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721)

作者: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也是,夏安茹微一点头,朝严师傅笑道:“还是老师傅想的周到。”

说完,夏安茹又转头朝阿芳道:“这样,咱们就选这牙色,做孩童帽子,另外柿色,藏青,鸦青做男帽,茶褐,绛紫做女帽。”

暖洋洋如今没有管事的人,夏安茹就拨了阿芳来暂时管着,后头若是有能干的姑娘婶子可以胜任管事一职,阿芳就能重新回到她身边来。

她真的不是嫌弃阿芳,而是她觉得像阿芳如此认真负责之人,只盯着她一个人,也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可是夫人,小孩儿的帽子做牙色,是不是太单调了些?”阿芳有些不解的问道。

夏安茹笑答:“你们尽管做,后头的事儿交给芳蓉轩就行了。还有,女款的帽子,记得按照我嘱咐的,得放点余量。”

女士绒线帽,得宽松些,才显得脸小。这是夏安茹网购过七八十个帽子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虽然这儿的女性,大多是梳发髻的。但是普通民妇或者农妇的发髻都非常简单,女孩儿也最多搞俩小揪揪或者编俩小辫子而已。戴帽子其实是不太影响的。

再说,大冬天的,婶子姑娘们出门不戴帽子也得戴头巾,不然脸都给你冻掉!

所以女款的帽子,夏安茹觉得也可以尝试做做。

当然,盘复杂发髻或者带着很多头饰的贵女也不是没有,可夏安茹的目标客户,也不是她们啊。所以那些个太过复杂的发型,不好带帽子这件事儿,她就压根不用考虑。

既然夫人都这么决定了,暖洋洋工坊的诸人也没啥好反对的。大家都是第一次干,就得听东家的,要是买卖干砸了,东家也只能怪自己。

至于围巾,那就更简单了,啥颜色都行,绕就完了!

暖洋洋工坊生产的帽子围巾,之后会卖给芳蓉轩,芳蓉轩特地出了三四个人,对暖洋洋生产的部分产品,会进行二次加工。

像是小孩儿的帽子,围巾,都会绣上夏安茹新出的几款卡通生肖图案,以便售卖。之所以颜色选牙白,也是为了到时候绣了图案能醒目些。

虽说刺绣比较费功夫,但是夏安茹画的都是简笔画,再加上绣线用的也是染过色的粗毛线,所以一个熟练的绣娘,一天绣三四十件估计是没啥问题的。

至于售价嘛,男士麻线的最简单,也最便宜,一件也就五文钱。女款没有麻线的,最次也是兔毛线,纯素款的二十文,羊毛线的得五十文,加了绣花的,每件大概贵个十来文。孩子的帽子围巾论套卖,一套七十文。

围巾就没有麻线的了。那玩意儿麻线的,看着就跟上吊绳似的,真的不太好看。

所以围巾兔毛线的是三十文,羊毛线的是七十文,对于冬季用品来说,却是不怎么贵。

最后工人的工钱,就记件发放,一个帽子一文,围巾两文,孩子的一套是两文。夏安茹算过,按照每天工作八小时,每件需要半小时来算,一天差不多能有个十五到二十文的收入。

这个跟她老母亲五味斋和芳蓉轩那里开的工资,基本持平。

不多不少,正正好。

再加上包吃包住,反正如果愿意的话,这些工钱等于是工人纯赚的,这对于八方县这样的乡下地方来说,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于是,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夏安茹的暖洋洋工坊,正式启动了!

与此同时,姚蓉那里的芳蓉轩,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搬家,夏安阳送来的一些机器已经陆陆续续搬到了新工厂里,五味斋已经全部搬来了,不出半个月,这富丰庄十里地内,便会越来越热闹了......

第458章 北蛮来的什么人?

与此同时,北山垭口。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最外面的城门,就按照夏百户的建议,增加五个马面。”崔承允在军中,还是保持一如既往的严肃。

“五个也太多了,”王副将其实觉得不要马面都无所谓,“两个就差不多了,反正有三道城门呢。”

你懂毛线?!我还指望这地方到时候开了城门做生意呢!现在的第三道城门,就是以后开放的市集所在,这玩意儿肯定得多搞点几个岗哨才安心啊!

于是夏兆丰反驳道:“造马面其实也花不了多少工夫,但是其作用却是很大的。到时候咱们在马面上都配齐了火炮,敌人别说想进城门了,他们连靠近都做不到。”

王副将还待说什么,却有底下的斥候来报,“将军,三道城门十里处,似有北蛮人活动,是否需要去探查一二?”

“又来?!他们不是之前被咱们打得一蹶不振了吗?这才多久啊?”王副将站起身,神色很是焦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