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当女皇(25)

作者:绘花猫 阅读记录

“我听家父说过陛下想要一统江山,重回晶城。”谢岑儿看向了陈瑄,“并且今日从陛下口中,听到陛下说了一模一样的话语,家父没有骗妾身。”

.

话音落,帷幕之中忽然安静了下来。

陈瑄看着谢岑儿,早上时候他们两人在承香殿时候那只言片语的对答在此时此刻浮现出来。

.

“妾身的后半生都系在陛下身上了,若是出宫,岂不是把大好前程拱手让人?”

“陛下心中的将来,就是妾身认为的大好前程。”

“朕希望将来有一天能重回晶城。”

“当年迫不得已南下到此,一晃竟然也快七十年,再不回去,将来恐怕都要忘了曾经魏朝拥有怎样庞大的疆域,曾经有过怎样四海来朝的盛况。”

.

“陛下在骗我吗?”谢岑儿看向了面前神色晦暗不明的陈瑄。

陈瑄沉默地看了她许久,似乎在斟酌着什么。

“你出生时候就在康都,北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陈瑄问。

“对于妾身来说,便只是年少时候家父的梦想。”谢岑儿回答,“妾身既没有去过晶城,更不知道北边到底是怎样的,那一切对于妾身来说,便只源于家父当年与妾身说起的那些壮志未酬。”顿了顿,她看向了陈瑄,“女儿应当也是可以继承父亲的理想,对吗?陛下。”

“对……”陈瑄看着谢岑儿,面上神色渐渐柔和下来,“朕知道你父亲是很有抱负的人。”

“所以在妾身眼中,陛下并不可怕。”谢岑儿最后这样说道。

陈瑄若有所思又看了她一眼,再次陷入了思考之中。

.

谢岑儿并不慌张。

陈瑄的确是会因为一统天下这样的理想变得感性甚至天真,但他仍然拥有判断和思考能力,而不是遇到理想立刻变成智障。

她前面十几次重生的经历告诉她,对待所有智商正常不掉线的聪明人,都要有更多的耐心——给彼此留出足够的时间,留出思考的余地,才更有可能在彼此之间达成观点的一致。

说起来陈瑄在她前面的十几次重生当中,也是相当鲜活的一个人。

与张贵人一样,他几乎每一次都不太一样,他是会因为她的不同而不同的人。

这样的人当然难以把握。

一次又一次重生当中,她眼中的陈瑄变得立体丰满——从普通平面的渣渣,变成立体的可以试图去了解和沟通的活生生的人。

.

“丞相一直劝朕,北边不平稳,总有胡人肆虐。”陈瑄忽然又开了口,“北燕自从在珠水之战大败之后一分为三便是例子,再过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北燕被其他的政权替代。”

谢岑儿听着这话并没有贸然开口说什么,而是等着陈瑄继续说下去。

“朕自登基以来,也见过北边的政权更替,朕记得朕刚登基时候,北燕的皇帝还是北金的大将军。”陈瑄语气平常,“北金似乎是在短短数年内就消亡了,然后才有了北燕的崛起,一统了金江南北,甚至可以逼近玉州,甚至可以威胁到康都。”

顿了顿,陈瑄往旁边靠在了凭几上,语气轻松中甚至带出了几分喟叹:“那时候有人劝朕,可以把安城作为都城——”说着他看向了谢岑儿,“你知道安城吗?”

“知道。”谢岑儿点了头,这些旧事她听父亲谢应说过,前面十几次重生也不断听陈瑄说起过,“安城还要往南去,在铂江旁边。”

“你去过吗?”陈瑄问。

“没有去过,只是小时候听家父说起。”谢岑儿道。

“你的小时候——”陈瑄闭着眼睛似乎在回想着年月,他轻笑了一声,“你小时候,应当也的确就是那时候的事情吧!朕记得那时候在朝堂之上,你父亲站出来与梁熙据理力争,他说只要十万大军就能让北燕大败,根本不需要迁都去安城。”

“最后根本没用到十万大军。”谢岑儿说道。

“是啊,你父是将才,只是脾气硬了一些——实在是硬了一些。”陈瑄说道,“朕当年很信任你父,朕很喜欢他的直言,朕便让他做了丞相。”

.

谢岑儿顿了顿,陈瑄所说虽然没有错——但其中却漏了更重要的一件事情。

她的父亲谢应能做丞相,在她看来是作为他与梁熙压下了韦榷的酬谢,韦榷那时候身为大将军带兵再次北伐,在京中的谢应便得到了丞相之位。

只是陈瑄不提韦榷……

谢岑儿看了陈瑄一眼,两人目光却正好相触了。

.

“你不相信朕当初的看中吗?”陈瑄问。

“信。”谢岑儿没有犹豫就回答了——不管是出于什么打算,当初谢应能做丞相,就的确是因为陈瑄的信任和看中,毕竟那时候陈瑄不能预测到韦榷的死,也不可能猜到之后谢应也去世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