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崽崽闹京城,皇上跪求来一针(252)

作者: 书云月 阅读记录

楚家都没办,宋家也就跟着没办,但是老家必须要办。

怡宁郡主与忠王妃开始商议两个孩子的婚事。

“现在定下来,喜宝就吃点亏,但是明年开春,大郎就开始参加春试,中了进士后,就配得上喜宝了。”怡宁郡主看着喜宝,满脸慈爱。

她与楚蔚源正式和离,这消息传遍了京城。

做了这个选择,她也有几分担心,担心忠王府不赞成这门婚事了。

“大郎这孩子,非常好。我跟王爷都很喜欢,修武与三公主的婚事也定下来,过几天皇上就要圣旨赐婚。我们忠王府真是双喜临门,你们找媒人上门就成了,一切按照规矩走。”忠王妃拉着怡宁郡主的手,满脸都是笑容。

对于怡宁郡主先一步上门,争取忠王府同意后,再请媒人上门的做法,完全是对喜宝的爱护。

如果他们忠王府不同意,也没有伤害到喜宝的名誉。

忠王妃岂会不答应?

两个孩子青梅竹马,喜宝出入楚家,楚老爷子也是万分爱护。

将来嫁过去,公婆都不错,家风严谨,又不是当家大娘子,多适合。

靖王那边虎视眈眈,却又觉得是对忠王府的恩赐,真是让人恶心。

“成,那明日我就请镇国长公主来做媒。她是大郎的姑奶奶,这身份不屈喜宝。”伊宁郡主乐滋滋地说着。

忠王府没有嫌弃她如今是和离的身份就好。

第一百九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礼物

“镇国长公主这些年都是吃斋念佛,许久都不曾出门……”忠王妃赶紧提醒怡宁郡主。

这位镇国长公主,是当今皇上的长姐,是先帝原配正室所出。

单纯论身份,那是比太后娘娘都要尊贵,更是为国付出一切。

如今身边,只有一个孙子,丈夫与儿子都是为国牺牲的。

在京城,镇国长公主绝对是最神奇的存在,哪怕几年不曾出来,无人敢对她不敬。

“前日我去看她老人家,她主动提出来的。”怡宁郡主笑着说。

二郎能够传承淮王府,也是她老人家帮忙对皇上太后提出来的。

整个宗族,这才无人敢反对。

“我们忠王府,必定洒扫焚香,迎接镇国长公主。”忠王妃带着几分激动。

怡宁郡主对女儿的这份尊重,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两个人和离的话题,现在完全掩盖了楚大郎成为解元,她着实觉得过意不去,所以才请镇国长公主。

两家人就这么定下来,宋喜宝听闻了镇国长公主的事迹,也是万分感动。

一大早,大嫂二嫂来给她打扮,哪怕那些衣服与头饰让她有些不适应,她也试着去适应。

见到镇国长公主时,宋喜宝还是有几分紧张,不知道该说啥,这礼仪她也没学会啊。

“长公主奶奶好。”她只能弯腰问好。

镇国长公主先是一愣,随后笑起来,忠王妃等人有些惶恐。

此刻,忠王妃有些懊悔,没让女儿在这些事情上下功夫,虽然皇上跟太后都免了她的宫廷礼仪。

但是往后,女儿还是要接触这些人,总不能一辈子窝在楚家,窝在医馆里。

当面别人也许不敢,可背后呢?

再过十年后,女儿肯定要生儿育女,外孙外孙女总是要学吧。

“好孩子,赶紧坐吧。听说你在六岁时就救了大郎的命?你们这也算是天赐良缘,本宫为你们保媒,也很开心。”镇国长公主满头银发,满脸慈祥笑容,就跟邻家奶奶一般。

“长公主您能来,是我们家最大的福分。孩子们的事情,您老人家怎么安排,我们都听着。”忠王妃直接就答应,至于那什么三拒,在镇国长公主面前都是不存在的。

镇国长公主拉着宋喜宝的手,居然在掌心处摸到了老茧,诧异地问,“这是你在乡下干活时落下的吗?”

忠王府小郡主丢了十年,这事情她老人家也是知道的。

“长公主奶奶,这不是干农活时落下的,是长期学医制药。一点都不疼,就是让您摸着有点不舒服。”宋喜宝赶紧解释着,她在奶奶那边,可是一点点农活都没有干。

“真是个好孩子,学医辛苦,姑娘家学医更苦。你医馆什么时候开业,本宫给你捧场。”镇国长公主就喜欢踏实努力的孩子。

“我师父说,后天就是好日子。”宋喜宝现在心事已经解决,就可以安心地开业了。

镇国长公主,怡宁郡主两人轮番地夸着喜宝,夸得她最后都不好意思坐着了,找个借口先回房。

等她走后,忠王妃开始就他们的婚事与这两位继续谈。

两个时辰后,皇上赐婚的圣旨就来了,除了三公主与徐修武的赐婚圣旨,还有徐安宁与楚云霄的赐婚圣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