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她腰缠万贯+番外(54)

作者: 清茶煮酒 阅读记录

要是他们知道这茶水摊一月有个三两左右入账,眼睛都要瞪红了。

可是,相比刘衡考试的花销来说,这每月三两银子实在不够瞧。

消暑茶顾名思义是消暑的,一年最多只能卖半年;天冷了就没人喝凉茶了。现在已经是六月,最多卖到八月末九月初,就算生意一直这么好,也只有十两左右的银子。

这还得家里不吃不喝不用,全省着,才能剩下来。

颜汐恨不得钻进钱眼里,做梦都是梦到自己在找客户找货源。

王氏也知道颜汐在愁什么,又是感动又是惭愧,自己一个大人,要一个半大孩子发愁。她也没别的本事,只能摆摊的功夫做点儿绣活,回家就恨不得黏在织布机上。

到了六月中,这天,王氏带着织好的一匹布打算去镇上布坊出售,颜汐一个人在茶水摊忙活。

她看着对面王七们在货船上忙上忙下,上上下下的袋子上,都打了何记布坊的标记。

颜汐过去送王七们买的消暑茶,又看了那货船一眼,“王七哥,我看你搬上搬下的都是布料吧?”

“是啊,不过运过来的是细棉布,刚搬上去的是麻布。”

颜汐只觉得脑中灵光一闪,“这都是运到哪里去啊?”

“送到县里,也可能送到府城?”王七挠挠头,不太确定。

自从知道颜汐是个女的,他说话都不敢随意了,更别说像以前一样,拍个肩头啥的。

颜汐只觉得灵光一闪,请高婶帮忙照看一下茶水摊,转身就去追王氏。

王氏正走到布坊门口问个价,就被气喘吁吁的颜汐给拖回来。

“婶娘,布坊说给多少啊?”

“还是跟往日差不多,一匹麻布给五百二十文。”

“婶娘,这布先别卖,让我带到县里去看看吧?”颜汐跟王氏磨了半天,王氏想想,也就损失点坐船的渡资,答应让她去试试。

她不放心颜汐一个人坐船出门,但是茶水摊离不开人,她又舍不得再让茶摊歇业一天,最后还是等三叔公家的刘进宝回家时,拜托他带颜汐去县城。

颜汐跟着刘进宝来到明水县下船,看看码头还有些失望。因为明水县的码头,并没比青龙镇大多少。

刘进宝跟她说,这是因为青龙镇的官道连接其他两个县城,那两个县城的运货坐船到府城去,都是到青龙镇码头的。

青龙镇,是明水县最富裕的一个乡镇。

颜汐这个乡下人,头一次进明水县城。为了不给刘进宝添麻烦,她依然是一身小子打扮,跟在刘进宝身后,一起走进县城城门。

进了城门,颜汐发现明水县比青龙镇还是要好上那么一点点的,至少地方大了点,人也多了点。走在路上的人,穿棉布的也比穿麻布的多。

第43章 你家大人呢

刘进宝怕颜汐在县城不认识,受人之托,应颜汐要求,带她在城里转了转。

颜汐一看已经中午了,将在高叔高婶那儿买的烧饼拿出来,递了一个给刘进宝,“进宝哥,麻烦你啦。你先回店里去吧,我自己看看,等下我还要去一趟二郎哥的学馆,回头让他送我去码头坐船回去。”

下船时她已经跟船老大约好了回程。

刘进宝有些不放心,但是他是给人做学徒的,虽然他师傅是自家亲戚不会打骂,被掌柜的知道总不好。若不是家里有事,他轻易也不会回家的。

最后,他送颜汐到县城最大的陈记布庄,这家据说东家忠厚,掌柜的给价也公道,又交代有事到米店来找自己。

刘进宝还不肯拿烧饼,颜汐塞他手里,“我买了三个呢,本来就是打算在船上当午饭吃的。”

等他走了,颜汐先去之前看到的两家小布坊看了看,县城这些布坊也收布,价格与青龙镇相比,一匹麻布只略高了十几文。

毕竟县城的人工比他们乡下贵,码头上一个扛包的脚力,县城就比青龙镇的贵了几文钱一天。

倒是细棉布,都是从外面运来的,大多都运到县里再分销下去,比青龙镇要便宜不少。一尺细棉布,青龙镇至少卖十二到二十文,明水县这边每尺要便宜五文,做一件衣裳要三尺布的话,等于一件衣裳就便宜十五文了。

麻布和棉布,单看价差都不高,毕竟青龙镇到明水县,来回一趟船费就要二十文,没人会专门跑一趟进县城买卖。

但是,要是量多呢?要是不走空趟呢?

农民过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的日子,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遑论算账。加上士农工商,商居末位,这时候走商很少。

颜汐在心里算了算成本,来回船费二十文,渡船不合算;运货的船按照货物大小,少点三十文一捆货物,包船就要另外谈价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