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当女皇(260)

作者:绘花猫 阅读记录

梁氏道:“公主殿下最近身子不适,请了太医看过,说是因为天气缘故。你大哥已经回了玉州,想着应当过一些时日就会把公主殿下接回玉州了。”

谢岑儿听着这话,便也不再多问。

.

等到快到午膳时候,梁氏起身去更衣,周氏却留了下来,对谢岑儿悄声开了口。

“大嫂不进宫,是因为前儿陛下给了道旨意,让大嫂在康都公主府常住。”周氏飞快说道,“大嫂不愿意,但又不敢忤逆了陛下。母亲不叫我与娘娘说此事,但我觉得……娘娘应当还是要心中有数。”

谢岑儿意外地看向了周氏:“二哥知道此事么?他是什么意思?”

“二郎的意思与母亲一样,不想让娘娘为了此事担心。”周氏道,“只是我以为,这件事情娘娘知道了,总比不知道好。娘娘如今在宫中,说不定许多事情许多消息还不如我们在宫外灵通,但娘娘在宫中,却不能对外面两眼一抹黑。”

谢岑儿点了点头,感激地看向了周氏,道:“嫂嫂的情分我记下了。”

“一家人谈什么情分呢?”周氏笑了起来,“娘娘在宫中好,我们在外面也才能过得好呢!”

.

午膳之后,梁氏与周氏没有再多留,便出宫去了。

谢岑儿午后小憩了片刻,到了下午时候陈瑄却到甘露宫来了。

“你家里人早上来过,怎么不干脆等到晚宴过后再走?”陈瑄一边摆弄着那些小玩意,一边随口问道,“晚宴时候你二哥也是要进宫的。”

“我二哥恐怕照顾不来,陛下一见我二哥那手忙脚乱的样子,说不定心里想好了的升官加爵,一下子就全给抹了呢!”谢岑儿笑着说道,“我以为陛下要在承香殿先见见那位兰郡侯,然后与兰郡侯一起去宫宴上呢!”

“和你舅舅说了一早上的朝事,脑子发胀,不想再看这些大臣了。”陈瑄把一个泥人放进竹屋子里面,仿佛发现了什么新鲜玩意一样,把屋顶整个给取下来往里面看,“这个是可以往里面布置家具的?实在有趣,除了这些小坐榻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吗?”

谢岑儿看了过去,伸手拿了个匣子过来打开给陈瑄看:“还有这里面的寝具之类的,但不算太精巧,我原本是打算叫内府照着这个做一套精细些的,摆在殿中可以当做陈设”

“有趣。”陈瑄从匣子里面挑了个架子床放到了屋子里面去,“可以让内府做一套大一些的,就照着皇宫做好了。”

“那内府一两年可做不完了。”谢岑儿笑了起来。

“叫他们慢慢做便是,慢工出细活,朕又不急着玩这些。”陈瑄说道。

谢岑儿道:“那就让内府做个大一些的。”

“不过朕的确是打算给你二哥升一升,他这次去琅州也是灵机应变,朕很喜欢他这份机灵。”陈瑄一边往那主屋里面放各种小家具一边说,“你觉得他做个什么官比较合适?”

作者有话说:

第135章

魏朝的官制十分复杂。

这种复杂并非是由于官职过多过于繁冗造成的,而是魏朝在官职设置上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并且这年头文武尚未如谢岑儿所知的古代那样分明。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现在如果让丞相梁熙去带兵,梁熙也是可以立刻披挂上阵带着兵马杀敌的。

这样局面会导致一个非常直观的结果,那就是一旦权利集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个比皇帝更有威望的势力,接着这个势力就会想要把皇帝赶下去自己来当皇帝。

这也有一个具体的例子,那就是早年想篡朝但未果的大将军韦榷。

而在人才选拔方面,目前科举是完全没看到影子,还是征辟、推举这个阶段。

征辟和推举与科举非常不同,如若说科举是给予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来建立一个相对成体系的官僚系统,那么征辟和推举则是强关联各种人际关系世家门阀等等,最终会垄断了由下而上的阶级升迁方式,让底层与上层差异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深厚。

而魏朝官制的复杂,便也这个局面造就的。

这时候的官员升迁虽然也有看起来比较成体系的轨迹,但这个轨迹是完全可以被上位者改变的,甚至多的是可以越级升迁或者明明在低位,但又因为背后关系的缘故,反而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过多特例的出现,让整个魏朝官场的风气也十分微妙。

谢岑儿在前面十几个回目中,其实多次趁着张贵人痛击陈瑄之后给谢岫想办法升官,还真的多次在各方助力下让谢岫年纪轻轻就把录尚书事这称号抓在了手里,但这反而恰恰说明了魏朝官制中的随意复杂和特权并存。

.

此时此刻陈瑄问她,谢岫能做个什么官比较合适,谢岑儿是没法回答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