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46)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下雪了,年前蔬菜瓜果可能要涨价了,咱们趁早买一些萝卜、芋头之类的蔬菜囤进地窖里以备不时之需。”

钱掌柜揣着手,哆哆嗦嗦点头道:“是呀,下雪天运粮食的路不好走,米面油盐也得囤一点儿。”

宋宁看了看他冻得红彤彤的鼻头,忍不住笑道:“这天儿冷得出奇,您老人家别忘了叫人多买些炭放在家里。”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采办了一车物资让小伙计们拉回去了。

刚回到酒楼,就看见一辆熟悉的马车停在了门口。

一个穿石青锻银鼠褂的妇人在小丫鬟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含笑朝宋宁和钱掌柜打了声招呼。

宋宁认出那妇人是徐家的赖嬷嬷,忙上前应道:“赖嬷嬷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府上的小公子们想吃什么您派人过来说一声便是了。”

赖嬷嬷接了丫鬟递过来的手炉,笑道:“今日这件事儿是老夫人吩咐的,我害怕底下人交代不清楚,总得我这老婆子亲自跑一趟才放心。”

宋宁和钱掌柜将人请进楼上暖阁里说话。

赖嬷嬷接了宋宁递过来的茶,尝了一小口后,忍不住称赞道:“这牛乳茶尝着倒新鲜,宋娘子果然是心灵手巧。今日我来是想请您腊月初六到府上给两位小公子过生辰。哦,我们府上的厨子负责菜肴,宋娘子负责糕点就好。”

宋宁点头应下,徐家养着一大帮厨子,这种事情原是不需要从外头请人做的。

只是因为两位小公子爱吃她做的牛乳糕,老夫人疼惜孙子才特地派了人来请她。

晚上杜蘅照例过来接她,宋宁同他说起徐家的事儿。

两个人并肩往回走,杜蘅问道:“想好做什么了吗?”

宋宁摇摇头:“对了,相公,你知道老夫人和两位小公子有什么喜欢和不喜欢吃的东西吗?”

杜蘅仔细想了想道:“老夫人年纪大了,喜欢吃软烂的东西,六郎喜欢吃甜食,七郎有些挑食。”

宋宁忍不住笑了笑,街角的冷风吹过来,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杜蘅牵起她冰冰凉凉的小手握进掌心里轻轻搓了搓,皱眉道:“手怎么这么凉?”

宋宁摇摇头,这副身子一到冬天就这样,手脚冰凉,十分怕冷。

杜蘅在她面前蹲下身,回头道:“雪天路滑,我背你回去。”

宋宁微微一怔,见四周无人,乖乖趴到他的背上,双手搂紧他的脖子,将脸贴在他的耳朵边轻轻蹭了蹭。

“相公,你冷吗?”

杜蘅摇摇头,“不冷。”

她软绵绵的身子趴在自己身上,他丝毫不觉得冷,手心还微微出了些汗。

宋宁伸手去接了几片雪花:“你知道吗?从前有个人说过,今朝若能同沐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杜蘅笑了笑,感觉到她呼出的热气一团一团扑进领子里,有些痒又有些难耐,就这样背着她踏着一地的碎雪往回走。

时间很快便到了腊月,初六这日宋宁早早便带着周文和翠娘到了徐府。

徐府的宅子很大,后厨也很宽敞,翠娘一路上屏息凝神垂着头跟在管事身后,大气儿也不敢喘,生怕行差踏错一步,丢了朱记的脸面。

周文比她更紧张,走起路来都开始同手同脚了。

宋宁进了后厨,见他俩不苟言笑的模样忍不住笑道:“你们放轻松一点,咱们是来给人干活的,又不是来做贼的。”

周文有些窘迫地抓了抓后脑勺,翠娘见四下无人才敢说话。

“三娘,我还是第一回 到这样的人家给人做菜,今日是徐府的大日子,咱们可千万不能出一点差错。”

“放心吧,按照咱们说好的做,不会有错的。”

宋宁洗干净手,系上围裙,清点了案上的食材,舀了水开始和面。

翠娘也就过去帮忙,周文在一旁帮着一块儿生火、打水。

虽说是给小公子做生辰宴,老夫人只请了自己家里的几房人,再有就是同徐家交好的一些世家,但来的人非富即贵,都是见过世面的大户人家。

这一场宴席办得好是徐家的脸面,办不好是也会落人口实。

徐家几位夫人原是不赞成从外头请人来做糕点的,毕竟家里养着后厨这一大帮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就算不出彩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但徐老太太坚持要请朱记的人来做,几个儿媳妇只好妥协。

饶是如此,作为六郎和七郎的亲娘,徐四夫人仍有些放心不下,暗地里让人前去打探朱记的人做了些什么。

不多时前去打探的小厮回来禀报道:“夫人,他们那头有个傻大个一直守在门口,神神秘秘的,小人看不真切。刘管事那边又提前吩咐了朱记的人到府上做点心,府里的人不得贸然前去打扰,小的就不敢走近了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