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237)

作者: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其实按照肃州目前的薪资水平,十五文一工,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社平工资。

所以一听一天干完就有三十文,什么两天也是三十文之类的话,就没一个人能听到了。

有铜板在前头吊着,大伙儿干活那可是老积极了。三下两下就把衙门的五间后罩房给扒完了。

熊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回事,自己扒自己卧房,扒的也积极的很,甚至还感觉有点儿......解压。

扒完了墙,一群男人又去借了几个板车箩筐,手提肩扛着就往城外那闹狼的破庄子去了。

那效率,那速度,夏安阳都觉得老父亲承诺的三十文铜板的工钱,多少是有些欺负人了。

因为要丈量土地,所以郑智明跟着也一块儿往庄子上去了。

路上,夏兆丰还问他,“清华兄啊,我有一事不解啊。”

一旁的郑智明回道:“有何事不明,夏兄但说无妨。”

“您老人家,对八方县,到底有多少了解?”

咱就是说,夏兆丰也相信昨天郑智明说的,实在是不知道那庄子还会有野狼访客,不然郑智明费劲巴拉的把他弄这儿来,是为了给狼千里送粮吗?

再加上这两天,夏兆丰进出县衙,看到的杂乱且无人的办公房,还有更杂乱的县太爷的书房,他就觉得,可能郑智明对这个地方的了解,跟自己,也差不多。

被这么一问,郑智明就开始倒苦水。

这个八方县,才开县不久,他是八方县历史上第一位县令。当然,他自己也是到了之后才知道的。

之前虽然知道八方县很远,毕竟之前的舆图上都没标示。但是来了之后,郑智明才知道,他跟发配边疆,没差,他那大哥面子是白豁出去了。

非要说有啥区别,那可能就是被发配边疆路的话,路上还能有几个衙差当保镖,自己来赴任,要不是遇到了夏兆丰他们,他跟熊二可能就死路上了。

这地方现在也没县志,所有他手里的文书,都还是从肃州州府那儿领来的。

资料不齐全就算了,内容更是不详实,文书和现实的出入,就连才来了没几天的郑智明都能看出来。

但是到底有多大区别,郑智明也说不清细节,因为他连文书都还没理清楚,更别说核实信息了。

“反正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夏兄,我连衙门后罩房都扒给你了,你可不能反悔哦。”郑智明答了实话,却又怕夏兆丰撂挑子跑路。

不过夏兆丰可不是这样的人,他做事儿,要么就不应,应了就必须做到。

“清华兄放心,八方县百废待兴,咱们兄弟俩,正好可以放手一搏。”

听夏兆丰说完,郑智明激动得老脸都红了,“好!有你这句话,夏兄!我就安心了,你明日就来上衙,咱们把招录的事儿先办了吧?!”

毕竟一个衙门才俩衙役,看着就不怎么严肃正规,先甭管招什么人干什么活吧,这衙门好歹得先凑个人气不是?

县太爷出门,连个敲锣打鼓举牌子的都没有,实属不像话。

“行!”夏兆丰点头,“今天只要把围墙造好了,明天我就上衙!”

“熊二!跟李大年说,今日把夏师爷家的围墙整好了,老爷我再赏每人三十文。”郑智明喊道。

说钱的事儿,都不需要熊二喊,后头跟着的人都听到了。

李大年的兄弟们,腿速一度超过了富贵哥。

当众人到得庄子的时候,却见庄子里女的只留下了个梅香,负责烧水和干点儿小杂活,其余几个女的,包括孩子也都没在。

“姐夫,郑大人......”看着夏兆丰浩浩荡荡带回来那么多人和青砖,梅香有点儿不敢置信,“您这砖哪儿买来的啊?”

“哈哈哈,郑大人支援的,你姐她们呢?今天咱们得把墙砌好,得让你大姐做点儿好饭好菜,招待招待大家伙儿。”夏兆丰说着话,眼睛还在找着人。

梅香答说:“大姐跟娘她们带着孩子去隔壁村子了,说是想去买些鸡和鸡蛋啥的,一会儿做了给大家补补。”

“那感情好!”夏兆丰转头朝郑智明说:“清华兄一会儿量了地,也在咱们家吃饭吧?我藏了点儿好酒......”

“好!”郑县令立刻点头,“我这一路,馋的就是一口酒,走走走,咱们先去把地量了。”

说完,他就让熊二留在前头,等着后头挑砖来的李大牛他们,自己则扯着夏兆丰就要往屋后去。

姚老八他们几个,听得前头有动静,也走了过来,一听要量地,众人都非常激动。姚家几个儿子都觉得,虽然地都是姐夫买的,但是看姐夫有那么多的地,自己也与有荣焉不是?

是的,姚老八因为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买了一百多亩地,所以买地的事儿,至今没有跟儿子们说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