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88)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纪国田地收成更好,纸张交易也挣钱,农夫们吃的自然不错。

有些人还能吃些风干的肉食,听说这是闲了的时候,当地士兵组织人手在新城附近打猎,既然是改善伙食,也是清理周围的危险。

打来的猎物全都分给帮忙的农夫。

有饭有肉还有自家种的菜,一顿饱饱早饭吃完,又有力气继续干活。

等到日头大一点,他们收拾收拾回家休息。

此时城门早就开了,当地官员组织人手给外面风餐露宿的锦族人施粥。

虽然这粥也很好喝,但跟城里百姓的饭食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而且族老明白,这些粥也是暂时的,若不打散族人分布到其他城池,那也会是最后一顿粥。

看着无辜瘦弱的孩子,还有激动吃粥的族人,族老不再犹豫,并入纪国,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不止因为天灾才这样做,族老隐隐觉得,就算没有天灾,也该学习这样的种田本事,更别说公子凌讲的没错,这片土地的人本就是同根同源。

他们这一支多也是殷商或者周朝初期逃难到南边的人,所以并入纪国,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心理压力。

其实不止四周部落这么想,如今各个诸侯国,虽说喊着自己是纪人,是郑人,但说到底还是在周朝的框架下。

他们都是周人。

想明白这些,族老不再犹豫,当即向公子凌表示,他们锦族愿意到纪国各个城池。

纪凌就知道这位族老的聪明,笑着道:“既如此,那锦族以后就是纪国的一脉,由您当族长。”

他们部落其实是有首领的,可纪国的公子刚开口,直接把这一支锦族分开,由族老升任族长。

族老笑着带女儿孙女行礼:“锦族必不负众望。”

旁边的纪胜,杜或已经看呆了。

还有这种方法?

兵不血刃,几句话就把几万人招揽过来?

可这事还没完,纪凌又道:“接下来应该还会有陆陆续续的锦族人过来,还请族长在此地等候,多加约束。”

这等于把管理锦族人的任务交给新上任的族长,他们到底是一个部落,说的还是同一种语言,自己人管,肯定比纪国人管要顺畅。

当然,这也不是只有好处,进入纪国的锦族人必须学会纪国语言,束发穿衣,不得违抗。

到各个地方,同样受当地官员管辖。

这样的融合较为柔和,毕竟大几万人并入纪国,确实需要一定手段跟时间。

而且让他们自己先管着自己,融合的速度会更快。

再说,纪凌给一定的自主权,也不单为了锦族。

那族长知道自己该投桃报李,笑着道:“上次见小公子喜爱锦族的皂荚,若是有兴趣,可以让我的儿子带您去部落的皂荚树看看,我愿献上锦族一半的皂荚树。”

顺便还能通知锦族人这里的好消息。

要是愿意投奔纪国,可以跟着队伍一起回来,有纪国人保护,周围的野兽豺狼根本不是危险。

这也太上道了。

纪凌自然可以派人去南边找皂荚树,但先不说再往南的方向,山地瘴气增多,就说那么大的地方,想找几棵皂荚树也是难上加难。

有这种轻车熟路的人带着自然好。

而且还是锦族人自己给的,拿来的更加名正言顺。

想到即将要有的肥皂工厂,纪凌便忍不住激动。

这是不亚于纸张的靠谱买卖。

纸张还有个门槛,必须写字,或者对生活有点品质的人才会买。

肥皂不是啊,谁不需要洗衣服呢。

这东西只会更普及。

纪国给锦族一个安身之所,锦族还纪国皂荚树,这种交易还是很合算的。

此事定下,锦族族长走出城门,开始跟自己族人说接下来的决定。

头一批有近四万人,大家先分到新五城里,这五个城离得不算远,大家基本都能接受。

但再来的人,则要经过锦族族长管理,再派到更远的城池。

不过锦族族长留下十几户人家,他们都有一手极好的纺织本事,还有印染布料的手法。

这些人则会跟着她去都城,听闻都城有不少店铺,锦族族长准备在那边卖锦族织布跟染布。

既是不让手艺失传,也能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对锦族要在纪国国都开作坊这种事,纪凌自然不会阻止,甚至还会主动帮忙找个店铺,确定作坊。

锦族的布料他是见过的,放在诸侯各国,那都是极好的。

不过纪凌也感慨这位老族长的厉害,短短时间内,便找到锦族以后的出路。

这边人安顿好,出发寻找皂荚的队伍便要出发。

这事自然是纪胜出马,他道:“弟弟先回都城,南边野兽多,瘴气多,蛇虫鼠蚁更是可怕,你身体本就不好,还是别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