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359)

作者: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这玩意儿,夏安茹空间里藏了不少,就为了饿的时候能随时煮来吃。

没多一会儿汤就开了,她把面扔下去,再下点儿羊肉蔬菜,简简单单一锅面就好了。

“崔大人都端走吧,我这儿还有呢。”夏安茹这人别的没啥,就是大方。

反正她食物足够,难得拍拍金主爸爸马屁也是需要的嘛。

而且她空间里的鸡毛菜长的可好了,鲜嫩鲜嫩的,一会儿煮点儿面条加点儿鸡毛菜,再打颗鸡蛋,简单又美味。

可惜西红柿没有在空间里出现过,不然番茄鸡蛋面,也好吃的很。

另外黄瓜,白菜,韭菜,大蒜,萝卜,冬瓜,丝瓜,茄子,土豆,豆角,芝麻,黄豆,花生等等之类,夏安茹在空间里都种上了。

可惜,这会儿除了鸡毛菜,和之前囤的白菜萝卜土豆,别的都还吃不了,连韭菜都可怜巴巴的,只是个板寸呢。

这回种菜她已经有了经验,浇水、杀虫、施肥,搭棚等等活计,全都不在话下。

不过空间里头,种的最多的还是粮食。

五亩地,一亩种了菜,另外四亩都是麦子高粱和黍米,还有一小丢丢的玉米,这玉米还是当初船上带下来的,也不知道种不种的活。

施肥用的肥料也是就地取材,什么白菜叶子萝卜皮之类的都不浪费,夏安茹把这些烂菜叶和泡得冒泡的黄豆放一起堆肥,味道非常的......耐人寻味,但是老夏说这玩意儿肥力很足,所以哪怕沤肥的味道非常的销魂,夏安茹还是忍了。

其实崔承允倒是很想留下来跟夏安茹一起吃,可毕竟天色已经晚了,哪怕现在叨扰夏姑娘,就已经很唐突了,更别提三更半夜两个人一起吃饭了。

所以哪怕不愿意,崔承允也得走了。

崔大人,利落干脆的崔大人,端着一锅热汤面,由夏安茹送到了五味斋门口。

十米的路,这位大人生生走了一盏茶的功夫。

直到夏安茹提醒他,“崔大人,您再不走,面都快冻成冰坨坨了!”

崔承允这才端了个锅子,拖拖沓沓地走了。

待人走后,夏安茹才又想起个事儿。

她忘了跟崔大人说,他们跟肃州军第一次的买卖,已经做成了,那日齐大人亲自来接的货,银钱说的是月结,次月一号就能结算。

这就算是很好的了,毕竟姚蓉和元娘去跑的北安王府的生意,虽说是敲定了,每月供应各类糕点干果两百斤左右,价钱就按照普通市价来,可银钱却是三个月一结算。毣趣阅

但是好歹一年到头,算下来也能赚个百八十两的,反正苍蝇腿也是肉嘛,该赚还是得赚,就是赚的没跟肃北军的买卖那么痛快罢了。

对,得请崔大人吃饭,等他忙完了,夏安茹这顿饭就得好好安排一下。

第224章 郑大人,请听我把你绕出去

待崔承允端着一锅面,重回衙门的时候,面条的确已经成了坨坨了。

好在大家伙儿都又冷又饿的,也不嫌弃什么了,把锅子往炭火上一放,再这个分一点儿那个舀一勺的,哪怕是坨坨,也给吃了个底朝天。

夏安茹给带的十多个饼子,也都分了个精光,夏兆丰还不忘给崔承允介绍,这饼子是他们家女儿和媳妇新做的烤饼子,里头加了鸡蛋羊奶,而且因为是烤出来的,所以比蒸出来的馒头更耐放。

特别是夏天,馒头两天就坏了,这烤的饼子,放个四五天都没事儿。

其实,这玩意儿严格算来,应该算是个粗粮面包,但是比不上后世的面包那么蓬松喧软。这玩意儿吧,放的时间久了,说不定还能带着它上阵杀敌。

这烤饼,简直就秉承了老姚家干粮的一贯传统,不过因为加了鸡蛋羊奶,在火上烤了烤,或者直接泡水喝,味道比老姚家啥都没加的扔得死狗窝头要好不少。

崔承允话虽不多,但却就着茶水两吃了三个烤饼,用行动证明了这个饼子确实还挺不错的。

他说这烤饼比他们军中伙夫做的,要强不少,还让夏兆丰给蓉姨和夏姑娘带句辛苦了。

干粮能做到这种味道,还加了鸡蛋羊奶,价格也不贵,的确不容易。

其实做这个干粮生意,也的确比夏安茹他们想象的要难一些。

这事儿也不仅仅要有厨艺,还得要点儿本钱和关系。

毕竟四万个饼所需要的面,那也不是一点两点,关键还要长期稳定供应,在这种全大荣朝粮食都不怎么富裕的情况下,每月要稳定供应这么多粮食,不是大粮商基本办不到。

可夏兆丰他们也是初来乍到,哪儿认识什么大粮商?去泰平城的铺子里问,人家都说不能保证次次都供得上,价格也会随时调整。这事儿,姚蓉差点儿觉得要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