴,她也跟着高兴起来,也不说客气话了:“等到了春天您二老也可以去我们大河村那边玩,等路修好了就好走了,到时候建好了桥,离县城就更近了。”

唐老挺高兴的:“你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了,如果大河村愿意开始搞试验田,我到时候肯定要长期住在那里,至少要跟踪一季的水稻产出,到时候我就可以天天看到我的小乖宝了,大河村作为新安的第一批实验点,我也会尽量向上级单位申请科研经费的自助,科研项目的补贴……”

肖敏来的时候本来把这事儿构想的有点难,没想到唐老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因为新式水稻推广的并不顺利,还没有从试验田转化为量产阶段,大河村作为第一批自愿成为实验点的村庄,唐老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拉足够的赞助。

“真是太感谢您了,您看看我这边有什么要配合您的。”肖敏真是高兴极了,没想到唐老跟她的想法不谋而合,前期大河村投入一半的水稻田种新式稻谷,早稻的培育开始的时间是阳历的三四月份,换算成农历就是二三月份,早期开始培苗的时候,唐老就会过去了,等到移栽、生长,早稻田的收割以后,才能知道现在种植的试验田是否成功。

“你有这样的决心,已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我还想感谢你呢,你们需要农科专家,我们同样也需要你们这样的基层同志的支持,感谢你!”饭桌上,唐老郑重的站起身来跟肖敏握手。

肖敏心情比较激动,没想到唐老一口答应下来不说,还答应从培苗到收割,一直跟进下去,那么她所有关于种植新式稻谷的猜想疑惑跟担心,随着唐老的“贴身守护”,这些担心都是多余。

方惠茹一面喂幸福感爆棚的小乖宝吃饭,一面跟肖敏说:“老唐这个工作进行的也不是很顺利,大部分的村庄对新式稻谷还持有保留态度,老唐帮你相当于帮自己的忙,是不是啊老唐。”

其实唐老的工作进行的也没有那么艰难,但是方惠茹递过去一个眼神,唐老心领神会:“是是是,现在还没有大片投入产出的,你们大河村愿意做第一个实验点,我保证今年的早稻能够翻番。”

“翻番?”肖敏脱口而出:“这么多啊!”

早稻米因为口感不佳,在后世一般作为工业粮和储备粮,基本上是很少在市面上出售的。

但是这个年代不一样啊,即便是早稻米,那也是精粮,也比粗粮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呢。

更何况传统的早稻米的产量是亩产四百斤左右,唐老打包票说有八百斤,这意味着什么。

大河村一共有一百来亩适合种水稻的水稻田,每年种两季,也就是八万多斤谷子,这谷子还要留种,还要上缴,能让大河村留下来作为公粮分掉的,也就只有四万斤出头,打成米,人均分到手的也只有两万多斤,也就是人均八十多斤的样子。

如果说有一半的田地种植高产的早稻米,到时候会多出来两万斤粮食,这两万斤粮食就是给村民可以直接分掉的。

这意味着村民的人均口粮可以直接提高50%!

肖敏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激动起来,这还只是改良了一半的土地种植早稻米,如果早稻米丰产,明年就可以两季都种上新式稻谷。

“就这样说好了,我还要去县城找养殖公司问一下明年猪崽子的事情,去年我们队里养了十只小猪仔,今年我们还想多养一点。”

唐老一拍脑袋:“看看我这记性,上次你跟我聊完以后我就找了京市的朋友,叫那边的朋友帮我找上了一些养猪技术的书籍,你可以拿这个书籍过去参考,有一些能够提高养猪产能的内容,我看了很好,既然你对农学感兴趣,也可以从简单容易懂的农学知识入手,比如说传统的养殖技术可以更换一下思路。”

“唐老上次听你说完,还特意打电话问的学生,你看看他手里的这本书,有专门讲科学养殖的,我也看了一下甚是有趣,传统养殖法用猪草米糠喂食,猪的生产周期是一年,这一年才长到一百斤以上,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了,如果用自制的猪饲料养殖,效率会翻好几倍。”

溜溜猪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