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87)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宋宁含笑点了点头,朱掌柜从不让人失望。

“我早就说过了,生意上的事儿还是您说了算,我尊重您的决定。”

朱掌柜摸着胡须笑道:“话虽如此,方子是你的,我还是得问过你的意愿不是。不过他们家老爷子眼光倒是毒辣,专挑咱们家卖得最好的那几样。嗨,先不说这个,去府城的事儿你想好了吗?”

宋宁点头,“想好了,不过您也知道我家相公也要出远门了,家里还有些事情要安排,具体哪一日出行我还没想好。”

朱掌柜听罢大喜,立刻着人去准备出行的事宜。

宋宁回去后又同孟氏、乐娘说起此事。

杜乐娘看出她的担心,拍着胸脯道:“我可以看顾好家里的鸡鸭,也会看住娘不让她去干重活,你想去便去,只是回来的时候别忘了给我和娘带府城的新鲜玩意儿。”

孟氏含笑戳了戳她的额,“你这丫头真是没大没小,娘什么时候需要你看着了?再说了,你嫂嫂出去只要平安归来就好,还惦记着什么东西?”

杜乐娘朝亲娘吐了吐舌头,拎着小竹篓又出去捡螺蛳去了。

孟氏从怀里摸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放到宋宁手里,“三娘,这小半年来家里的日子宽裕了不少,娘也偷偷攒下不少私房钱。从前娘想给你花,你总不要。这回你要出远门儿了,出门在外,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钱说什么你都得拿着。”

宋宁眼眶微热,“好,娘,我想拿着以防万一,回头再还您。”

孟氏嗔怪地看了她一眼,拍了拍她的手背道:“你这孩子,一家人说什么还不还的。对了,大郎不是也要去兰台郡吗?若是顺路的话,不如你和他们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宋宁微微一怔,忽然有些耳热道:“娘,相公是去考试的,而且同行的都是同窗、夫子,我跟着去恐怕会扰了他们清静。”

杜蘅从书院回来,正巧听见他们在里面说话,立在门前听了几句,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从镇上到兰台郡需要从府城乘船去,正好顺路。同行的人也常有父母亲友随行,他们不会介意。”

宋宁回头见他一身浅青色学子服立在门口,长身玉立,宛如一杆修竹。

然而此时这位竹子精面容清肃,语气冰冷,看起来心情不是很好。

“相公,你回来了。”她有些心虚朝他笑了笑,起身要往外走,“还没吃过午饭吧,我这就去灶房……”

不知怎的,今日一看见他,宋宁就有些心慌慌的,下意识地想要逃避。

他上前一步,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半边身子挡住她的去路,沉着脸道:“吃过了,不必麻烦。”

宋宁眼珠一转,心道今日她明知他要从书院回来,却没有等他同行,莫非他是在计较这个。

孟氏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古怪,及时打着圆场道:“三娘啊,既然大郎都这么说了,我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们一同出行,娘也能放心一点。”

宋宁张了张嘴巴,瞥见杜蘅投来的目光。

像是一只无辜却受到伤害的小兽,仿佛她若说出一个不字都会将他伤得体无完肤。

她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从善如流的笑。

“好,既然娘和相公都这么说了,我也没什么意见,只是还须知会朱掌柜的一声。”

孟氏见她松口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伸手拍了拍儿子肩道:“有什么事好好同三娘商量,别整日冷着一张脸,跟谁欠了你银子似的。”

杜蘅点了一下头,孟氏去隔壁找方氏说话,屋子里又只剩下他们二人。

“去府城的事,为何你知道同娘商量,同乐娘商量,却唯独不同我说起?”他问。

宋宁在看向他的一瞬愣了愣神,仿佛此时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真情错付的小娘子,自己就是那个负心薄幸的无情郎。

她斟酌着答道:“原本我是打算第一个同你商量的,只是见你课业繁重,便不想因为旁的什么杂事分了你的心。”

“哦?是吗?”

“嗯,句句肺腑之言。”

“好,明日我同你一同去寻朱掌柜商量出行之事。”

“嗯?倒……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翌日,杜蘅用事实证明他是一个言出必行之人,朱掌柜听说此事后更是欣然同意。

一则他们与赶考的学子们同行即可免除路上的诸多盘查;二则他们人多,遇到事情大家也好相互照应;再者此次赴考的学生都是读书人里的佼佼者,同他们这样的人交往的机会实在千载难逢。

宋宁见他们二人的想法一拍即合,也没什么好说的,老实巴交地回家收拾东西准备上路。

临行前她还是有些不放心,找来刘惠娘托付家里的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