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千金(58)

作者:春未绿 阅读记录

就像点心只有一块,大家争的死去活来的,可分明是因为点心给少了,如果一人一碟,她还吃不完呢。

秦姨娘总觉得她和其她姐妹的关系是非死即活的,以为只有一块点心,而实际上,她们是可以一人一碟的,只要她和五姐姐一起共同努力。

“好,那我要喝五姐姐以前跟皓哥儿做的那个白萝卜水止咳。”时雨拉着瑶娘撒娇。

“没问题,不过也不能乱喝。”瑶娘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她还替时雨梳头发,时雨缠着她讲故事,做小蝴蝶,姐妹俩叽叽咕咕说了半晌。

秦姨娘等瑶娘走了,又想说什么,时雨却道:“姨娘,五姐姐待我好,就像您说的,太太若是真的替她找了关系,那我跟着五姐姐一起,兴许别人也会多看顾我几分呢。”

对女儿的固执,秦姨娘也就不便说什么了,女儿大了,白日不是在读书就是在上房请安说话用膳,她和罗敬柔的想法是一样的。

若郁氏真的偏心在明处,或者瑶娘再坏些,做出些她明确能抓到错处的也罢了。

偏生她们还真的没有什么坏心,好也还算很好,至少月例,平日交际、衣裳,甚至是时雨常常能见到罗至正也是郁氏让人请时雨过去用饭的。

再有自己儿子在外交际的花销,老爷还未想到时,太太就提出来了,三不五时去山上送棉衣吃食,这要秦姨娘自己也没法抱怨了。

时雨心病去了,病也好的很快,瑶娘也为她高兴。

礼部派人勘验,对照几个月前的描述仔细核对之后,发了相关的牌子,这就相当于她们的身份证明。

比如瑶娘这里就写的是上述三代,何为仕宦名门,就是这了。左边书写曾祖特赠光禄大夫,已故国子监祭酒罗一魁,祖父升授光禄大夫,已故南京刑部尚书罗士兆,父为奉政大夫吏部文选司郎中罗至正,右下角则写前母恭人汪氏,母为恭人郁氏,行二,名时微,再有出生年月不再表。

而敬柔的和时雨的在母亲上略有不同,敬柔写的母恭人汪氏,继母恭人郁氏。

时雨处则是写的,前母恭人汪氏,母恭人郁氏,生母秦氏。

懂行的大概一眼能看出谁是原配所出,谁是继室所出,谁是偏房所出了。

这不是选秀,当然也不必要像秀女们还要住进宫中如何,但是检查身体是要的,万一你有痨病,传染给宫里贵人如何是好。

所以,第一步是在八月初六进宫先进宫查验去。

正好郁氏就把罗时岚请了回来,罗时岚看了这三位妹妹一眼,先是道:“这头次进宫,只是那些嬷嬷们在外看着,有御医把脉,故而准备两封银子,御医,一封给那些嬷嬷们。”

“到第二场,才会让你们写字,大字小字都要写,再考经义这些。我想也并不会很难,但是字一定要写好,有些娘娘们大抵不识字,但是能看出字工不工整。”

罗时岚的话是金玉良言了。

三姐妹站起来连忙谢过罗时岚,罗时岚则笑道:“还有,有些自称仕宦名门,实际上也不过是假称,咱们家的姑娘不必担心。”

那是,一门五进士的罗家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罗敬柔更添信心,她还有位素未谋面的姨母在宫里,这位姨母也曾经生过一位小公主,但之后就失宠,后来就只逢年过节赏赐些东西回来,除此之外,似乎也不太熟悉。

但无论如何,有个人在宫里,总比没有的好,而且还是主位。

当然,最后这个关系要留在之后再说。

瑶娘看着罗敬柔,却觉得很怪,按照常理罗敬柔条件其实非常不错,即便选不成昭平公主的伴读,但也还有其他王府,甚至她还有延平侯汪家做后盾。

这样的条件怎么会落选呢?还记得前世她仿佛是很快就落选了。

罗敬柔也不会觉得自己会落选,甚至认为她当公主的伴读也可以,只要她会哄人,到时候瞒着高位者赐婚,那王家不退婚也得退,因此此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至于瑶娘却不会完全指望所谓的大皇子妃,兴许包括郁氏甚至林家都以为大皇子妃是皇长子妃,也很有分量,殊不知前世她曾经听说过一些皇长子府上的事情。

据说当年选秀,只从北直隶、南直隶并山东、河南还有京中附近选秀,大兴府秀女洪云秀脱颖而出,但因年纪尚小,当年有太后亡故守孝,故而养育宫中,可人人视为皇长子妃,只等孝期过后指婚。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世事也难料,大同府出身的林氏长姐在宫中做尚宫,曾偶然有一次提及其妹出生时,天降甘霖不说,那次大同府连捷八次。

正好被当今皇帝听闻,又让钦天监再次合了八字,因此林尚宫之妹被选为皇长子妃,而原本板上钉钉的洪氏则成了次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