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地府建桃源(99)

作者:玲欢 阅读记录

苗苗特意看了这位胭脂妇的因果,得知她所言属实。这妇人与其夫恩爱但无子女,小两口靠卖胭脂求存,好东西逐渐被高官显贵所识,他们的家境也由此小富无忧,谁知招人妒忌,诬陷她夫君与赤眉有勾结,男子受不住追审,悬梁自尽了……

看到前因后果,苗苗同情地望向这位妇人,她还在念念叨叨:"这世间,活着就不容易,能活着且恩恩爱爱的有情人更不多,你们两位看上去天造地设,情投意合,我祝你们长长久久,百年好合!"

走远后,苗苗抬手去绕辫子,这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可惜今日盘了发,她只好扭扭小腰,晃晃灯笼,低声问道:"阿云,那人误以为我们是…… 你非但没计较,还买了那么多,这是为何?"

"那位阿嫂生活不易,况且她的胭脂确实是上品之物。"

"哦,你怎么能确定?" 苗苗不解,她知道是因为她能看到真相。

"如果是百姓所用,不会有这般陶瓷类精美的盒子,光是胭脂盒,或许就比胭脂本身贵重了,用得着费心思作假吗?" 邓柳云的声音独特又好听,每次说话,老爱分心的苗苗立刻聚精会神。

"有道理! 可其他人怎么不明白?"

"不是不明白,而是不相信。乱世太久,大家各自求存,都觉得人心叵测,彼此不再轻易信赖。"

"嗯,也是,所以你能信任她,说明你很特别……" 苗苗心跳不已,又扭了扭身子,问道,"可你买了那么多,怎么办?"

"如果你喜欢," 邓柳云有些难为情,断字道,"这些,都是,送你的。"

听到这句话,苗苗的心快跃出喉咙,与此同时,思维里炸开缤纷斑斓,一个劲地暗自呐喊,天哪,天哪! 但表面上,除了扭扭身子,折腾着小鱼灯笼,她依然装得挺稳重。

"我," 她想说自己从不描眉点唇,随即思路一转,"我不知道怎么用。"

"我也不从用这些,但我看过嫂子她们用。"

邓柳云拿出丝帕擦手 - 这帕子是苗苗亲手制作,边角歪歪扭扭地绣了一朵花,因着礼尚往来的规矩回赠的。邓柳云选了一盒打开,红蓝花配白檀香,也不知为何自己要这么做,用食指粘了一点,触往苗苗的唇。

"大致是这样。"

她执剑的手自来很稳,却在触及那片柔软时,轻颤起来。目光不敢往别处看,就专注在两瓣红唇上,却越看,越抵御不了,那张水灵诱人的樱桃小口。

邓柳云的动作越来越轻柔……

苗苗闭上眼睛,唇角扬起,凝神屏息,感受那人暖暖的手指化过自己的唇……

这一刻,她忘了呼吸,这一刻,似乎天长地久,这一刻她终于明瞭,何为心动。

原来,心动就是这个感觉,美好得不想停下来,从此风华无梦,春风秋水皆过客。

"好了。" 邓柳云的声音响起,磁磁柔柔的,苗苗睁开水汪汪的大眼睛,听她说道,"点脂后,确实,更美了。"

怎么就停住了! 不能停,我还要,这种感觉妙不可言,是这人,带给我的……

不能离开她,也不能让她离开了。

蓦然,苗苗握住她的手:"阿云,我要跟你去战场,你甩不掉我的!"

--------------------

* 这章的名字,百合... 汗,很现代化,不过意思清晰。

* 邓禹,给您配了一位表妹,请照顾好她。

.

* “偃干戈,修文德”正是刘秀平定天下之后的政策。他也不朝外征战,以“柔道”治理已有的江山,采用一些列措施稳定及发展社会,实现光武中兴。

.

* 公元26年,长安粮尽,赤眉军焚烧宫室,向西攻打扶风,于是,邓禹进驻长安。

这些会在后面的章节里涉及。因剧情需要,时间上,与史料记载的会稍有偏差。

.

* 妇好,据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统帅,生于公元前十二世纪的殷商时期,是商王武丁的妻子。

*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事频繁,也有许多女性参与其中,主要是守城之类。《墨子备城门》:“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 广五百步之队,丈夫千人,丁女子二千人” 丁女子即壮年女子。

* 王莽新朝时,有位姓吕的女子因为儿子被杀,为子报仇,招募了一队兵马攻打海曲县,这位吕母自称将军。《汉书 王莽传》中记载:“琅邪女子吕母亦起。初,吕母子为县吏,为宰所冤杀。母散家财,以沽酒买兵弩,阴厚贫穷少年,得百余人,遂攻海曲县,杀其宰以祭子墓。”

.

* 关于胭脂,一说是自汉武帝时由匈奴传入,在中原得到广泛流传。

一说是“盖起自纣,以红蓝衣汁凝成(月燕)支。”

上一篇:真仙自救指南 下一篇:绝色祖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