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120)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他身上事情多,竟然忽略了如此重要的事。

吉新抬头的时候,眼睛却像放着光一般:“小公子,是我们该感谢您才是。”

“要不是您,平民怎么可能读书,怎么可能上官学。”

“现在有了这么方便的书籍,对平民更好了。”

纪凌笑:“这算什么,也不算我的功劳。”

还是那句话,他不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接下来半个月里,吉新就在忙印刷的事,印刷厂直接开在造纸厂旁边,那边造好的纸张直接运过来印刷,然后装订成书本。

因为这个方法太过便捷,不到一个月时间,印刷厂已经堆了几万本书。

如果人工抄写,几万本书别说一个月了,一年都抄不完。

这件事耘先生也很感兴趣。

耘先生是爱书之人,当初为了帮他把藏书从庆国搬到纪国,也是费了不少功夫。

就那还是很多书籍已经从竹简改为书卷,否则会更重。

至于抄录一份,防止丢失这种事他也想过。

可他的藏书千千万,怎么可能全抄。

但现在印刷术好像给了他灵感。

便是不认字的人也能来印刷的,只要对着书本上找字就行。

不过耘先生看来,他那些事不要紧,要紧的还是官学的书籍。

原本大家的书籍都是抄录而来,难免有疏漏,现在统一换成印刷版,不仅字迹干净整洁,而且大大减少失误,平民学生也买得起。

耘先生对活字印刷术简直爱不释手。

所以纪凌开口请他一同做印刷模板的时候,耘先生直接满口答应。

“在泥块上刻字的时候,还是需要模子,之前都是我母亲来做,但还有好多字没录上,要不然您一起来?”

现在天下间的好书法,除了萱夫人之外,就是几位名士。

不过纪凌要的,是所有字迹板板正正,让看书的人便于阅读,所以字体不能太花哨。

能掌控好这样笔法的,萱夫人跟耘先生自然在其中。

耘先生立刻答:“这有什么,还需要多少字,我来写。”

但刚说完,耘先生感觉自己好像又给自己找了个差事?

旁边的吉新感同身受。

他也是又找了个差事啊,一边忙着下面县城的事,还要管着印刷厂。

幸好城与城之间的路修得极好,他也学会了骑马,否则根本顾不过来。

就算这样,他都因为这些事瘦了很多斤。

当然了,吉新也愿意这么做,他明白印刷书籍代表的意义。

这些书籍发到各个官学,所有人都会明白印刷书籍的意义。

唯独有一点不好。

活字印刷术什么都好,就是原理太过简单,估计不到半年时间,天下人都能学会。

对此纪凌一点也不介意。

别说印刷术了,等纪国有了绝对的自保能力之后,造纸术,制肥皂,都是要公开的。

搞技术垄断这种事,纪凌做不来,更别说这些东西本就源自华夏劳动人民的智慧。

解决官学课本的问题后,纪凌感觉完成一件大事。

其实现在看来,纪国的运作模式约莫快进了几百年。

几百年的智慧结晶又怎么会差?

纪凌已经做好准备,迎来纪国蓬勃发展的一年。

他也很好奇,已经完全全面改进的纪国,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看着一个国家从一清二白,再到吃得起饭,又有了完善,较之同时代先进的制度模式。

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周朝六百二十五年,纪凌来的第六个年头。

一切基础已经打好,就看今年的了。

进入三月,纪国上下果然忙碌起来,纪伯已经连着加了好几天的班。

不是这个城想要建厂,就是那个郡县想要修路。

更有官员带着百姓开耕土地。

至于收服野人部落这种事,都不用他吩咐,也不用两个儿子亲自过去,郡县的官员们争着去做。

为什么?

因为这算政绩啊。

今年头一年当差,要是做得不好,明年就当不成了!

好不容易从平民到官员,谁都不肯放过这些机会。

本来想躺平的贵族子弟见此,直接傻眼。

在国子监的时候,这些同学们就卷得厉害,他们本来没事吃吃酒听听曲的贵族子弟为了跟上进度,只能卖力学习。

怎么现在都毕业了,你们还在卷啊。

都是知县,要是他们做的政绩好,自己做的政绩不好。

不说国君了,他们家里都会找他们的麻烦。

不少人终于意识到,纪国现在跟之前不同,想吃老本?不可能。

没点真才实学,没有真本事,在这绝对混不下去。

好在贵族子弟里也有整齐的,那个叫谷晨的就不得了,虽说比不上吉新跟樊璇,但也很厉害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