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641)

作者: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就说是自己算出来的?!

虽说齐郡地方大着呢,不过这大致方位有了,再加上工部也有专门找矿的人......三白觉得也不是不能试试。

这事儿有点儿偷鸡摸狗之嫌,可三白想着,从他的口中说找到了齐郡这个地点,也不会妨碍崔大人和夏家什么。

到时候万一皇帝有赏,除了房子媳妇和现成给他养老的儿子之外,只要赏了金银,那就分一半出来给老夏家得了。

至于崔承允......反正老夏有钱都会给女儿,那就算是变相给了崔承允了!其实吧,老道觉得,万一那黑金油要是真被他这个瞎道士给挖出来了,最应该的,还是得给崔家那万能的大哥烧点纸!

那位哥,虽然人不在了,可做的好事儿,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实乃神人也。

其实老道哪里知道,夏家两父子,这是给他演了一出戏,好让他赶紧的把矿找到啊!不然真靠三白那单脚猫的本事,估计这大荣朝的工业革命,夏安阳这辈子都等不到了。

齐郡这地方,在未来是有个油矿的,虽说比不得关外的油矿大,那这不是皇帝还没征服北蛮呢吗?现在只能先把大荣境内的先找到再说了。

只要三白,能把人引到齐郡去,夏安阳觉得凭借龚良才他们的能力,在这么个有限的范围内,工部的人花个两三年找个矿,肯定是没问题的。

要不是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夏安阳觉得自己的智商,根本没法跟工部的几位杰出同仁相提并论。

该说不说,古人的智商,还是很高的。毕竟他们没有被电子产品绑架,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质疑,钻研。

夏安阳在他们的带动下,得闲除了被女朋友追着打之外,还跟同仁一起,给老母亲做出来了,抽拉式木质滚筒洗衣机,手摇式缝纫机,风力搅拌机,手动抽水泵......和几台新的精纺机。

那些个小发明,用夏安茹的话说,连鸡肋都算不上,只能算鸡屁股。

特别是那个什么手摇缝纫机,得一个人负责往针下面递送布料,一个负责摇手把,一个不小心两个人没配合好,你猜怎么着?姚蓉的手指头被戳了个对穿的洞......

要不是看在几台新的精纺机的面子上,姚蓉恨不能把那手摇的破玩意儿扔儿子头上。

....................

带着赚钱为目的的崔承允和姜公公,到得泰平城,先去找了北安王说事。

北安王一听是老父亲的产业,也不敢怠慢,特地腾了西城边的一处舱房出来,给姜公公使用。

虽说姜公公有自己的手下和渠道,只要出煤,他这里就马上可以安排人开始买卖。

可做买卖的人哪里会嫌弃路子多啊?所以北安王还帮忙找来了肃北粮王向太初,让他配合姜公公,把煤矿的买卖给办起来。

几人一合计,最终敲定了由向太初出面揽生意,姜公公管往来账务,崔承允派人押送,北安王一旁打马虎眼的的策略。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皇帝想的是,这煤得放他眼皮子底下买卖,他才安心。

可经历了生死一轮,外加都城以后说不定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儿要发生,再加上北安王这儿子吧......他勉强也能放心,所以这买卖的据点,皇帝暂时还是放在了肃州。

至于说以后是不是会转移到都城去,那都是十年八年后的事儿了,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不到十天的功夫,泰平城内有个神秘煤场的消息,就在肃州西州境内,往南一路荡漾了开去.....

而皇帝,也于一个月后,收到了第一笔私房钱,总计一万五千两。

这几乎无本的买卖,让皇帝简直心潮澎湃。

虽说一万五千两,在豪商贵族眼中,真的算不得很多。可奈何皇帝从登基开始,就穷得叮当响。

他还犹记得,自己登基第一年,整个大荣朝,收上来的税银,不足四百万两。

可每年光军费开支,估计都要两百万两......更别提官员俸禄,修城城修路,赈灾救民,皇室开销等等各种开支了。

现在回想起来,皇帝都不知道自己每年都是怎么苟过来的。

所以他手上,从来没有过什么闲钱。

如今这煤矿生意一起来,照姜洋来报道的,现在仅仅只是开始.......他预估,到了秋季之后,这生意起码得翻上个三四倍.....皇帝捏着银票,笑声响彻了整个启文殿。

被柴五请来的庄皇后一听这声儿,二话不说,转身就要跑。

还是子青拦住了她,“娘娘!皇上召见您,您不能不见。”

“本宫突然有个急事,一会儿再来。”庄皇后还左闪右躲的想要逃。

柴五见状,撩起衣角就往启文殿里跑,庄皇后一时没注意,转身想抓人的时候,人早跑进殿内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