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偶像,站姐打造(425)

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阅读记录

“同期竞争对手都很优秀啊,亚军也有三千多万,连吊车尾的也比往年高。”

和前几年春节档的影视剧对比, 同等播放量下, 废物男友的大盘占比更低, 春节档的市场整体更加活跃。

这对于内娱来说,其实是好事。

国民能选择的娱乐方式有很多, 影视剧只是其中之一, 能在短视频平台日渐兴起的情况下,凭质量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需要全体同行的共同努力。

凌安妮用《七中的故事》告诉大家, 好剧不在乎投资成本高低, 用心制作的内容不会被观众辜负;

她两年前种下的因, 总算等到了第一批果实。

慕言出道才一年多, 就已经拍了三部女主剧。

第一部 小试牛刀, 先吸了一波粉丝;在演技综艺上有点小水花,扩大路人盘;第二部搭档前辈演员,成功出演热播剧,算是在00花里有了位置。

第三部 是刚杀青没多久,得等到明年才能抬上来的存货。虽然这部是二番,但男主是90生里最红的那位,如果不是出身华安,慕言在废物男友播出之前,还撕不到这样的饼。

流量生可能只需要一部热播剧就能稳住地位,流量花就得像慕言这样,连火好几部,女明星在吸粉转化率上吃亏一些。

而红起来的慕言,在面对一大堆剧本邀约时,陷入了迷茫状态。

她和凌安妮的秘书约了时间,想和凌总聊一聊关于事业发展的问题。

凌安妮倒是能腾出空来见她,但她不明白慕言为何而烦恼。

她的发展是很多女明星梦寐以求的顺利,出道就是女主剧,影视、广告、时尚方面的资源都不错,由于自身立得住,红了之后也没被对家扒出什么黑料,春节档还给她带来了不错的路人盘……

有流量,有口碑,没什么争议,能困扰住慕言的问题,她本人说的是:

“感觉我的戏路很单一,我接到了很多剧本,但都是那种,比较霸道、强势的女角色形象。”

慕言已经连续演了三部这样的网剧了,她很担心自己会被框在舒适圈内,观众也会对她形成刻板印象。

凌安妮挑眉,看来她公司的女艺人真的很有事业心。

这批新人计划进来的演员,祝书梨是拼命学习拼命进步,同事听到她的名字都会感觉到压力;

尚艺涵是把“勤奋刻苦”刻进dna里,人人都知道她是华安卷王,为了事业敢于拼搏;

相比较之下,慕言的存在感确实没那么强,但不意味着她的想法就比别人少了。

她现在正当红,却没被繁华迷住眼,而是先想到了以后。

按照慕言的设想,她是想请凌安妮帮帮忙,给她接一些其他风格的剧本,她不能再演强势女主了!

然而,凌安妮的想法和她不太一样。

凌安妮和她说:“这种类型的女角色,其实并不是市场主流。”

“你接到了很多,也可以侧面印证为,在寻找能演这种风格的女演员时,大多数剧组都会优先考虑你。”

慕言愣住了,这倒是她从没想过的角度。

她仔细回忆一番,发现确实如此——除了真正的S+外,各种投资规模的剧都在找她,无论大制作与小成本。

S+的女主她还够不着,就算是二番也不太能轮得到她这个新晋小花,但S+的女二号,她可是收到了一大堆呢。

而且是剧组主动递本给她,这和公司出面争取才得来的角色,可不是同一种性质。

以她现在的名气,如果不是人设加成,很难实现这种待遇。

慕言有点懂了:“您的意思是,这种固定风格给我带来了更好的资源……所以先被观众记住,业内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凌安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没有必要二选一,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笼统地判定。”

“从演员的长远发展来看,你的顾虑是正确的,但现在担心【刻板印象】的问题,有些操之过早,因为观众的记忆力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

别说对慕言形成“只会演这类角色”的印象了,等剧播完三个月后,除了粉圈内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她的名字,都很难说。

集均四千万的播放量很高吗?对华安来说,投入和回报比是大赚的,但在整个影视剧市场,只能算掀起一点涟漪,很快湖面就会归于平静。

想要真正凭一部剧带来演员国民度,怎么也得是夹竹桃的爆剧级别,网播上星双开花,口碑收视均叫好。

哪怕是夹竹桃的女主角,景筠走到街上别人都叫她角色名,而不是演员本人的名字呢。

(虽然这大概也和她名字容易被叫错有关……)

慕言有种被打击到的尴尬,凌安妮很快就继续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