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福运炮灰(82)

一直到看不见了,他才坐了回去。

周夫子便问:“可是舍不得?”

顾佳年点了点头:“学生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人。逃难路上,我们都没分开过。”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孩子年幼,并不知道等他考科举入仕途,将来只会离家越来越远。

顾佳年却说:“先生,可我读书就是为了让爹娘高兴,光耀门楣。”

周夫子微微皱眉:“有孝心是好事,可男儿志在四方。”

“不管我去哪儿,都会带上我爹娘,还有大哥,二姐,还有程伯伯。”顾佳年开口道。

周夫子听了这话,反倒是笑了。

“孩子话。”

顾佳年坚持道:“我们一家人一定会一直在一起。”

周夫子没有再说什么,等这孩子长大,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

清源县位于青城府旁,距离临川县不算太远,马车只需走上两日行程。

除了顾佳年,周夫子还带着一位车夫,一位书童。

这两人都是熟门熟路,将一路上安排的妥妥当当。

在车厢里头看书伤眼睛,周夫子不许顾佳年整日看书,顾佳年就喜欢趴在车窗口往外看,看什么都觉得惊奇。

周夫子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马车外是一片片农田,并无新奇。

“佳年,你在看什么?”

顾佳年笑起来:“先生你看,好多农田,稻子都要成熟了,今年肯定是丰收年。”

周夫子没成想他在看这个,他说:“稻田丰收,百姓们的日子也好过许多。”

他想起学生也是逃难过来的灾民,如今家中开垦了荒地。

难得顾佳年心思正,并不因为家贫而愤世嫉俗,反倒是极为乐观。

“清源县比临川繁华许多,等到了地方,你也可以随意逛逛,但别被繁华迷了眼。”周夫子心底希望学生的这份乐观能一直保留。

“是,先生。”

越是往清源县走,道路两旁的农田和民居就越多,可见繁华。

顾佳年坐在马车上,在城门口排了足足一刻钟才终于进城。

清源县的进城费就需要三文钱,比临川县贵了不少,可进出的马车驴车牛车延绵不绝。

仔细一看,不难发现多是从外地而来,前来参加清源盛会的文人墨客。

等马车缓缓进了清源县城,热闹的市井扑面而来。

街道两边满是商铺,茶楼酒馆当铺作坊应有尽有,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络绎不绝。

顾佳年只觉得一双眼睛都不够看。

难得见他如此孩子气,周夫子并不生气,反倒是说:“等安顿好了,有的是时间慢慢看。”

顾佳年害羞的红了脸:“先生,这里好热闹。”

“清源文会一年一次,是清源县最热闹的时候。”

周夫子笑道:“这还不是最热闹的时候,清源文会持续时间,明天才正式开始。”

顾佳年原以为他们会住进客栈,但没想到马车绕着圈,到了一条小巷子里。

“老爷,院子已经收拾好了。”

顾佳年有些惊讶,没想到周夫子在清源县还有房产。

周夫子带着他进了屋,院子不大,只有一进,但用来落脚倒是方便,远比住客栈自在。

“佳年,你住东厢房,先去收拾休息一番,晚上随为师去参加洗尘宴。”

等到午后,周夫子果然带着他出门了。

很快便到了一个酒楼。

顾佳年还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忍不住打量了一番。

“周兄终于到了,我们可等了你好久。”

“今日你若不自罚三杯,我们可饶不了你。”

里头传来热闹的声音,包厢里坐着两人,都是文人打扮。

周夫子笑着求饶:“我这马不停蹄的赶过来,都来不及歇口气,就怕让两位兄台多等。”

“来,我以茶代酒,先自罚三杯。”

三人显然极为熟识,一会儿便聊得热络。

周夫子惦记着小学生,很快介绍道:“这位是我新收的学生,姓顾,名佳年。”

“佳年,这两位都是老夫同窗,王秀才,刘秀才。”

“晚辈见过两位先生。”

顾佳年连忙行礼,经过一段时间教导,他现在行礼的姿势很是标准。

两位秀才倒也和气:“不必多礼。”

“这孩子瞧着便是钟灵毓秀的,很是可人。”王秀才笑着取出一个荷包,“来,收下。”

顾佳年看向周夫子,见后者点头才收下。

刘秀才也笑着给了见面礼。

三人聊得热络,顾佳年便站在旁边当壁花,发现谁的茶杯空了,他就给满上。

王秀才瞧了他几眼,忍不住夸了句:“这孩子懂事,比你上次带来的强。”

周夫子眼神一闪,转头道:“你也坐下吧。”

人生若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