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453)

作者: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拼了的夏安茹,拿出了八件,分了两家金楼来进行八场拍卖。

届时,根据拍卖所得款项,金楼得两成利,她得八成利。

这是她带来的手工活,最后的辉煌了,不多赚点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两家金楼,前两次拍卖的,都是他们店里的上品。

等场子热起来了,这义拍的噱头也传开了,金楼才会上夏安茹最后的八件拍品。

金楼的掌柜和东家,也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栩栩如生,这么完美的珠宝花簪。

那据说用琉璃制成的,停留在花上露珠,里头没有一丝丝的杂质,仿佛就真的是早晨才刚下的露水,收集起来放在簪花上的。

簪子上的花朵,那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比真的还完美。真不愧是将军府拿出来的东西,美轮美奂四个字,都不足以说出这八件珠宝震撼人心的美。

之所以人家觉得是将军府拿出来的东西,是因为每次夏安茹去金楼,陈娉婷也必定会一起去,然后他们坐的又是将军府的马车......不过这样的误会,对夏安茹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虽然夏安茹觉得,两家铺子对花簪的赞美,到底是夸张了一些。

不过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吃Patchi的巧克力时,觉得那玩意儿简直就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糖果,吃得她脑袋里都放烟花了,可后来吃多了.....也就这样了。

所以她也很能理解人家掌柜看到现代技术搞的首饰的时候,有多激动了。

激动不激动,都不要紧,反正拍卖的时候,别手抖就行了。

此时的泰平城,因为这一番热闹,突然就成了北方的商业娱乐重镇。

连很多远在什么蜀中,云贵,两湖之地的时髦人,在得了消息之后,也赶来凑热闹了。

一个月后,泰平城,便彻底热闹了起来。街上摩肩接踵,都不需要故意安排,就有不少卖艺的杂耍的,卖小吃的,在城里城外支起了摊位。

当然,问询而来的穷人乞丐也不少。

但是因为足够热闹,似乎就能把这城里的穷困,都染上了一些希翼的光。

为了接待四方来客,州牧季宗林,还特地腾出了官属的几个闲置院落,多办了几家驿站,供游客休息入住。

在此期间,肃州的夏收,默默的开始,又默默的结束了。

果不其然,夏粮欠收。

而且不是欠收了一点点,而是原本能亩产三石粮的一亩地,现在连收半石都勉强。

地里头割上来的,大多都是麦秆,麦粒儿是又憋又少。

可......泰平城似乎完全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因为即将临近中秋,花魁大赛,比武大赛,和赛花灯,马上要举办了,城里头更是人头攒动。

更有富商豪客,已经准备了要拿下花魁的心,所以两家金楼开的第二场拍卖,都完美收官。

夏安茹入账六千两,成了这一场热闹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而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泰平城的粮价,也在不知不觉中,从两百五十文一斗,直接翻倍,涨到了五百文一斗。

百姓已经不去粮铺了,反正粮铺里有没有粮都跟他们没关系了。半两银子,一斗粮,普通百姓只能且活且珍惜了。

很多人开始种起了萝卜白菜,毕竟等冬天断了粮,萝卜白菜还能混几顿。虽然这会儿种,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收成,但是人总不能这么等死吧?

当然,还有另辟蹊径的,因为城里头热闹了,找活也容易,很多人手里头的钱,虽然不够买粮食的,牛羊也买不起,但是小鸡小鸭小兔子倒是能买一些。

毕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饲养起来不用粮食,也不会死。虽然鸡鸭会长的很慢,也会下不出蛋......但是万一真的没粮食吃了,嚼吧嚼吧皮和骨头也能活吧?

老百姓终于实现了,没饭吃,就吃肉的生活。

而富人......他们无所谓,该买还得买,该玩还得玩,只是平日里原本一月家用三百两足够,如今一月可能得花上五六百两还缺。

虽然有抱怨,但是......最近城里热闹多,花销大点儿,可能也正常吧?

整个肃州,就像分离出了两个世界。

不过,夏兆丰觉得,本来这里就是如此,只是如今在他们的推动下,两个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明显了而已。

泰平城,肃州的一个小城,在八月上旬,力拔头筹,终于成为了整个大荣朝,过去,现在,或者还有将来,粮价最贵的一个城。

北方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的朝南扩散。

几乎在泰平城粮价涨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五百文之后的几天内,大荣朝,所有,是所有粮商,都收到了消息。

而且,随着这个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另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