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78)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宋宁笑了笑,经过刘二家的这一场变故,曹氏变了,刘慧娘也变了。

她想了想道:“惠娘,你也知道我家如今跟镇上的九香居做买卖,如今生意有了起色,也正是需要人手。乐娘年纪还小,我婆婆又身子不好。你要是暂时没有打算,过来帮我如何?”

孟氏近来腰腿疼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偏家里鸡鸭要人管,地里的高粱、菜蔬也要照看,九香居那边也加大了订货量,他们的确需要人手。

宋宁顿了顿又道:“哦,当然了,也不会让你白忙活,一个月有五百文工钱,等到后面生意做起来了还能涨一涨,总之就是多劳多得。”

这个提议让刘慧娘有些始料未及,她的大伯母在镇上给大户人家干粗活一个月能拿到的工钱也就三、四百文,况且大部分时间还要看主人家眼色行事。

相较而言宋宁给出的条件优渥,她还真有些动心。

不过只一瞬她便冷静下来,想到自己何德何能。

况且杜家的情况也才刚刚有了起色,人家愿意帮扶他们家那是人家心善,他们哪儿能真顺杆儿往上爬?

她犹豫再三还是咬牙拒绝道:“三娘,我知道你是一片好意,只是我……我没你心思灵活,又什么都不会做,来了说不定只会给你们添麻烦……”

宋宁看出她脸上的神色变化,也不劝她,只道:“你先别忙着拒绝,可以回家同曹婶儿商量后再决定。不过我家这些日子的确忙不过来,你要是得了空能过来帮帮忙吗?”

刘慧娘正愁没机会还人情,也就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日子一晃到了四月底,刘贵的病情有了些起色,白日里也能拄着拐棍在院子里溜达溜达,喂喂鸡、看看孩子。

刘慧娘得了空便去杜家帮着宋宁一块做酱菜,因为杜蘅的关系,杜家如今在村子里的地位今非昔比。

曹氏巴不得自家闺女跟杜家走得近,连她自己也常常厚着脸皮跑过去跟孟氏没话找话说。

这日天气和暖,几个妇人坐在屋檐下一边做着针线一边唠家常。孩子们在院子外面嬉戏,忽然门外有脆生生的童声传来。

“孟婶婶,杜大哥回来了。”

孟氏微微一怔,起得太急,腰闪了一下,差点没站稳,手里的针线筐也骨碌碌滚了出去。

好在方氏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哎哟,慢点!”

曹氏弯腰拾起地上的针线,带着几分讨好的笑道:“是呀,杜家嫂子,秀才公回来了,你再高兴也得当心点。”

孟氏撑着腰慢慢站直,摇头朝她二人笑道:“不碍事。”

杜蘅被邻家的几个孩子簇拥着走进来,同几位长辈一一打过招呼。

几个妇人又围着他问长问短,杜蘅都耐着性子一一应答,只是说话间总有些心不在焉,一双眼睛时不时往屋里望。

几位妇人哪能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方氏、孟氏不说,偏偏曹氏忍不住打趣道:“哎哟,想媳妇了吧?三娘不在家,今儿日头好,她同乐娘,还有我家那丫头去河边洗衣裳去了。”

杜蘅脸上一红,不置可否,曹氏还想套套近乎,方氏拿胳膊肘撞她。

“好了,你们母子好好叙叙旧吧,我们也该回去烧饭了。”

然后曹氏就心不甘情不愿地被方氏拉走了。

孟氏仔细打量着儿子风尘仆仆的一张脸,伸手捏了捏他的胳膊,感觉儿子似乎又清瘦了些,心疼道:“这几日赶路很辛苦吧,肚子饿不饿?快进去洗把脸换身衣裳,娘这就去给你盛饭。”

白水村的小河边儿上,一道残阳斜斜地铺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几个妇人洗完衣裳,收拾好木盆相携着往回走,走到半路上看见杜蘅向这边走来,都热情地同他打招呼。

“哟,大郎回来了。”

杜蘅同她们打过招呼,温和有礼,半点没有读书人的架子,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其中一人捂着嘴笑道:“是接你家三娘的吧?她在那儿呢。”

杜蘅微微颔首,顺着那妇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见宋宁正弯着腰站在水中,垂着头在水里摸索着什么。

许是她太过专注并未注意到他,反而是站在宋宁身后的杜乐娘先发现了他。

杜乐娘大喜,用力挥动着胳膊:“哥哥,是哥哥回来了!”

宋宁抬起头来循声望去,在看见他的那一刹那脸上绽开一个明媚的笑。

杜蘅有一瞬间的失神,转眼间又见她提着篓子往岸上走。

今日她身上穿着一条墨绿的褶裙,裙角挽起,底下的裤腿一直卷到了膝上,下面一截被河水打湿,湿答答地贴在白皙均匀的小腿上。

杜蘅微微蹙眉,默不作声地移开了目光,想到书上说妇人每逢月事便腹痛不止乃寒湿郁结所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