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419)

作者: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于是崔承允点点头,“也行吧~那你稍等我一下,我去拿钱。”

说完,他便转身走了。

其实呢,夏安茹刚才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跟崔承允说实话。

可是这实话吧,本就没法全部告诉他,而且万一崔承允知道自己要跑出去买粮,那家伙,估计能把她叨叨死。

现在想来.....夏安茹觉得还好没有实话实说,不然估计这位大哥要派一队人马护送了。

还是她跟老夏去,两个人轻装上路,又高效,又方便。

最后夏安茹从崔承允处,借走了万两银票,和几句叮嘱她千万别乱跑的叨叨叨~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夏安茹是绝对不会想到,这位说话简练,浆糊糊脸的崔大人,居然也可以有这么罗里吧嗦的时候。

爱情~~让人变成话痨~

第261章 静谧之州

看到夏安茹带回来的银票,姚蓉差点儿没吓撅过去,“你怎么好意思开口问人家借那么多钱的啊?”

“您这话说的......咱们这不也是为了肃北军干粮不断档吗?这钱应该算是大崔借给肃北军的。”夏安茹觉得自己的逻辑,完全没有问题。

可姚蓉却道:“要是今年大丰收,这粮价到了六月还跌了呢?咱们不得亏一大笔吗?”

给老母亲打下手,打的满脸都是面粉的夏安茹抬起她的花猫脸,分析道:“您简直~~太单纯了,咱们如今都想到囤粮了,人家大粮商会想不到?

这会儿囤粮,价格肯定比以前贵不少,所以哪怕今年粮食丰收,这粮价也不会猛跌的~粮价农民说了不算,得大粮商说了才算,知道吧?”

虽然姚蓉多少因为粮食的事儿,有些烦躁,所以女儿说的,压根没听进去多少,但是她这人别的没啥,就是心大,反正女儿老公觉得囤粮不会错,行吧~那就不会错呗。

她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你出门在外,千万小心着些,知道吧?”

“肯定啊~”夏安茹话说了半截,又听老母亲继续道:“千万别半道突然消失,再把别人吓出个好歹来,就造孽了。”

.......好吧。

手握金钱和舆图的父女俩,于次日一早便赶着马车动身了。

他们跟众人说的是,要去趟泰平城,跟向家商谈采购粮食的事儿,另外再找找还有没有备选的粮商。

夏安茹跟去呢......就是去看看,还有啥赚钱的项目没。

这一去,少则五六日,多则半个来月就回来了。

这说辞,倒也算合理,所以富丰庄众人,包括郑县令,都没有太大的怀疑。

关键郑县令这里,也希望夏兆丰能搞来点儿平价点儿的粮食,所以大手一挥,让夏师爷尽管去,县衙有他罩着,万事不用愁。

于是父女二人,带着姚蓉给准备的吃食干粮,便直奔泰平城而去。

到得泰平城又已是半夜,父女二人在驿站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夏安茹先拿着元娘给的信物,去找了她干娘,然后包了个小红包给元干娘,说是让元干娘给找个实在的牙人,他们想买个小院子。

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元干娘喊来了小丫鬟,吩咐了两句,便带着父女俩匆匆去了牙行。

几人也就看了两三套小院儿,夏兆丰就拍板买下了离府衙还比较近的一个院子。

虽说价格要了四十两,但是胜在地理位置不错,中庭也大,房屋方正,挺符合父女俩的预期的。

之后二人又央了元干娘,帮忙找个妥帖的管家,要求不高,平日只要洒扫下院子就行了,基本不用伺候人。

这就更难不倒元干娘了,他们王府出去的老人不少,除了体力不行,干不动重活,洒扫看门那是妥妥没问题的。

于是她便介绍了一对王府出去的老夫妇,老两口是因为老婆子腿脚不便,老爷子又有点儿耳背,所以干杂活都没人要了,这才被大管事遣散出去的。

两人也不要钱,东家只要包吃包住,就行了。

一时之间,父女俩也找不到知根知底的人了,所以即便那大爷是真聋,就是比于大夫的聋,还要聋一点,二人也只得先这么应下了。

夏安茹趁着元干娘带着她爹去帮人搬东西来的时机,把空间里的东西,能腾的都腾在了正屋里。

满满当当一屋子的家伙什......什么发动机零件,微波炉,螺旋桨,乱七八糟啥都有.....

为了以防万一,夏安茹还找了几根木条,把窗户从里头给钉了个严实,出了房门,又把正屋每个门,都扣上了两把铜锁。

就这么忙乱了一整天,父女俩这才把泰平城的落脚点给安排妥当。

次日一早,二人要走的时候,还特地关照老夫妇,那几间正屋里头,放的都是要紧东西,万不可让人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