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250)

作者: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可八方县,要啥啥没有,县太爷才来没几天,就只花剩下十几两银子了,关键他也没用在自己身上,也没办啥大事儿,反正银子就莫名其妙没了。

这一百两银子,花下去简直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别说一百两了,哪怕是八百两,放在一个县里头,能干啥?

州府是真抠门到了家,哪怕是这可怜巴巴的八百两,都是因为他跟州牧是同期举人,互相认识,才额外多批的。

肃州这回新设五个县,就他们八方县拨的银子最多些,不过地理位置也是最偏的......

据说地理位置最好些的那个新县,州府才拨了二百两白银。

虽说八百两听着比二百两多不少,可这县衙等于是个空县衙,一切都得慢慢置办,再加上修路挖井,造墙买砖,招录衙役,发放饷银,哪样不要钱?

八百两的银子,扔进这些开销里,估计是连个响都没有的。

关键郑智明也不是什么贪图银子的人,夏兆丰买地的银子,都得放在公账上,他还有大用处,挪用之类的,他是想都没想过。

穷啊,公子哥儿此生没有如此穷过!

郑智明突然有点想家,想那个天天遭大哥骂,却不用烦恼钱的家......

其实这事儿,肃州州牧季宗林,也是有苦难言,他自然知道八百两不够干啥的,可......

皇帝立了新县,可却没拨款下来,只说新县今年的秋税,不用上缴国库,让州府收了再统一分配便是。

可等州府派人去收粮的时候,却发现秋税都被肃北军给收完了,据说还是上门服务,免除了老百姓出门的辛苦。

州府户吏找去肃北军大营想问个清楚,却被告知是陈大将军的吩咐,说他们肃北军没收到立新县的通知。

所以今年还以为是按照老规矩,他们收税他们管事儿。

忽闻州府现在要立新县,那可能今年这税,的确是误收了。

既然是误收了,户吏便要求肃北军把税粮税银退回给州府。

却见人家两手一摊,“没啦,早发放完了,咱们之前打仗死了那么多官兵,到现在抚恤金都没发完,所以这税一收上来,就发下去了,就这些,都还不够呢!

咱们大营,还欠着二十万官兵的几月粮饷,另外马上要入冬了,给兄弟们的棉衣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这位差爷,您能不能回去问问,季大人能不能给咱筹办一些.......诶诶诶,您别走啊!!我还没说完呢!

实在不行,还是让州牧大人问皇上去要点儿吧,反正不管是给将士抚恤金,还是建立新县,咱们都是为了大荣,皇上能体谅的~~~~~”

这人最后这几句话,是一路追出去喊的。

毕竟,户吏已经带着衙差,骑马飞奔而去了......

户吏回去把这事儿跟州牧大人一说,得,州牧大人只能让户吏别再北营了,免得讨债不成还倒贴。

他想想办法,再从州府的账上抠点儿出来,反正先应付了各个被扔到肃北来的倒霉蛋再说吧。

毕竟自己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虽然算不上是封疆大吏,更不是都城的御前近臣,但是皇帝最不喜什么,州牧大人还是知道的。

大荣皇帝,最讨厌人家跟他要钱。

不管是军费开支,还是地方建设,能抠一点是一点,皇帝在这方面,就不怎么要面子。

所以苦啊,封疆大吏苦,地方官员更苦,拥有封疆大吏的地方官员,那是苦上加苦。

第161章 暖房

造完墙,结完钱,夏兆丰请了郑智明入座,男人们团团坐了一桌,准备开动。

今日,就算是暖房了,夏兆丰特地拿出了自己一直舍不得喝的酒,给大伙儿都给满上了。

倒完了酒,他端起酒杯,说了句,“呵呵呵,今日这顿,算是咱们的暖房宴,清华兄,请!这酒,您试试......”

夏兆丰话音才落,馋酒久矣的郑智明端起酒杯就抿了一口,然后......差点儿没给呛死。

“夏兄,你这什么酒啊?很......过瘾嘛!”郑智明不好意思说自己差点儿被辣死。

不过一口酒下去,那火辣辣的劲头,直接从嗓子眼灌到肚皮眼,的确是挺过瘾的。

其实这酒是夏兆丰上他们那夺命小船船的时候,顺手从家里拿的52度泸州,也不算太贵,不过就是夏兆丰喝惯了,得闲的时候偶尔会跟夏安阳来上一杯。

之前夏安茹说,古代因为酿酒技术的限制,高度酒很少,所以夏兆丰逃荒也没丢了这两瓶酒,都给塞在了行李里。

后来夏安茹有了空间,就被夏安茹买了下来,塞进了空间了。

这酒,夏兆丰原本打算藏到天荒地老,然后偷摸着喝,连儿子都不告诉的。

不过女儿却劝他,今天,是他们真正在这时代生活的开始,应该要有点仪式感,然后还非常贴心的,在把老弟放出来的时候,把酒也给装在了小酒壶里,带了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