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2)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孟氏微微蹙眉,问道:“柳家庄?离我们这里隔了好几个村子吧?你日日来回跑动岂不是要耽误了功课?”

杜蘅答道:“这个您放心,吃住都在庄子上,一天还能得二十文工钱。”

孟氏还是有些不放心,想了想又问道:“这么好的差事,你那同窗为何不自己去?”

杜蘅手指微微蜷起,依旧是面无表情地道:“他家里还有旁的买卖,没那个工夫。”

孟氏点了点头,半晌才道:“那要去多久?”

杜蘅道:“半个月左右。”

孟氏算了算日子,轻呼一声道:“哟,那不是都得到年前了。哎,以我看,你翻过了年就要参加县市了,安安心心在家里温习功课才是正理。家里的日子再难,咱们母子几个咬咬牙就过去了,耽搁了你的前程,叫我于心何安?”

“娘,相公要是想去,您就让他去吧。”

母子两个齐齐回头,见宋宁从屋子里出来了。孟氏擦了擦眼角正要开口又听她道:“常言道读千里书,行千里路。整日关在屋子里读死书还不如偶尔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再则,教人读书也可以加深自己对书的理解,有益而无害。”

宋宁巴巴巴地说完,才发现母子两个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察觉到这番话实在跟自己这个大字不识的草包人设有些不符,连忙摆了摆手道:“那个,这话我是听村子里的老夫子说的。”

孟氏眉头舒展开来,叹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娘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宋宁朝杜蘅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娘,咱们要对相公有信心,明年他一定能考个县案首回来。再等个三年五载啊,他还能为您挣个诰命夫人回来。”

孟氏被她的话逗笑,摸了摸微微发烫的脸颊道:“哎哟,要真有那一天,娘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事情已经说定,杜蘅打算下午就启程,杜乐娘听说他要去柳家庄又缠着他问东问西了好一会儿。

宋宁回了房悄悄打开箱子,十分肉痛地从私房钱里拿出两百文钱塞进他包袱里。

杜蘅进来时见她正鬼鬼祟祟地扒拉着自己的包袱,轻咳了两声走过去从她手里夺过自己的包袱道:“你做什么?”

宋宁摇了摇头,“没什么啊,我就是看看你衣裳带够了没。”

杜蘅狐疑地扫了她一眼,淡淡道:“不过十来天,有身换洗的衣裳就足够了。”

宋宁撇了撇嘴角道:“相公,你真的是去柳家庄给人当先生吗?”

杜蘅手上动作微微一顿,拿起一本书装进包袱里,低头“嗯”了一声。

宋宁识趣地没有再问,笑吟吟地凑上去拍了拍他的肩头,“出门在外保重身体,我和娘在家等你早些回来。”

--------------------

第6章 赚钱门路

========================

杜蘅走后,宋宁又开始一门心思琢磨赚钱的事儿。

孟氏坐在屋檐下纺线,手里的纺车嗡嗡作响,宋宁盯着纺车出了一会儿神,突然开口道:“ 娘,咱们这地方哪几天逢集?”

孟氏停下手里的动作,看向她道:“咱们临溪镇的集市是逢三、六、九开的,你若是想去,下回娘陪你一块儿去。”

宋宁点了点头,今日初四,那最近的一次就是初六。

她想去集市上看看能不能做点小买卖,但做小买卖少不了本钱。除去给杜衡的两百文,如今她手里还有五百三十六文,这些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要想做生意恐怕还得再攒一攒。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杜乐娘忙丢下手里的扫帚跑过去开门。

来人是住在隔壁的方氏,方氏一家在农闲时靠着卖豆腐补贴家用,每日卖到下午天黑前就回来了,卖不完的豆腐、豆浆也常常免费送给左邻右舍的邻居,对杜家这母子几个又格外的关照。

孟氏见她来了,连忙起来相迎,方氏将一个竹篮递到孟氏手里。

孟氏见竹篮里盛了四块儿豆腐,蹙眉将篮子往回推,“哎哟,四嫂,这太多了,老是白吃白拿的,这怎么好意思!”

方氏重新将篮子塞回她怀里,“我说妹子,哎哟,你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不容易,就别跟我客气了啊。我那院子里还剩下一板咧,要不是怕你吃不完我全都给你搬过来了。我是真心来送的,你再推辞便是嫌弃我家的东西不好了。”

孟氏拗不过,红着脸接下,忙让了座问道:“今个儿生意不好做吗?怎的还剩下这许多?”

方氏往竹椅上一坐,叹口气道:“唉,你是不知道,最近镇子上又多出来一家卖豆腐的。那个什么赵家沟的赵春娘,简直就是我的克星,一提到她我这脑瓜子都嗡嗡直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