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69)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江澄心头咯噔一下,忙问道:“那刘伯没事儿吧?”

刘伯是给他们家赶车的老车夫,方才他们在这里遇见故人便让刘伯先回去了,不承想却出了这样的意外。

小厮心有余悸,一五一十地答道:“好在有巡逻的官兵听见响动,及时把人给救起来了。李管家已经派人请了大夫给他老人家看诊,说是受了些惊吓,需要休养些时日……”

众人皆是长长松了一口气,江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偏偏江父又不在,江澄三人辞别芦山书院的几位,匆匆赶回府。

家里的管事见几位公子平安回来了,一颗悬着的心才总算放回肚子里。

三人一起去看了刘伯,刘伯比江父年纪稍长,好在他老人家常年跟着主家走南闯北,身子骨硬朗,先前灌了一大碗药,身子暖和过来,精神头倒还不错。

--------------------

第33章 分蛋

=====================

时间转眼到了四月,就在杜蘅准备动身去府城的前几日妹妹乐娘却突然病了,请大夫吃了两副药还不见好。

这日宋宁打了水进去帮她擦拭,察觉到她背上冒出了大颗大颗的疹子。

宋宁微微一怔,拉着孟氏出了屋子,郑重道:“娘,相公,我看乐娘这像是出痘疹了。”

孟氏心头突突一跳,懊悔道:“昨晚这孩子一个劲儿地往身上抓,我怎么就没早些发现呢?”

杜蘅道:“娘,您别急,我立刻去镇上请大夫回来看看。”

孟氏点点头,回屋拿了钱给他。

宋宁想到杜蘅过两日就要启程去参加府试了,不由得担忧道:“娘,你和相公得过痘疹吗?”

孟氏摇摇头,似想到什么似的神色变得慌乱起来。

“我……我还是从前在娘家当姑娘的时候听过有人出痘疹,那是同村的一个孩子,他家里人都不知道这是个病,耽误了治疗,那孩子后来……后来夭折了。”

想到这里,她背脊一凉,忧心忡忡地抓起宋宁的手道:“三娘,你说……”

在这个伤风咳嗽都能要人命的时代,孟氏的担心不无道理。

宋宁摇摇头,反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娘,咱们发现得早,乐娘会没事的。只是这个病容易传染,您和相公要是从前都没得过就得注意了。”

孟氏怔怔地望着她道:“那……那你呢?”

宋宁想了想,露出自己手腕上的两颗痘印:“我小时候出过痘,不怕感染。这样吧,这几日就由我来照顾乐娘。”

等到杜蘅带着大夫从镇上回来,那大夫看过来,确认乐娘就是出痘疹,开了药,交代了些注意事项。

宋宁又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这几日为了方便照顾病人,她需要搬到孟氏房里跟乐娘同住。

杜蘅表示自己可以在堂屋里打地铺,让母亲去他们房里住。

孟氏不能贴身照顾女儿,就在屋外做着煎药、熬粥之类的事。

杜蘅则主动揽下挑水砍柴这些杂事,而宋宁作为这个家里唯一出过痘的人自然也就肩负起了照顾病人的重任。

当天晚上,杜乐娘烧得迷迷糊糊,睡梦中时不时踢踢被子,抑或是抓挠身上的疹子。

宋宁不敢马虎,一直守在边上看着她,帮她盖好被子,不久又听见她睡梦中喊娘,问她是不口渴了要喝水。

杜乐娘眯着眼睛有气无力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扶着宋宁的胳膊起来喝水。

孟氏也是一晚上没睡,一直徘徊在门外听着屋里的动静。

一家人忧心忡忡地熬过一日,等到第二天晚上,宋宁见她烧退了,人也清醒了一些才稍微松了口气,看着她安安稳稳地睡去,也和衣坐在床边打了会盹儿。

迷迷糊糊间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宋宁猛地惊醒,见小姑子正扯着床帐要起身,忙伸手去扶她。

“怎么了?是渴了吗?”

杜乐娘摇摇头,见她眼底青紫,知道这两日都是她在一旁衣不解带地照顾自己,有些抱歉地道:“吵到你了吗?我只是白天睡多了,想起来坐坐。”

宋宁帮她掩好被角,嘱咐道:“如今才四月,夜里天凉。你又才刚退烧,身子虚弱,不能再着凉了。”

杜乐娘点点头,往里面挪了挪身子,别别扭扭道:“那个……你要是不嫌弃,也上来睡一会儿。”

宋宁笑了笑,转身取了条褥子在她身边坐下,见她又想伸手去挠,忙制止道:“抓破了会留疤,你要实在痒得难受我再帮你抹一点药膏。”

杜乐娘苦笑一声道:“没事,我还能忍受。”

说完她又翻了个身,面向里侧,好似自言自语地道:“我现在的模样是不是很吓人?”

宋宁侧头看向小姑娘单薄的背脊,“你放心,只要你按时服药,再忍忍。最多一两日等到身体里的毒素都清除了,所有的疹子都消下去就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